《不高大的巨人——隋文帝杨坚的成功之道》
第31节作者:
云淡心远 日期:2014-07-02 09:01:58
NO.49
韦孝宽在攻占邺城后,又继续分兵扫平了河北各地。
这段时间,于仲文和杨素在河南战场上也是高歌猛进,捷报频传。
杨素在石济(今河南延津东北)大胜叛军荥州刺史宇文胄,将其斩杀。
而于仲文则多次击败叛军大将檀让,先后攻克了梁郡(今河南商丘)、曹州(今山东菏泽)、成武(今山东成武)等地。
此时,另一名叛军将领席毗罗正率十万大军驻扎在沛县,准备攻打徐州总管源雄,但他的妻儿都留在了老巢金乡(今山东金乡)。
于仲文让人冒充檀让的使者,对叛军金乡守将徐善净说:明日大将军檀让要代表蜀国公到金乡来赏赐将士。
听说有赏赐,徐善净心花怒放,人都要飘起来了。
第二天,于仲文率部打着叛军的旗号来到金乡城外,徐善净以为檀让到了,兴冲冲地打开城门迎接。
于仲文入城后立即反客为主,占领了金乡城。
诸将都劝于仲文屠城:于将军,你的家人都被叛军杀了,此仇不报,更待何时?——当然,嘴上是这么说,心里可不一定是这么想的,估计他们真实的想法是要趁机大肆洗劫财物,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于仲文坚决不同意:不可。金乡是席毗罗起兵的地方,叛军的家属大多在这里。如果杀了他们的妻儿,他们反抗朝廷的意志必然会更加坚决。倒不如宽恕他们,吸引席毗罗大军回援。
果然不出他所料,席毗罗听说老巢陷落妻儿被抓,焦急万分,立即仓促回军,企图凭借其优势兵力夺回金乡城。
半路上檀让也率部与其会合。
于仲文背城列阵,又在数里外的麻田中设下伏兵。
叛军刚刚发起进攻,背后就伏兵四起,杀声震天。
叛军腹背受敌,顿时乱成一团。
于仲文乘势进击,大败叛军,檀让当场被擒,席毗罗单骑脱逃,但不久就被抓住斩首。
至此,关东各地全部被平定。
尉迟迥从起事到彻底失败,只有短短的六十八天!
这个结果让人意外。
不过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只要看看双方的用人就知道了。
杨坚的手下,韦孝宽、李德林、高颎、梁士彦、宇文忻、于仲文、李询、杨素、宇文述、崔弘度、贺娄子干……可谓谋臣如云,猛将如雨。
再看尉迟迥。
他的智囊崔达拏(北齐名臣崔暹之子)据说是个不会变通的书呆子,而他所重用的尉迟惇、檀让、席毗罗等人更是除了擅长演示“怎样中计、怎样被虐”以外,几乎一无所长。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而杨坚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多贤才的拥戴,除了他辅政大臣的名分外,他识人得人的本领也非同一般——对高颎体现了他慧眼识才的非凡眼光;对于仲文体现了他收买人心的高超手腕;对李德林体现了他从善如流的领袖风范;对梁士彦等人的通敌传言置之不理体现了他宽广如海的博大心胸(至少在这一时期是这样)……
尉迟迥呢,只能说他是个猛将,当个战斗英雄绰绰有余,但要做领袖,他还差的太远太远。
扯远了,还是言归正传吧。
叛军中实力最大的尉迟迥玩完了,郧州的司马消难也早已成了惊弓之鸟。
他倒是很有自知之明——起兵的时候就深感自己实力不强,便以自己的儿子为人质,投靠了南陈,想借南陈的兵力来保护自己。
陈宣帝封其为大都督、司空、随国公(这是在羞辱杨坚么),同时派大将樊毅率军前往郧州支持司马消难。
但司马消难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差了——严格来说,不能说是太差,而是完全没有。
王谊率领的北周大军离郧州还有几十里,司马消难弱不禁风的小心脏就受不了了,慌忙望风而逃,退到了鲁山(今湖北汉阳)、甑山(今湖北汉川)两镇。
日期:2014-07-04 08:34:23
NO.50
陈将樊毅本是奉命来救援司马消难的。
然而,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等樊毅赶到郧州的时候,司马消难这个胆小鬼早就弃城逃走了,郧州也已被北周军占领。
樊毅无处可去,只好在城外劫掠一番后就匆忙退兵。
北周亳州总管元景山等人率军紧紧追击,在漳口(今湖北安陆西)追上了樊毅。
陈军经过多日跋涉早已疲惫不堪,哪里是北周军的对手?
