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才是和珅-走出成见,走近真实》
第36节作者:
附壤 日期:2014-09-10 21:41:16
但这件小事,也为和珅打开了一扇官场的天窗,证明自己的机会。
引发这件小事的人,叫做海宁。有关这个人的背景,没什么太大背景,只需知道此人此人曾经担任过贵州按察使、云南粮储道,并且在乾隆第五次南巡之前不久,被调到了京城担任军机章京,也因此,乾隆南巡中,也带上了他。
但是海宁这个人,估计是那种嘴上没有把门的那种人。在南巡途中,有时候皇帝不用陪同的时候,大臣们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打发时间,这个海宁,因为在贵州按察使、云南粮储道的职位上待过,对云贵一带的事情很了解,于是,就给各位大臣“爆了一个料”:
“云贵总督李侍尧,别看他能力很强,可是在云贵一带,骄横霸道不得了,不但接受下级贿赂,甚至有时候还会勒索下属,现在他的下属都是敢怒不敢言啊……”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古人的话还是有道理的。
海宁的愚蠢,不仅仅在于他“闲谈论了人非”,更重要的是,他论的这个人,是云贵总督。
云贵总督李侍尧,这个人的背景可不简单,在乾隆一朝,也是个比较响当当的人物。
李侍尧,这个人之所以名头很响,还要感谢他的爷爷的爷爷李永芳。李侍尧的这位先祖,也许能力并不是特别突出,可是眼光还是很突出的,从努尔哈赤刚刚起兵的时候,他就一直追随努尔哈赤打天下,成为了第一批投降清军的汉人官员。
虽然后来投降清军的汉人官员千千万万,但李永芳,抢得了头筹。
抛开民族气节不谈,李永芳的确站对了队伍。他的这个决定,给子孙后代积累了宝贵的政治资本。个中的道德评判,几千年来一直在中国喋喋不休,舍生取义与荣华富贵、千古流芳与一世享受,究竟如何抉择?只能说,事到临头方显每个人本色。
总之,李永芳选择了后者,带来的好处就是,李侍尧的父亲曾经担任过大清朝户部尚书,而李侍尧从一出生就成为了“根正苗红”的高干子弟。
不过出身好只能保证锦衣玉食,能力强才会保证飞黄腾达。而李侍尧,就是这么一个能力强的“官二代”。史料记载,他的优点如下。
1.短小精敏,机警过人。(虽说是夸他精明,可一不小心暴漏了身高缺陷)
2.下属谒见他时,几句话李侍尧就能知道这位下属的才干如何。(其下属谒见,数语即知其才干。)(放在今天,绝对是搞人力资源的一把好手。)
3.谈到他所辖州府的事,总能切中要害。(这个才是最厉害的)
4.办事非常聪明,深得“圣眷”。(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一件大事,就足以说明的李侍尧为何深得“圣眷”。
那是二十多年前,李侍尧还是一名代理两广总督,仕途正处在关键时期。“代理”二字非常玄妙,进一步则封疆大吏,退一步则可能永远丧失成为封疆大吏的机会。现在摆在李侍尧面前的,就是要做好两广总督的工作。可两广总督的工作,并不好做。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大手一挥,关闭了宁波港,从此,中西方贸易仅仅局限于广州一口通商。而管辖广州的两广总督,便成了炙手可热的职位,当时,这个职位上正是“代理”身份的李侍尧。
刚刚实行一口通商,肯定会出一些事端,很快,一个著名的事件就发生了。
事件的主角叫洪仁辉,不要被这个名字蒙骗,这是个标准的英国人,英文名叫詹姆士?弗林特。这个人由于小时候在中国学过汉语,所以通晓中文,一直在广州担任翻译,并且是英国第一个中文翻译。要说这个人大家不太熟悉,可是说起这个人服务的公司,那可是鼎鼎大名——英国东印度公司。
当时的东印度公司,早已经在印度牢牢立足,下一步的重点,当然是寻求同中国扩大贸易。可是乾隆二十二年宁波港的关闭,泼了他们一桶冰水,此时,他们还没有强大到敢同中国对抗,但他们仍不死心。
几个日日夜夜的讨论研究,东印度公司相出了一个他们认为高明的对策,对策的中心人物就是洪仁辉。
于是,一场闹剧便开始了。闹剧的开始,是洪仁辉驾船驶离广州,号称是会英国老家。可走不多远,船头一调,直奔宁波港了。可惜的是,洪仁辉的小伎俩还是被中国官员发现了。于是,在中国官员密切注视下,洪仁辉的船只驶进宁波港寻求贸易,自然,被华丽的拒绝了。
闹剧并没有到此结束。按照事先的脚本,洪仁辉又驾船北上,驶往天津。目的很简单:上京告御状!
洋人告御状,困难明摆着的,他们要贿赂中国官员把“洋奏折”呈上去,而且还要找个翻译把洋奏折写成中国式奏折。奏折的内容,大致是控告广州海关监督李永标额外征税,勒索外商,自己迫不得已,才北上告御状云云……
经历一番破折,奏折总算呈到了乾隆眼前。正当洪仁辉一行正为能和大清国主宰直接对话欢欣鼓舞时,乾隆的态度却是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
乾隆勃然大怒!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