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枭雄的传统形式》
第17节

作者: 东成ABC
收藏本书TXT下载
  冯保和文官们则很无所谓,他们把自己没实力与石崇般的豪富斗富的原因归结为“这个国家什么都少,就他妈人多。”什么都少的意思就是钱财太少。
  事实上,金子和银子只会变多,从来没有人把它们当饭吃,然后再把它们消化成大便。

  于是,在认为自己比较穷的诸位齐心合力地搜刮和强征下,老百姓被分成三等人:
  第一等是有田有屋有家,即经济实力等同或近似秦二的这种人,出于既不愿去当兵又舍不得放弃安逸、规律之生活的目的,找到了一棵可以遮荫的大树,投入豪门门下,改名换姓,化辱为荣,为家族增光添彩。
  第二等是要么平常与各位官僚私交不错,不花或少花点银子即可免于被征兵之烦恼;要么亦如秦二般受到某种社会势力的保护,官府因其凶狠赖皮而不愿招惹的人。
  第三等人则人数广众,亦最为老爷们所憎恶,平日好吃懒做以致身无长物,地不足三分,房无片新瓦,稍有风吹草动便举寒家而逃,号曰:“逃荒”。其中虽有觉悟较高的宁愿饿死也不愿做强盗,但大多数三等刁民还是耐不得寂寞,结草为寇。
  更让朝廷德化教育系统痛心的是:多年来对氓山和王一氓大量的实事求是的反面宣传竟似毫无效果,刁民一旦结草,便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联络甚而加盟氓山犯罪集团,朝廷认为这种甘愿走向不归路的行为很不自重,于是各地的告示中又增加了朝廷生你养你这么多年,希望你自重,不要给国家和祖宗抹黑等新内容。

  由于新情况不断发生着,导致宣传形式必须依形势变化而变化,告示内容往往朝令夕改,令老胡、马六一众衙役的工作量激增。大伙很愤怒,觉得很扯蛋。往往一边马马虎虎地张贴告示,一边对着告示吐几口唾沫以泄愤,同时必配以侮辱第三方母亲的各式造句。
  日期:2015-08-26 16:06:38
  屠夫孟开与刘易关系良好,属于第二类人,虽壮却没被抓壮丁,平日里可以照样杀猪卖肉。
  老胡和王麻子把告示贴到肉店门外墙上时,孟开提着把尖刀跑出来,狠狠地吓了胡、王二人一跳。孟开慢条斯理地拿围裙擦着刀上的猪油凑过去逐字逐句细看。
  王麻子看到孟开表现出文雅胜于野蛮的品质,放下心来开玩笑道:“老孟,识字不?”
  孟开平常最恨人家笑他没文化。恨的根源出自他的同宗孟轲孟老先生。
  这位孟老先生小时候和母亲同住时,母亲就非常憎恨邻居中的一位屠子,认为他术业无专攻,身为一名屠子,刀法那么拙劣,搞得身上整天猪血拉拉的,还能干成啥事呢?这种态度很要不得,最令人寝食难安的是,孟老先生偏爱看此人屠猪,倘若沾染上暴力与不认真的态度,岂能利于孟老先生的成长?看清这一点后,孟母大费周章,举家迁走。

