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9-09 11:39:26
《十六、生死冤家》(上)
熊廷弼、王化贞率军护送难民撤回关内,原本大后方的山海关突然成了抵御后金的前线,那里驻扎了大批明军,当时在华的欧洲传教士写道:“在所有坚固要塞中,位于秦皇岛的山海关是最知名的,那里有大量驻军防御鞑靼入侵。”
事实上,尽管主力已后退到山海关内,但当时关外仍有明军存在,前沿阵地在宁远卫,也就是今天辽宁葫芦岛的兴城市,距离山海关大约一百多公里。而宁远以西的一大片土地,合计五城七十二堡之多,竟然并不在后金控制之内。原来,熊廷弼火速撤退后,对他一向忌惮、搞不懂对手这次什么路数的努尔哈赤感到莫名其妙,狐疑不已的后金汗王考虑再三,最终也没敢越雷池一步,因而明军放弃的城池暂时成了无主之地。
趁此机会,一个叫哈喇慎的蒙古部落立即抢占了这片土地。该部落现在一般译为“喀喇沁”,历史相当悠久,蒙元时就已存在,不过它的领主变更极其频繁,到明朝时成为蒙古首领昆都力哈(达延汗之孙、俺答汗之弟,史书又称‘老把都’)的属民,明末游牧于辽西的赤峰一带。哈喇慎人随即宣称,自己并非占领军,而是在帮助明廷守卫边疆,显然不无奇货可居之意。
尽管关外大片国土已经沦陷,但仍有少数明军将领在敌后坚持抗战,并给努尔哈赤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对此,当时在华的欧洲传教士写道:
“抗拒鞑靼人最有力的要数英勇盖世的大将毛文龙,他率领庞大的船队,占领鸭绿江口,近朝鲜的岛子,扰乱敌人后方,屡次获捷,鞑靼人不得不全力对付这个敌人。”
众所周知,毛文龙与袁崇焕,是一对生死冤家。后人评价道,袁崇焕被崇祯杀死时,诛杀毛文龙是其重要罪名之一,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袁崇焕罪有应得,单凭杀死毛文龙这一条,袁崇焕就死得不冤。再后来,乾隆宣布袁崇焕其实是被皇太极的反间计所杀,人们又为袁感到痛惜,于是为了替他遮掩,再努力把毛文龙骂得狗血淋头一无是处。①
对此,今天的人们不能不叹息,乖戾而无体面可言的政治文化传统,造就了乖戾而无体面可言的历史学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其实,毛文龙既没有当初人们说的那么好,也没有后来大家说的那么坏,只是对于大明帝国和后金汗国来说,他们的存在与否都非常重要。②他的死对头袁崇焕亦然,此后的数年中,两人都将在命运之轮的推动下,无可奈何地走向自己血腥的宿命。
关于毛文龙,传教士写道:“这位名将出生在与澳门相邻的广东省。”但其实,他于公元1576年出生在浙江钱塘,而其祖籍则是山西太平(今襄汾县)。毛家本是在杭州做生意的晋商,后与当地望族沈家联姻,生下了毛文龙。九岁时他的父亲病故,毛文龙便随母亲投奔了舅舅沈光祚,后者是当时著名文人,而且官运亨通做到了顺天府尹即北京市长这样的高位,人称“京兆公”——京兆尹是汉朝首都的地方长官。
显而易见,沈光祚肯定想把小外甥培养成自己一样的书生,将来走科举做官的正道。可惜的是,毛文龙从小对孔孟经典提不起精神,反而是兵书战策让他十分感兴趣。但即使来华不久的西方传教士也明白,从军在明朝是一项颇为耻辱的职业,因而读书不成又不想让家族蒙羞的毛文龙只能长期待业,有人甚至传说他曾做过算命先生,姑且存疑。
直到公元1605年,三十岁的毛文龙才终于下定了从军的决心,在舅舅沈光祚举荐下,加入了李成梁的辽东部队。明末清初文学家毛奇龄曾为毛文龙写了一篇墓志铭,其中提到墓主人“尝密走关宁,觇其山川形势,捬髀咨嗟”,也就是对辽东的地形私下做了勘察,显得颇有远见。不过,鉴于墓志多根据死者亲属的要求写作,而作者毛奇龄本人据说也与毛文龙沾亲带故,姑且再次存疑。
此后,按照《明季北略》的记载,“兵巡道白某考武举,文龙列名第六”,即取得武举考试第六名的成绩。既然有了功名,他随即被提拔为百户(从六品的初级军官,相当于连长),又升千户(正五品的下级军官,相当于营长),1608年终于升为守备(不定品的中级军官,低于都司),升迁得并不慢。
还有一说认为,毛文龙过继给了他在辽东的叔叔,继承了后者的百户军职,从此由行伍起家,逐步升迁。
在守备的位置上他一干就是十余年,始终默默无闻。直到萨尔浒大败的公元1619年,熊廷弼入主辽东,毛文龙才崭露头角。在给朝廷的一份奏章中,熊经略透露了他安排毛守备执行的一项秘密任务:“密遣守备毛文龙等安置诸毒,以待其来。”即在八旗兵可能经过的地方下毒,布置陷阱诱敌。该任务的结果不详,但显然熊廷弼对毛文龙的表现相当满意,因为后者不久便得到提升,“熊公甫拔之都司(不定品的中级军官,高于守备低于游击)”。
同样在萨尔浒大败的这一年,一名来自广东的举子考上了进士,尽管名次不高——三甲第四十名,这位名叫袁崇焕的书生比毛文龙小八岁,他不久便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的知县。在邵武眼中,自己的新县令举止颇为离奇,他身在武夷山麓却十分关注遥远的塞外战事,遇到退伍的老兵便拉住侃大山了解情况,还宣称边关才是发挥自己才华的最佳场所——“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厄塞情形,以边才自许”。暂且不表。
辽东方面,熊廷弼一年后在党争中下野,继任经略袁应泰命毛文龙在山海关督造火药,不久提升为游击(不定品的中高级军官,高于都司低于参将)。很快,趁着熊廷弼去职的机会,努尔哈赤发动了蓄谋已久的辽沈之战,随着沈阳和辽阳相继沦陷,贺世贤等明军将领战死,滥好人般的袁应泰总司令也在城破后自杀。
舆论的一片谴责声中,理亏的东林党内阁不得不让赋闲的熊廷弼出山再任经略,与巡抚王世贞组成了辽东新一届领导班子,这两人彼此间势同水火,不过对毛文龙都颇为欣赏。
虽然熊廷弼在名义上是辽东最高军事首长,但得到内阁大力支持的王世贞却实际掌握着明军绝大多数兵力,毛文龙的部队也在其中。不久,想法常常天马行空的王世贞策划了一项极为大胆的行动——招募敢死队员进入敌人后方捣乱。毛文龙积极报名参加,遂被巡抚任命为敢死队长,并实授游击(此前他的游击官职仅是加衔,没有相应权力)。
(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