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11-26 07:00:00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日本的女孩子有这么开朗吗?电视上那种扭扭捏捏说话细声细语的是假的吗?说实话我没来之前也是以为电视上的那种女人才是真正的日本女人。可能电视电影改变了人的看法吧。不过真正接触以后我才发现日本女性和朋友出去玩很放的开。不仅放的开而且不会跟人耍心机。出来玩就是为了开心。很单纯的那种表现。从来不做作。感觉不会相处的很尴尬,不过相反感觉跟她们相处很轻松随意。不会有很多的各种要求或者摆姿态。不过她们在不同场合的表现确实不同。虽然出去和朋友在一起很放的开但是依然很讲礼貌。玩的时候没心机。但是工作或者家庭生活待客时又很有规有举。因为我平时去别的日本人家做客时他们的夫人或者孩子的表现确实很规矩礼貌。但是集体聚会时又很疯很像小孩没心眼没拘束的那种。我拍了一些大家一块聚会玩的时候的照片大家都是那种放下所有的烦恼只是投入的去玩。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不要片面的或者表面的形式去断定一件事。更不要把电影电视的各种形式当成是所有的都是这样的形态,要用心或者亲自去体会了解以后才能知道事实的真相。有时候看到的听到的不一定是真,而真正感受到的才是你知道的那份现实。因为人人的感受不同所以说出的结果更是不同
日期:2015-11-26 12:58:00
我和木村推着车子走了一会,我们绕着一个种了很多花做墙的一片住宅区,日本人家里的房子基本上没有什么高墙大院,大多都是独立的一个小二楼或者平房宿舍,房子周围没有像中国那种几米高的围墙。很多人出门就能看到邻居出房门,就可以打招呼。记得有一次木村洗澡的时候看见我从旁边经过就从她家的洗澡间探出头打招呼。很多人会问这是什么情况。其实没什么奇怪,日本的浴室大多会在屋子的一角一般在靠路边的地方。因为那里大多是输污水的水道。日本的自来水叫水道水,并不是从污水水道流的水。而是自来水管道来的水。木村家的浴室就靠房子的右侧。不过大多日本的浴室都是靠房子的右后侧。木村是个男孩子气的女孩子。其实大多日本女孩子跟你成了朋友以后都是差不多的样子。所以会常碰到这种奇怪但是又正常的事情。木村在窗子上问我什么时候来的最近准备去哪里,只是简单的寒暄两句。其实这是日本人的特点,她们对人的防备心并不是很强。虽然有时候感觉她们胆子会小些,但是跟朋友和人交往时却是没有那么多的防备。
日期:2015-11-26 13:17:00
等我们感觉肚子不再涨的难受的时候就骑着车子顺着路往一座竹林骑去。木村对我说这里一个山顶经常会有人跳下去。说是很多人都不愿意来的地方。和木村把车子顺手放在了路边也没锁。因为日本人不偷自行车。记得我曾经扔到男裘电车站的一辆破自行车还被丨警丨察给送到了我们公司。因为日本的自行车上的编号能查到我们会社。所以连扔辆自行车都麻烦。还经常有日本人卖了新的摩托要把旧的摩托和自行车给我们。对我们说给收垃圾的还要给回收废品的钱。日本又不让随便扔这些垃圾。被抓到会被处罚的,所以不骑的车子就会准备塞到我住的宿舍那里。不过很多日本人会偷偷的把不要的汽车开到海里没人找到的地方。只要没人发现就行。如果发现了会被罚款的。所以我们把自行车随便放到那里是不会有人偷的。顶多我们忘了骑回家会有丨警丨察给我们把车送回家。所以这一点挺好不用担心少车子。
日期:2015-11-26 13:46:00
木村在上山的时候一直在我后面拉着我的袖子衣角,她说她害怕。我说要么你先回去等我。她只是摇摇头继续在我背后躲躲藏藏的拉着衣角。我只好这样边走边向后跟她打气。林子里到处是狗尾巴草和小花。木村拿了一个小花插在自己头顶问我像不像花仙子。我说像桃太郎。她假装生气的拿叶子扔我。我笑着对她说比花仙子漂亮。她就在哪里笑着继续摘花去啦。感觉小女孩无忧无虑的真好。和平的世界真好。安宁的世界真好。我们边说边笑的走进了山中顺着小路爬上了山顶。山顶一侧可能是被雨水或者泥石松动造成的一个很大的缺口。从缺口向下看去就看见下面灌木丛乱七八糟石头也大小不一的在崖底。感觉不像是凶煞之地。估计是那些人失足滑下去摔得把。木村捂着眼睛不敢向下看。不过后来她还是壮着胆子瞟了一眼。看完说她什么也不怕。我就假装很害怕的样子向后退了一步,她就啊的一声也躲到我的背后闭着眼睛使劲的闭着眼睛不敢睁开。我笑着说了没事以后她才慢慢的睁开眼,用拿着狗尾巴花的左手依然用力抓着我的衣服。我笑着拉着她慢慢下了山。她赶快在我背后又躲起来然后在我背后死死的抓着衣服左右看着树林两边。等我们下了山以后木村说她又饿啦。我笑着说我也是。可能是因为精神紧张消耗体能比较快吧。我们又骑着车子去了一家炭烧小店卖了很多串铁板烧。一路上吃着铁板烧鱿鱼回了家和住的地方。回到店的门口我们就再见回去啦。店长夫人笑着伸出右手小拇指对我比划着。我对店长夫人笑着说:“脱模塔器dakei。”意思就是只是朋友而已。新井看到我时头顶还缠着昨天他跳拍屁股舞时的头带。细井也伸着小拇指在我面前晃。我只好做了个很无语的表情。洗完澡细井问我还要不要再喝酒。我笑着说喝不下啦。于是细井又去找新井,新井说什么也不出门啦。晚上我看着木村给我的笔记考虑了很久准备第二天继续爬个高出观察这一代的情况。
