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5-05 12:19:27
皮氏的军事冲突收场之后,秦魏两国没有爆发后续的战事,它们的关系没有进一步恶化。到了前305年,秦国的季君之乱最终落幕,魏系外戚被彻底消灭,这意味着对秦魏双边关系起到稳定作用的一条主要纽带被切断。可是,秦魏关系并没有因此就发生孟尝君所盼望的质变,因为魏国接下来的决定是继续维护它忠诚小弟的国际形象。作为一个忠诚小弟切忌随意改换门庭,惹得韩魏不高兴的秦武王早就不在了,魏国暗中支持秦国现在统治集团的政治对手,它也有错,所以魏国并没有对秦国在皮氏对它发起攻击或者除掉魏系外戚这些事记仇,它希望秦魏能够从一个全新的基础出发重建正常关系,孟尝君还是找不到把魏国争取过来的插手机会。
孟尝君震惊的发现,反而是他自己最重要的盟友正在被秦国给成功的争取过去,也是前305年,秦国派出使者到楚国“迎妇”,秦昭王娶了一个楚女做王后,秦国和楚国眼看着就成为亲家,两国曾经持续300年的通婚关系经过短暂中断后又恢复过来。
日期:2015-05-05 18:12:12
齐国当然不愿意失去楚国,没有楚国,它就完全孤立了,在赵国的进攻下中山国已经自顾不暇,难道齐国能够指望象卫国这么小的国家帮上它的忙吗?孟尝君应该是做出过很大努力去劝说楚国,可惜没有用,他的努力在秦国诚意十足的外交攻势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前304年,秦国把上庸盆地归还楚国,丹阳-濮水之战中,秦国占领楚国汉中六百里地,这六百里地包括汉中地区的安康和上庸两个盆地,秦国把它夺取的一半楚国土地还给了楚国。秦国又按照楚国提出的要求,任命楚国人向寿为丞相,取代了樗里疾。于是,楚国踏着坚定的步伐离开齐国,而且不是先进入中立状态,它的身份从齐国盟友不停顿的变成秦国盟友,直接就投入了孟尝君敌人的怀抱。
孟尝君都有些气急败坏,该死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秦国的外交工作效果为什么会这么好?上次大战中,秦国把楚国打的头破血流,而齐国刚刚帮助楚国灭掉越国,按理说,楚国应该更亲近齐国,仇恨秦国才对。经过一段时间收集信息和仔细研究,他终于搞明白,原来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特殊情况,坐在王位上的是秦昭王,但是现在真正统治秦国的是一个来源于楚国,和楚国天然就有着极其紧密关系的政治集团。
日期:2015-05-06 21:39:55
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楚系外戚当权后秦国内部的权力结构和决策程序。楚系外戚通过政变上台,秦国的国家政权自然是掌握在他们手里,这并不是说秦昭王就完全是个傀儡,秦昭王是宣太后的儿子,也是外戚家族的成员之一,在朝廷上,他可以对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直接做出决定。但是,真正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是由外戚召集家庭会议来商讨决定的。参加家庭会议的通常有这么一些人:宣太后,宣太后的弟弟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秦昭王,宣太后的另外两个儿子高陵君公子市和泾阳君公子悝,还有宣太后母亲家的族人向寿。其中,魏冉,芈戎,公子市,公子悝被合称为‘四贵”。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能够参加这个家庭会议的人就是秦国最有权力的人。
所有成员当中,最为关键的是两个人,宣太后和魏冉。宣太后负责用她的母亲身份控制住秦昭王,而魏冉则被认为是楚系外戚中政治能力最强的一个人,每当家庭会议讨论国家政策的时候,他的意见是最被看重的,当各人意见不同,迁移不决的时候,他也很可能具有一锤定音的最后拍板权,所以,秦昭王的权力实际上小于他的舅舅魏冉。对这种大权旁落的状况,秦昭王默默忍受了几十年,因为他知道,自己虽然没有国王的绝对权力(但也不是一点权力没有),至少可以享有国王级别的生活待遇,如果不是依靠母亲和她家族成员的力量,自己一个第五等姬妾的儿子,根本没有机会坐上秦王的位子,这样的待遇也是想都不用想的。
日期:2015-05-06 22:49:06
孟尝君逐渐摸清楚情况以后,另一个让他有些迷惑的问题也跟着得出了答案,秦国的棋手,也就是即将和自己交锋的对手是谁?不是秦昭王,不是丞相樗里疾或者向寿,应该是这个魏冉。魏冉的水平趋近于张仪,还是趋近于秦武王,将深刻影响秦齐争霸的局面,以后对他保持严密关注是有必要的。
孟尝君现在知道了,楚国这颗原属齐国的棋子被秦国轻易夺走,既不是由于齐国犯了什么错误,也不是由于秦国外交部门的工作能力特别强,而是敌人身份的转化引起的,这是没办法的事,但是这件事让他开始高度警觉起来,自己过去的观念存在着严重偏差,对秦楚关系应该有一个全新的总体认识。秦楚曾经互相通婚达300年之久,战国时期所有国家里,这一对关系是最长久和最亲密的。长期的交往,已经培养出两国人民对于彼此的好感。经过300年的通婚,两国的统治阶层血脉也逐渐混杂在一起,包括秦王和楚王也不例外。300年的姻亲之国关系,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已经足以证明秦楚关系能够经受住漫长历史时期内无数意外事件的考验,在两国内部不少人的印象里,秦楚继续保持友好状态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秦楚和好才是大势,是主流,是正常状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