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士岭传奇--献给世上的野士》
第29节作者:
紧急狐 前朝凭借这些财宝足以买下整个荆楚之地,船队正准备通过水路将这一大批财宝运到京城,没想到在这沩水方寸之地里覆灭(后来才知道这笔财富是龙脉财富,当年蔡九几人去湘江里捞夜明珠,而这之前的十年,真有人往皇宫里送了一颗夜明珠,而这颗夜明珠正是龙脉财富的龙眼之一,据说龙脉财富拼在一起就是一条龙)。
朝廷派人在沩水河里打捞,结果一无所获,后来又便将河水改道,把沉船的那一段河道空出来,想在淤泥里面继续打捞挖掘,结果水干了后,河道里面全是人的头发,毫无前朝财宝一点踪影。此事,成了一桩朝廷一直在追查的悬案,因此事涉及到朝廷脸面,所以知道的人不多。
船队大火之后,整个湘楚之地便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旱,四季无雨,江河见底,山头田地寸草不生,大旱中灰汤锅子里的黑水燃烧了起来,引燃了山火,火烧数日,生灵涂炭。正是百姓生死存亡之际,来了一位高人。
这位高人便是隐居在林山寺已有三十年的主持蔡一师傅,林山寺当时只是灰汤锅子附近深山里一座鲜为人知的寺庙,七十岁的蔡一本想在寺里后山的古洞里闭关修行直到圆寂,谁知刚到了第三年他便匆忙出了关直奔山下灰汤,弟子问起,蔡一只说换个地方修行。
蔡一赶到灰汤,便打坐在灰汤边的山石上为三万多枉死的冤魂念经超度,这一坐便是三天。三天后,蔡一起身,纵身跳进燃烧中的灰汤锅子。蔡一跳进灰汤后,山麓震动,地壳移动,灰汤向内挤压塌陷,陷进深深的地缝中,尘埃落定,再不见黑水灰烟升腾。又过了一百年,原来灰汤的黑水重新变回了灰色。
在蔡一跳下灰塘的地方,弟子们找到了他留下的一串佛珠,这串佛珠便是日后林山寺历代主持就任时从前任手上接过的那串主持佛珠。蔡一托梦弟子,说人间十世千劫,但此一劫与他有关,他可解这灰汤锅子一百九十九年的劫难,但他不能完全解开,他投身在灰汤之中,与亡灵共守灰汤一百九十九年,日后等后人中有大愿大势大智大慧大悲者再来解此千千一劫。
当年包括朝廷在内的众多寻宝的势力,都想找到被灰汤锅子吞没的那传说中可以敌国的宝藏,几十多年的寻找也终究不得,年代久远之后此事便慢慢成了一个传说。又过了很多年,也只有绿林侠盗之间还偶尔提起灰汤,但都是觊觎那笔消失的宝藏,而蔡一已逐渐被人淡忘。
蔡一跳入灰汤,算来正好快一百九十九年之时,又是大旱,四季无雨,民间传言龙脉已逝,人世间再也不会有龙,这传言越演越烈,而世上无龙那便不应该再有天子,这便就惊动了朝廷,外族的皇帝受惊后,便又是一场杀戮。
因传言从湘楚之地传起,朝廷便命令湘楚之地的渔夫三十日之内要钓起龙种,以此来证明龙真正存在,否则就斩湘楚之地所有渔夫首级。
但那龙种就算真的存在也只会在海中,淡水中混迹的渔民怎么可能钓上龙种,这分明是皇帝起了杀心,已经过去了二十九天,各路派出去的渔夫都没有收获,去东海的渔夫没有收获,洞庭湖的渔夫没有收获,湘江的渔夫,沩水河的渔夫更是没有收获。
而就在第三十天,长江上的一位渔夫说他有了收获,那位渔夫在长江里钓起了一颗龙种,那据说是最后的一颗龙种。那天晚上据说皇帝在龙床上入梦,他梦到一位龙王,驼着背弓着腰,指着他骂,说他一个外族占了中原和湘楚后大开杀戒,如今龙种已绝,居然还敢要渔夫去钓,现在就连那最后的龙种也已经上钩,若是它有什么闪失,这皇帝怕也是再也做不得了。
那皇帝半夜惊醒,说要宣召那位钓起龙种的渔夫,太监问皇帝说湘楚还未有人来报龙种已经显世,而第二天一早果然有飞马来报,说已有渔夫钓起龙种,说龙种在水中喷出一道龙形祥云,祥云盘踞在空中直到入夜方才消失。
皇帝说要宴款那位钓起龙种的渔夫,而太监回复说那位渔夫已经遁水而去,皇帝问有人可知道那位渔夫姓氏名谁?太监支吾着答道,据说那位渔夫自称是蔡一,就是两百年前的那位跳进了灰汤锅子的蔡一。
皇帝被吓了一跳,蔡一不是两百年前已经跳入灰汤而去吗?怎么又成了渔夫了?难道他没死?这时候,皇帝面前一杯热茶飘出一团热气,那热气被阳光一照,一看居然化作了一只仙鹤,皇帝心想终于见到了仙鹤,连忙伸手去摸,他手伸到了空中发现那仙鹤蒸汽又化成了一个字,那一个字像是个人名:一,蔡一。
皇帝看到一字,后背一阵发抖,他像是明白了什么,连忙找来太监传令,说要建一所庙宇,供祭拜蔡一。蔡一救了渔夫后,再加上皇帝要建他的庙宇,渔夫们便开始崇拜蔡一。
就连蔡九自己也是祭拜过蔡一的,要说养父就是蔡一是他觉得匪夷所思的,因为铜官镇里有很多人都姓蔡,而且蔡一已经是一个故人,他存在的年代应该是几百年前,他不应该是现在这个年代的人。
那个以前叫做铜官的小镇沉没后,水面浮出无数具尸体,伸出头去看,江水里还有活物,在尸体翻滚的水中,有一大群小小的身影,那是一大群老鼠。它们翻滚在江水之中,正挣扎着求生。
几千只老鼠很快就呼啦啦爬上了蔡九跟胡麻子行飘在水中的小屋,从楼下轰的一声涌上了二楼,它们终于在水中找到了一个栖身之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