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伏虎场上》
第52节

作者: 何三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2-31 22:35:12
  【上接第28节《山村韵事(2)》】
  烟火表演结束后,宴会就正式开始上主菜,为了让来宾吃得开心喝得欢畅,院子里的高台上,还有文艺表演在同时进行。
  这支文艺表演队是从盐亭县和平乡请过来的,在周边地方有些名气。他们实际上是家庭组合,由父亲带着儿子、女儿外出卖艺。开场先由父亲来了支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那欢快的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食客的心。然后是父子的一段谐剧《赶火车》,把一个初次出远门的乡下哈儿的形象说的很经典,引得人们喷饭(四川的谐剧,就是后来流行开的小品)。后来就是由女儿表演小魔术空中抓牌、抓鸽子、串联彩巾,后来还应大家的要求,加演了一段柔术“叼花”。那姑娘长相甜美俊俏,穿得又漂亮,搞得很多食客把眼睛鼓得像桐子那么大,一眨也不敢眨,就死死地扫描着那个大姑娘的某些关键部位,根本就搞忘了吃菜喝酒。后来的轮到父子俩表演杂技“吞火吐火”、“胸口碎大石”、“钢枪锁喉”,大家才回过神来猛吃猛喝。

  不用说,我爹何二刀也没闲着,他已经爱上了台上的那个不知道名字的大姐姐,尽量地往前面挤,想把那花姑娘看清楚一点。怎么说呢,我爹从小就是这样的奇葩,似乎很懂得给女性审美,见到美女就喜欢。至于什么是爱?他却说不出来。这才是真正的“爱你在心口难开”啊!
  其实我爹在看的是姑娘的脸庞,他喜欢看她笑,仅此而已,这与其他看客的视线,始终不离那姑娘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根本不是一回事。
  宴会还未结束,电影又开始放歌暖场了,许多想凑热闹的的人,就加快了速度吃喝,好去抢位子。而那些喜欢打牌的人,自然乐得清静,他们吃喝得比谁都快,也要去抢位子,主要是抢靠墙的座位,以避免有看客来会导致自己分神,影响口袋里钞票的流动方向。
  一场风光的生日宴会,让老牛贩子体会到了人生的幸福,所以他决定还要好好地活下去,活出烟熏腊肉的味道来。然而,正所谓“乐极生悲”,第二天晚上就出了事。

  这事当然与“通奸”有关。
  日期:2014-12-31 22:36:18
  更不用说的是,这样高级别保密的事件,当然是那个春生向外人透露的。龟儿给别人讲课时,还要撸一把草来作示范,好生动哦!搞得大人们都要给他拍巴巴掌表扬他硬是乖呢。
  春生的爷爷后来很快就死了,是不是羞愧而死,科学界暂无定论,因为“羞愧”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按说严重的“羞愧”导致心理和生理机能失衡,那么致人死亡也是有可能的。

  前面的烈士已经远去,后面不怕死的自然会跟上。谢春成自忖,年龄比那个扒灰佬还小两岁,Money比那死鬼多得多,这样一想,再往镜子里一看,虽然比那个“大寨”的脸还沧桑一点,但是老帅哥啊,有内在魅力!于是,他就大胆地上了。好在那女人倒也来者不拒,凑合了。
  事情坏就坏在生日宴,谢春成觉得应该享受生活,邓彩霞觉得应该用特殊方式为他“补一下”,邓彩霞的老公觉得这个女人不简单,必须防范崔拐拐这样的采花高手。哪晓得跟踪追击的结果,他老公差点气得吐血!苍天呀大地呀,你要想偷人,也得偷一个让我觉得惭愧的人回来吧,妈的你又给我偷个“爹”回来,你让我怎么面对死去的亲爹啊?
  于是盛怒之下,春生的爹也没考虑那么多,就打闹起来。这一下惊动四邻,纸包不住火啦!赵治安听说抓到了“防通奸”的反面典型,连夜审案,把材料整扎实,并趁着第二天逢场,让几个基干民兵,给谢春成戴上报纸糊的尖尖帽,胸前挂个牌子“反动坏分子、流氓谢春成”;那女人脖子上挂了双解放前的破鞋,胸前吊个牌子“女流氓邓彩霞”。二人被民兵反捆着,牵着游街。照例是破锣开道,同样有人边走边呼口号,还是那样的人山人海。

  我爹何二刀混在队伍里又观赏了一次游街,他这次没爬新华书店对面厕所旁的树了,因为动不动就爬树,显得没档次。他站到书店的台阶上,就能看到游街的队伍啦!
  要说这次运动最倒霉的是谁?无疑是那个女人。谢春成的心理素质,经过上次游街后,已经锻炼得比较坚强了,所以回去假装生病,在床上躺了半个月没出门,后来就神奇地自我痊愈了。而那女人当天回去,见丈夫不理她,儿子不喊她,她就死了。可以很确切的说,她是服毒身亡的,绝不是羞愧而死的,这个有“百草枯”的药瓶子为证。
  有些事情的结局,超出读者的猜想。其实这件风流事,还有个“第二倒霉蛋”,就是那个赵治安。他上岗不久,先是自己村里出了人命案,自作主张抓通奸,又搞出了人命。伏虎派出所经过研究,定性为“该同志出发点是好的,但工作方法失当,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应予解除现职处分”。
  赵治安从此去了伏虎铁木社当了打铁匠,他将那本“工作日记”投进熊熊炉火,帮助炼铁啦。
  日期:2015-01-01 07:34:59
  烟火表演结束后,宴会就正式开始上主菜,为了让来宾吃得开心喝得欢畅,院子里的高台上,还有文艺表演在同时进行。
  这支文艺表演队是从盐亭县和平乡请过来的,在周边地方有些名气。他们实际上是家庭组合,由父亲带着儿子、女儿外出卖艺。开场先由父亲来了支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那欢快的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食客的心。然后是父子的一段谐剧《赶火车》,把一个初次出远门的乡下哈儿的形象说的很经典,引得人们喷饭(四川的谐剧,就是后来流行开的小品)。后来就是由女儿表演小魔术空中抓牌、抓鸽子、串联彩巾,后来还应大家的要求,加演了一段柔术“叼花”。那姑娘长相甜美俊俏,穿得又漂亮,搞得很多食客把眼睛鼓得像桐子那么大,一眨也不敢眨,就死死地扫描着那个大姑娘的某些关键部位,根本就搞忘了吃菜喝酒。后来的轮到父子俩表演杂技“吞火吐火”、“胸口碎大石”、“钢枪锁喉”,大家才回过神来猛吃猛喝。

  不用说,我爹何二刀也没闲着,他已经爱上了台上的那个不知道名字的大姐姐,尽量地往前面挤,想把那花姑娘看清楚一点。怎么说呢,我爹从小就是这样的奇葩,似乎很懂得给女性审美,见到美女就喜欢。至于什么是爱?他却说不出来。这才是真正的“爱你在心口难开”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