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说,别讲鬼故事,因为啊,鬼也喜欢听故事!》
第11节

作者: 卜芷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7-11 10:18
  这九叔也不干别的,就冲我笑,挺瘆人的,说逗点儿就跟老年痴呆似的。可是当我从梦中惊醒,摇摇头再看时,哪有啥林老九,我以为这几天因为二爷的事累坏了,精神恍惚,也就没在意。
  但是第三天早上,我被人从睡梦中吵醒。

  我睁开眼看见的,是那个瘦老头,他佝偻地站在二爷的墓前,两眼出神。
  呆站一会儿,他脸皮子一抖搂,点了一支香插在了坟头。
  他回头瞥了我一眼:“邹占云真的死了?”
  我想起自从他来了之后所发生的一切,眼前一红,鼻子一酸,犟脾气又上来了。
  “你自己下去问他啊!”

  他不自觉地颤了一下,回头拔起了那支香,那支香很怪,香灰一段一段就跟筛豆子似的往下掉。
  他攥着那支香,然后又看看气急败坏的我,激动得太阳穴一鼓一鼓的:“邹占云,你死得真早啊!那么死心眼,死了都要把属于我的东西带走,真该扒了你的坟,让你不得超生!”
  我有些心虚了,坟里压根没“陷儿”,但这老家伙骂完之后又开始狂笑。
  “邹占云啊...邹占云,可怜你一身通天的本事,到死也没个像样的传人!”
  日期:2015-07-11 10:38
  那瘦老头对着空坟骂了很久,包括那些不入耳的荤话,骂完之后他的身子受不住开始咳嗽,随行的那些姑娘急忙把他带下了山。
  那天之后,他似乎再没来过喇子山,或许他真的以为二爷已经死了吧。
  但我知道二爷没死,而且还回来找我了。

  守灵的第三天夜里,我感觉到有人背我回家,他的肩膀不宽,但很厚实,温暖,这一觉我睡得很踏实。
  我恍惚以为是在做梦,但醒来的时候二爷倚在门口,像往常一样倒腾着那面大定五子镜。
  我揉揉惺忪的睡眼,眼泪不争气地往下砸。
  “往后可不能这么没出息了。”我奶用手背帮我拭泪。
  今天我奶很怪,跟我交代了很多,而且做了一桌子的菜,甚至存署窖里的八年米酒都拿来了。
  原来这三天是二爷故意安排的,他知道那人不会死心,就让我们演了一出戏,做了个衣冠冢。
  坟里的衣服是林老九留下的,为的是瞒过那人手里的“生死香”,如果香灰不往下掉,就表示坟里压根没尸体,受不了祭拜的香火,但要是有死人,香灰就会一点一点往下掉,这叫“踩香头”。
  至于今天这顿丰盛的家宴,是我奶为我们送行的。
  日期:2015-07-11 11:32
  二爷要我跟他离开喇子山学艺,学成他的一身本事之后,就不用再怕阴鸷眼惹上鬼神之事。
  这么做,除了能躲开那些追他的人,还不会连累我奶。

