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生死轮回的诡异老故事--六道无间》
第54节

作者: 荆方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7-04 18:05:00
  却说王廷赞回到驿馆,简单洗漱完毕,已经到了掌灯时分,他点上烛台,斜倚在床上,拿本书翻着。烛台放在床头的桌子上,摇曳的烛光跟床的距离只有五步之遥。看着看着,他感觉书上的字陡然一暗——在蜡烛和他之间隔了一层东西,挡住了烛光。他抬眼看吓了一跳,贴着他床头站着一个人,离他只有两三步。他惊得扔下书,翻身坐起,心说进驻这驿馆的时候都清场了,门口也有把守,怎么会突然进来一个陌生人呢?

  再看这个人,天哪!又是在酒楼里看到的那个黑色粗布衣裤的男人。
  接上回
  这男人仍然是垂手而立,面无表情。这次他的脸没有隐在黑暗里,在烛光里显得很清晰,全身都很清晰,清晰的似乎有点透明。嗯,是透明,王廷赞突然发现这个人是透明的,他站在烛光前,就像一层羽纱挡在烛光前,烛光仍然能透过他照在王廷赞的床上。所以刚才被他挡住的书,只是暗了一点,如果他不是透明的,这么近挡住烛光,书肯定笼罩在黑暗里了。
  王廷赞想到这里,倒抽一口凉气:“他”不是人!他想叫下人进来,却感觉喉咙发紧,开不了口,他只能紧张地盯着这个“人”,脑子里快速地想着对策。
  这个半透明的人却没有任何动作,只是那么静静站在王廷赞床头,看着王廷赞。王廷赞在最初的恐惧过后,也抬眼看了一下这个黑衣人,这一看不要紧,黑衣人的模样让他更加惊惧,他拼死挣扎,用力张嘴叫喊,过了半天,终于叫喊出来。门口的下人听到王廷赞凄厉的惨叫,立刻跑进房间,可房间里除了魂不守舍的王廷赞,没有其他人。
  第二天,刘知县来请示追加赈灾款的事情,王廷赞一反昨天的态度,严肃地追问具体死亡人数、死亡原因。刘知县见问得急,支支吾吾答不上来。王廷赞骂了一句:“虚报灾情,我看你是想不活命了?”
  刘知县听了这话,顿时慌乱起来,只会说“下官不敢下官不敢”,再没有别的话。王廷赞哼了一声,端茶送客。刘知县狼狈不堪跑出了驿馆。
  刘知县出了驿馆就直奔茶楼,找到在茶楼喝茶吃点心的李宏图,将王廷赞的态度告诉了他。李宏图一听到手的鸭子要飞,也急了,穿好官袍,直奔驿馆。
  看见李宏图急急地赶来,王廷赞就知道为了什么。他不慌不忙地让座,待李宏图坐下,不等他开口,王廷赞就说:“我知道你为什么而来,你先别开口,且听我讲一段往事。”李宏图一肚子话被他噎回去,只能竖着耳朵听他讲。
  王廷赞说的是一段往事。五年前他被派去山西赈灾,当地饥民死了五千多人,当地县令虚报说死亡了两万多人,房屋折损情况也虚报了很多,朝廷听信了谎报,发下大笔赈灾款,这些钱都被当地官吏私分,分钱的时候得罪了一个御史,他将这件事捅到了京城,皇上震怒,将参与谎报和分赃的官员一律革职,主谋的县令和两个知府被斩首。因为这件事,当时山西政坛一片混乱,政务停滞,官员人人自危,无心赈灾。因此,后来饥民的死亡人数反而直线上升,甚至超出了两万人,但朝廷再也没有追加任何款项。

  王廷赞当时官职小,分到的钱也少,处罚较轻。但那个被处死的县令,却是他认识的一个熟人,被处死时正值壮年。他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妇无人照料,凄惨之极。这件事给王廷赞很大的刺激。
  日期:2014-07-05 15:55:00
  接上回
  李宏图耐着性子听王廷赞说完这段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话语带着讥讽问道:“你说那个县令我知道,叫范诚如。我请问老兄,哪个做官的不是提着脑袋挣钱?“千里做官只为钱”这个道理你要是不懂的话,还做官干什么?不如把买官、做人情的银子,去乡里买几亩地,当个农民罢了。”
  王廷赞被他用话一堵,有点尴尬。他虽然是道台,但上面的关系并没有李宏图牢固,而且李宏图这种地方老吏混迹民间和官场多年,最是奸猾、有手段,凡事还要依靠他。他盯着李宏图说:“我不是不想要钱,实话告诉你,我比你需要钱。但是我劝你这笔钱还是不要挣。”说到这里王廷赞停顿了。李宏图稍显不耐烦,问:“为什么这笔钱不能挣?”

  王廷赞说:“因为昨天晚上,他来找我了。”
  李宏图不解地问:“谁来找你?”
  王廷赞似乎很艰难地开口说:“范诚如。”
  李宏图一听,眼珠子顿时瞪大了,他将信将疑地看着王廷赞:“你是说,他的鬼魂来找你了?”

  王廷赞沉重地点点头。
  李宏图盯着王廷赞看,半晌不说话,突然“呵呵”一笑,说:“老兄,你别担心。我不让你受连累就是了。”
  王廷赞急忙摆手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实在是昨晚的经历太吓人了”
  李宏图斜眼看着王廷赞一眼,没接茬。
  接下来的几天,王廷赞跟着李宏图和刘知县来到离县城最近的一个村庄,郭家庄,去查看灾情。这是李宏图提出的,其实道台是不必亲自去受灾现场的,但这次李宏图一定要带领王廷赞去下面走一走,感受一下灾民的疾苦。王廷赞本来不想去,但又怕得罪李宏图,前几天他驳了李宏图的面子,怕他记恨,有此修好的机会,也就乐得从命。所以就装着很高兴的样子,跟着刘贵安和李宏图来到郭家庄。

  郭家庄本来就非常穷。加上灾后,全庄一片萧条,土坯房东倒西歪,各家各户都静悄悄的,大白天也没有炊烟,更没人影,好似一座鬼村。只有每天中午,在村头的舍粥棚里,会出现一群群衣衫褴褛的灾民,他们像游魂一样从各处冒出来,安静地、迅速地靠拢粥棚。排队、领粥、喝粥,仍是不说一句话。
  王廷赞和李宏图亲临过一次舍粥现场,但既没看到灾民对他们顶礼膜拜,山呼青天老爷,也没看到灾民鸣冤叫屈,陈诉苦情。灾民们只是死死盯住那一大锅热腾腾的菜粥,对于身外其他人和事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王廷赞和李宏图他们甚觉无趣,就不再去了。
  郭家庄里只有几家是整齐的砖瓦房,大部分人住的都是土坯草房。其中一家就是大地主郭东圃的宅子。郭东圃就是在县城酒楼带头请愿下跪的那个乡绅,他家是是两进两出的大院子,一院子青砖大瓦房,王廷赞和李宏图就下榻在郭东圃家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