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在烧——高智商犯罪推理小说》
第14节

作者: 百年如歌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是我们过滤之后的名单,上面列出来的都是符合对凶手描述的成年男子。”
  小庄说着,从档案袋里又掏出厚厚的一摞打印纸,说:“这份是筛选出来的,不具备作案能力的名单,全部都是年轻女性、小孩和老人。”
  “谁告诉你女性就不用排查了,女人就不能杀人了?”
  小庄一下子张大了嘴巴,不知道该说什么。

  萧屿这句话其实是随口说的,越寒冷的地方,人的身体素质就越强壮,东北女人的彪悍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有些女人的个头、力气,以及身体强度,比男人差不了多少,以往的刑事命案中也经常看到女性的身影。
  只不过小庄是完全按照法医报告的描述排查凶手的,这么做没有错,顶多是不知道变通而已,萧屿也没有深究的意思。
  看了几眼名单,萧屿的眉头又皱上了,名单里面的老人很少,年轻女人和小孩子的比例却明显过多,与那栋楼的整体入住率不符。
  没等他发问,小庄急忙解释:“那栋楼里有一个棋社,据说老师以前是专业棋手,打过职业联赛,名气很大,退役后开办了这个围棋培训班,就在一单元四楼,整个楼层的两户住宅都被他买下来打通了,很多有钱人也都把孩子送去学棋,现在至少有三十多个学生,全部是六七岁大的小孩子,每一个都需要家长接送,而且大多数都是孩子的妈妈来接。”
  问了几句关于那个棋社方面的事情,萧屿把小庄先打发了出去。
  日期:2015-10-19 00:20:00
  还是没有头绪,萧屿用大拇指顶着太阳穴在想,总不会是那些孩子妈妈干的吧?作案时间是具备的,而且很充分,案发时间就在棋社授课的时间段内。
  趁着老师上课,某一个年轻的妈妈悄悄走出门去,顺着楼梯下到地下二层,沿途看到楼道里摆放着供暖公司的维修工具,顺手拿起一把锤子,埋伏在电梯间的走廊里,等江涛下班回家经过的时候,冲上去一顿乱锤砸死了他,最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楼上接自己的孩子下课回家?

  萧屿怎么想怎么觉得这是电影里描写女杀手的情节,现实生活中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
  另外,42码的鞋子怎么解释?特殊体型,能穿下42码鞋子的女人当然有,可是凶手如果是这样的人,看监控录像的时候早就注意到了,本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也会去调查一下。
  动机,最重要的还是作案动机!
  日期:2015-10-19 00:25:00
  一般来说,在给一个案件定性的时候,包括在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动机只是其中的一个基础性论据,检察机关和法院更看重的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证明你在客观上有了杀人的行为,那么就可以定罪。
  动机只是一种思想活动,是主观意识,落在结案卷宗上,就是口供。而口供这个东西,是不难得到的,只要把人抓来,想要什么样的口供会没有?
  别说中国目前的司法制度,就是那些所谓发达国家的陪审团制度,不是一样会制造出冤假错案?否则设立国家赔偿做什么?这又不是中国独有的东西,只是不同国家的叫法不一样罢了。
  但是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犯罪动机往往才是破案的突破口,它能为整个案件提供一个明确的侦查方向,比如情杀?仇杀?劫财还是偶然性纠纷?
  这就是苏云说的逻辑的重要,萧屿也承认这一点,一件事情从产生到结果一定是符合逻辑的,哪怕它的过程看上去荒诞无比。如果出现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现象,就证明没有把握住逻辑这项条基本脉络。
  案子是由一个穿着42码鞋子的大脚女人做的,这是极端情况下才会出现的小概率事件,如果把希望寄托在这上面,本身就是不符合逻辑的想法。
  萧屿原本坚定地认为江涛这起案件的杀人动机,就是仇杀,或者称为报复杀人,可是随着各项侦查工作相继进入困局,这一想法也有些动摇了。
  难道要办成死案?萧屿不敢想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后果。
  日期:2015-10-19 00:35:00
  习惯性地点上一支烟,打开了电子邮箱,把老白发来的现场照片存到电脑里,然后一张张地翻看。
  这些照片在开会时看过不止一次了,案发时萧屿并不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他是在被任命为专案组组长之后才开始接触这起案件的,了解案情的方式就是现场照片和法医方面提供的报告。
  之所以能通过死者的手包拉链被拉开这个细节发现枪支丢失,并不是萧屿的洞察力比其他人强,而是坐在市局刑侦副局长的位置上,他的脑子里始终绷着一根弦。

  早年间“东北二王”的事情家喻户晓,是建国后第一刑事大案,最后围剿时动用军警以及民兵数万人,其直接结果就是催生了上世纪著名的83年严打。
  前一阵子国内又出了一个持枪抢劫杀人的悍匪,被公丨安丨部列为A级通缉犯,警方动用无数人力物力,辗转大半个中国,别说特警、武警,连地方部队都调动了,才最终将其击毙。
  所以,萧屿一向对枪支很敏感,对交警配枪的做法也是持保留态度的,接到案子时一听到死者身份,就不由得不往这方面想,结果枪真的丢了。
  日期:2015-10-19 00:59:00
  再次翻看照片,萧屿也没指望能看出什么花样来,那么多刑侦人员,包括法医和物证鉴定方面的专家都没有新发现,凭什么自己看一眼就能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萧屿不认为自己一个人比那么多人加起来都要强,可是看着看着,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总觉得眼前的照片似乎有不对劲的地方。
  照片里是被害人江涛的头部特写,整个后脑勺快变成了烂西瓜,鲜血、脑浆、头发、以及几乎无法辨认的皮肤组织和严重受损的颅骨,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看得人直反胃。
  幸好只是照片,如果是现场,萧屿也不敢保证自己不吐出来,强忍着恶心调出其他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同时滚动鼠标把画面放大。
  他留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死者除了右侧的耳部位置有一处明显的钝击伤,几乎所有的致命伤全部集中在后脑勺上,其他的部位一处伤痕也没有。
  萧屿的目光落在死者耳部的那块钝击伤上,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闭上眼睛琢磨了一会儿,把自己想象成凶手,当时应该怎么做,同时会给死者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想了一会儿,认为可能性不大,自己可能是经验用事了,摇摇头打算把这个想法丢开。
  可是睁开眼睛看到照片,又觉得不甘心,随手打开另一个文件夹,也是老白发过来的,是江涛日常的工作照,可能是交警队打算用作宣传的,里面是江涛穿着制服在道路上执法的情景,用正面的,也有侧面的,还有少数几张是全景镜头下的背影。
  萧屿盯着江涛背影的照片看了足足五分钟,突然抄起电话:“老白,你上来一趟,昨天那把锤子也带上来,还有,叫小庄多找几个人一起上来。”
  日期:2015-10-19 13:21:0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