  那一晚,我奶第一次让我喝酒,虽然那种米酒很烧心,咕噜一口浑身就烧,但我喝了两大碗,一碗敬了二爷,算是师徒礼,另一碗敬了我奶,算是辞别酒。
  我记得那晚我奶交代了很多,她一直嫌自己啰嗦,好像交代不完,我听见她出屋的时候,捂着脸抽泣。
  第二天蒙蒙亮,公鸡刚伸完脖子,我奶就送我们出了村,我含着泪给她老人家磕了三个头。
  “放心吧,山水有相逢,你奶心善,不是福薄之人,会等到你回来的那一天的。”二爷说道。
  我走了,一刻也不敢回头,我怕看见我奶哭,喇子山似乎也在跟我静默地做着告别,生活了十几年的家乡,逐渐消失在脑后。
  路上我问过二爷,咱们该去哪。他说去需要咱们路挡子的地方。这种地方我不知道是哪,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远离城市。
  这几天下来,我们走了很远,带的干粮已经用完,走到了一个叫拐磨山的地方。
  为什么叫拐磨山呢?因为村口有一盘拐磨。
  据传,当年日本鬼子要来收粮,三天之内交不齐粮就要采取“三光”政策,但拐磨山穷山恶水,人丁稀少,收的秋粮根本来不及碾。
  日期:2015-07-11 11:57
  这时候游击队路过村子,得知情况后,用村口唯一的一盘拐磨,车轮战方式碾了三天三夜这才交齐了五百斤粮食。
  但不出三月,前线传来捷报,鬼子不知道抽了哪门子疯,还没开打就蔫了,打鬼子就跟撵小鸡仔似的。
  后来得知是鬼子送上前线的粮有问题,游击队碾米的时候,一斤粮撒一把巴豆。
  村民为了纪念这事儿,就将此地唤作了拐磨山。
  我看着眼前的这盘拐磨,一边想着当年游击队碾米的场景,一边肚子敲锣打鼓地叫唤。

  二爷冲我无奈地一笑:“也难怪,一天没吃东西了。闻着鸡腿味儿没?”
  我嗅了嗅鼻子,尴尬地点点头,鸡腿味儿是前面那户人家传出来的。
  “那二爷带你吃免费鸡腿去?”
  我嗯地使劲儿点头,别说鸡腿了,就是馊了的窝窝头我现在都能吃出鸡腿味儿。
  二爷带着我敲开了那家木门,开门的是一个横眉阔脸的小老头。
  “两位找谁?”
  日期:2015-07-11 12:49
  二爷也不搭这腔,另说道:“我不用进屋就能知道你家桌上几双筷子。”
  那小老头有些不信,刚要合门,二爷笑道:“老来得子,三世同堂,四口之家。老人家,我说的对不对?”
  那小老头诧异得眉眼大开:“真神了诶!”,赶忙打开门把我们往里招呼。
  当我啃着鸡腿看着郭老爷子一家四口的时候,对二爷的崇拜可不止一星半点。
  “二爷,你咋就那么确定是四口人呢?”我问。
  他故作神秘地一笑:“瞧见没有,郭老爷子眼下出现了阴骘纹。”
  阴骘,亦称泪堂,龙堂,凤袋。若眼下阴骘部光明润泽,紫色环绕,为行善积德所至,纵然有克子之凶兆,也会因为积有阴德而生贵子;若改恶从善,助人积德,蠢肉即会生出阴骘纹,化凶为吉,绝处逢生。

  所以当看到郭老爷子眼下蚕肉起色,二爷断定他是老来得子。又见他身穿福衣,戴着玉佛,想必是子女送的寿礼,而开门时老爷子手里拿着喂婴的小勺,就说明老来无伴,只享儿孙之福。
  我听得都忘了啃鸡腿了,跟二爷在喇子山待那么久,我还不知道他留了这手绝活啊!
  二爷还说,医道同参,中医有望诊之法,“进门莫问枯荣事,一望容颜便得知”,要是把医理吃透了,那不用把脉,稍稍一望就能知道病根在哪。
  但二爷露的这一手,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当年也是跟人学了点皮毛,人家那能耐,别说病患了,巧手一搭,吉凶都在这一脉之间,所谓“预知一日事,富贵一千年”,那可不是凭空捏造的。
  日期:2015-07-11 12:58
  “二爷,能把这手断人吉凶的手艺教我吗?”
  “贪多嚼不烂,你还是先学好保命的本事儿吧。”
  我哭笑了一下,二爷教训的是,我自己都命在旦夕,哪还有闲情去操别人吉凶的心。

  就在我们爷俩搭腔的时候,郭家的小孙子没来由地嚎啕大哭起来。
  “咋又哭了?”郭老爷子抱着孙儿怎么也哄不回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