樊毅一日之内三战三败,损兵折将,退到了司马消难所在的甑山。
司马消难是个安全意识很强的人,就跟现在安全意识强的驾驶员会在高速公路上与其他车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一样,他也总是要与敌军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因此,看到敌军再次逼近,他又马上继续南逃,一口气逃到了南陈首都建康,这才松了一口气。
声势浩大的三方叛乱,如今只剩下了益州的王谦。
王谦起兵后,麾下的隆州(今四川阆中)刺史高阿那肱(看过我上一个帖子的人对这个名字应该很熟了)为其献上三策:
上策是亲率精锐大军,出兵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南郊),蜀人知道您有勤王之节,一定愿意效力;
中策是出兵梁、汉(今陕西汉中),以顾天下;
下策是坐守蜀地,拥兵自保。
王谦的选择是“杂用中下之策”——一面固守益州,一面派大将达奚惎(jì)、高阿那肱、乙弗虔等人率军十万围攻相邻的利州(今四川广元),以打开进入汉中的通道。
北周利州总管豆卢勣率部死守,叛军连续攻打了四十多天依然无法攻下,死伤惨重,士气低落。
此时,梁睿率领的二十万北周大军已经赶到了利州城外,师老兵疲的达奚惎不敢应战,连忙退兵。
梁睿乘势进击,从剑阁(今四川剑阁)入川,直逼成都。
达奚惎、乙弗虔两人见大势已去,便暗中联络梁睿,表示愿做内应,戴罪立功。
可罜hong王谦这傻孩子被人卖了却还全然不知——他竟然留下达奚惎、乙弗凤守城,自己亲自率军出城迎战梁睿。
刚一出城,达奚惎等人就献出城池投降了梁睿。
看见老巢丢了,王谦麾下的叛军顿时人心大乱,很快就全军溃散。
王谦身边只剩下高阿那肱等二十余随从,只好仓皇逃亡,被新都(今四川新都)县令王宝抓获,送到梁睿大营。
梁睿将王谦、高阿那肱斩首,达奚惎、乙弗凤则被送到长安,但杨坚并没有宽恕这两个卖主求荣的叛徒,两人也被诛杀。
益州就此平定。
平叛的胜利,大大增加了杨坚的威望,从此再也没有人能够挑战他的地位。
对杨坚来说,这一切几乎恍若隔世。
其实他刚执政的时候,好多人都为他捏一把汗,他的好友元谐就曾对他说过:你孤立无援,就如水间一堵墙,太危险了!
能在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内,就从摇摇欲坠的水间一堵墙变成不可撼动的巍巍一座山,除了杨坚自己的不懈努力外,也许他最应该感谢的是尉迟迥。
正是尉迟迥的悍然造反,使得本来扑朔迷离的政治局势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
在那样的局势下,所有的文武百官、封疆大吏都不可能再观望徘徊,而不得不做出非此即彼的明确选择——执政党杨坚or反对党尉迟迥?
杨坚利用自己超然的执政优势,凭借自己超人的政治手腕,发挥自己超凡的个人魅力,殚精竭虑,纵横捭阖,最终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在这次变局中,除了司马消难、王谦等少数人外,几乎所有的关陇豪门和汉族世家都站在了杨坚这一边!
如今以尉迟迥为代表的反对党已经灰飞烟灭,杨坚已是一党独大,众望所归。
形势就像爆乳装36E女孩的**那样一目了然——谁都看得出来,此时的北周帝国不过是一只挂在桃树上垂得很低等待被摘的桃子而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