  可气的是孟老先生后来竟然真的出名了,并大力宣扬幼时慈母苦心孤诣三迁之事,令人叹服。
  自此之后,屠夫和文盲就划上等号。孟开认为自己是孟老先生的后人,小时候因此也读过几日书,后来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卖肉时,刚开始一段时间他还很痛恨自己的行为,认为自己很不争气,辱没了祖宗。
  “我不识字?”孟开挥舞着尖刀激动地叫道。
  老胡过来打圆场道:“老孟,别生气,老王跟你开玩笑呢。”
  一边说一边指着告示里的一个字道:“这是什么字?还请孟兄赐教。”
  孟开怒气遂消,道:“这个字读‘自’。”
  “那这个呢?”
  “重。”
  “多谢孟兄不吝赐教。”王麻子也读过几天书,文绉绉的客套话说得很是顺溜,从而升华了谈话氛围的整体意境。
  老胡道:“孟兄您慢慢看,我哥俩还要去别处贴告示呢。”说着抖抖手中的一摞纸,表示他没有撒谎。
  直到二人走了很久,孟开才恍然大悟,拿刀狠狠地朝肉案上一剁,骂道:“入你奶奶。”吓得恰巧经过店前的一位头戴方巾的穷酸老儒拔腿便逃。这位老儒命很长,几年后竟意外发迹,在《回忆录》中深赞孟母眼光独到,高明的很,不愧为亚圣之亲娘。
  多年后的今天,科学泛滥,掌握了一定科技知识的屠夫在做实验时把猪肉泡于水中以增加利润,没多久即发现这种方法极易为人所识破。有人在研究祖师爷孟开的历史事迹后掌握了“自重”之术,即把活猪绑定,以橡皮管塞其口鼻,橡皮管另一头接自来水龙头,然后猛拧阀门……这样制造出来的猪肉非但外表看不出端倪,而且更增肉质之鲜美。

  据说猪刚开始也剧烈反抗,然而当水流缓缓流过大脑时,它就会变得驯服且顺从,血水相融,从而渐臻“自重”之境界。
  日期:2015-08-26 16:08:08
  各位官员没几日便发现,三等刁民越多,王一氓就越烦恼,胜利的天平就会向我方倾斜,于是大家兢业奉公,竭力在工作中发挥创新能力,力求加工出更多的三等刁民。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做的非常好。
  王一氓这几日愁得头都大了,连续几晚都不碰女人。
  江湖上一夜之间多出许多前所未闻的朋友,个个慕名前来要拜见王天王,个个张大嘴要吃饭,个个都顶四五个人的饭量。
  对有的人来说,面子比饭重要,王一氓恰是这样的人。

  江湖救急的意思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江湖人必须救急,这是古老相传的规矩,也是你落魄时可以无所顾忌、理所当然地走进一家你本不愿意走进的江湖同道家里索取衣食的规矩,这种浓浓的远古之风依靠互相信任的品格传到王一氓这一代,王一氓当然不能破坏它。
  因此,氓山、天王寨、王一氓的私产,这些日子流水似地消耗。可以想象当粮草告罄时,不但刚到氓山的这群江湖朋友会去其他地方就食,山上原来的弟兄们恐亦要随之而散。
  王天王多少年没过过穷日子了,再让他回归之前的穷困潦倒……王一氓想道:“毋宁死!”那滋味确实不好受,只有经过那样日子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军师公孙豹走进大厅,挥手示意喽啰们下去。王一氓坐在装饰豪华的头把交椅上怔怔发呆,完全不在意眼前其他人的行动。整个氓山只有王天王配拥有这样无礼的态度。

  良久,公孙豹先开口道:“天王,眼下形势紧迫,寨中已不满十日存粮,其它寨中存粮恐怕连三日也支撑不下,何去何从,请天王尽快定夺,否则,到时候不等官军来攻,我们自己就先要垮了。”
  王一氓向来佩服公孙豹的足智多谋,私底下却很烦这个人,觉得他非常之娘娘腔,说话办事拐弯抹角,一点都不痛快,所以公孙豹说话时他常常装作听不见,而今听得公孙豹如此说话,却如闻仙籁,跃起来握住公孙豹的手大喜道:“军师,你定是已有计谋,速速说来。”
  王一氓力大,握得公孙豹手骨“喀、喀”作响,公孙豹疼痛难忍,脸上却带着惯常的淡定自若,胜券在握的微笑道:“毕竟瞒不过天王,小弟是这样想的,官军虽围定氓山,却料定我必然坚守,暂时必不知我们粮草不继,因而断然不敢轻来攻山。我们竟不如弃寨突围下山,奔袭南林重镇,此处钱粮充足,驻军却不多,更兼地处西南要塞,若拿下南林,整个西南富庶之地便尽在天王您掌中,到那时,非但不用再受朝廷鸟气,更可与之分庭抗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