日期:2015-11-26 23:47:00
第二天吃完饭洗了个澡,然后准备了一些吃的就出门打算买个望远镜。在门口时看到细井老头正在穿拖鞋。他跟我打招呼说:“早上好,去哪里玩?”我就连说带比划的表示去买个望远镜今天用。细井老头突然一拍脑门说:“等一下,!朱殿下。”哦!为什么他喊我是殿下呢?这是日本人跟你关系好有爱跟你开玩笑时的称呼。在会社里老太太们喊我哥哥,科长喊我殿下。老头们也爱喊着玩。这样感觉亲切又逗乐。细井脱了拖鞋在墙柜那里跪着翻东西,我看见他的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翻出啦,各种电线电源衣服和他收集的各种光盘录像散了一地。最后终于大喊一声:“密达。”(看到啦。)然后伸着脖子拽了半天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很大的望远镜。淡青色,中间握着的地方已经磨的屠戮皮啦。漏出了里面的铁皮已经生锈啦。细井拿着望远镜给我然后有想狗刨一样把其它东西全塞进了柜子。他给我说是他在中国时他父亲的东西。说看能用吗?我拿起来一看入手比较沉。他说要送给我这个望远镜。我推辞说用一用就行啦。然后我对着望远镜一看啥也看不清楚。我仔细看了看镜片上好像还有什么酱汁一类的残留物。我用卫生纸擦干净以后发现一个镜片是裂的看起来重影。也就是说这个双筒望远镜一个是坏的。不过我还是非常高的谢了谢金田。我拿着望远镜带着超市卖的东西就上山去啦。我想到一个地方那就是和尚的那个山峰,因为那里可以看到富士山。从哪里看这一代应该比较清晰。于是我就去往山上走。正好路上碰到木村!木村正在那里打扫家里卫生,我顺便跟她问了声早。木村看我背着包就问我是要去哪里玩?我说去山上看看。木村问可不可以带她去?我当时考虑了一下才说今天不能带她去。然后她就嘟着嘴在哪里。我说改天带她去秋叶园上野公园玩。今天就有事情比较不太方便。于是她就笑着说注意安全!祝我顺利。我爬到山上的时候和尚正在那里运水,用树叶子一次次的来回跑着。我看到他跟他问了声好。他也跟我问了声好。于是就开始各干各的。我爬到山顶一棵比较高的树上视野还算可以。因为这颗树叶子不是太多。可能因为太高被风吹的吧。我掏出那个只有一个筒能用的望远镜,然后就聚精会神的看着四周的环境。从山顶能看到四周的小镇。小镇有的被云挡着,有的看起来一片白。感觉不用望远镜看就是一片片的各种形状的白色。可能是阳光的原因看来有些地方还泛着光弧,我用望眼镜看着这些城镇。感觉都是静悄悄的。日本是一个白天大街上很少看到人在四处游荡的国家。除非在地铁站或者大型的购物区 或者都市才会看到。而且根本听不到什么嗨曲音乐在放送。一切都感觉很静。连车都不鸣喇叭。我只能听到四处的鸟鸣和河水的哗哗声。对啦偶尔还能听到和尚拿着叶子装了水从不远出走过以后身上的铃铛声。还有他进入寺院以后推门的声音。感觉突然有点朦胧的睡意。但是这只是感觉。不过哥的意志力还是很强的。我猜可能那些所谓的跳崖的人是因为打盹才掉下去的吧。或者因为别的。所以这一代的怨气根本就没有,而通过一上午的观察才找到一点点的线索。因为句大家都可能说过的话:“鬼知道,!”可能很多人在生气或者应付他人的时候会随口蹦出的这句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其实不管任何人做了任何事或者把证据字痕迹都毁灭了,但是她们唯一没有毁灭的就是他们自己的记忆和曾经做过事情的事实。而那些所谓的鬼其实是被害人的怨念或者执念所化的怨灵或者一些单一的形态磁场。而这些都会残留在这个世界的空间中。我调查了这里的人的生活状态,他们根本不会生出什么怨灵的因为第一时间短,第二她们本就没有什么怨气,而那些强烈的影响他人自杀偏激的或者性格突然爆裂的东西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那肯定就是日本动乱时代的形成物啦。就像我们中国的一些怨灵形成的时期一样。最近的是 时期。所以人的错会导致影响后代的生活环境的。于是我就观察各处的生态现象。而大部分鸟的分散比较多,不过只有一个地区的鸟很稀少。而且基本上是没有鸟在哪里飞过。而我平时却经常看到那里有一些乌鸦的尸体。至于是互殴而死或者是生病导致的我就不清楚啦。不过那一代的动物经常会在路边看到。还有的动物会撞在车上自杀。而且那里是事故多发区。我思考一会想到那里应该是怨灵的聚集地也离我们会社和研修生生活的地方比较近。不过在没确定的时候我依然在继续观察。中午和尚抬着头让我回他家里吃饭。本来我先拒绝啦。但是和尚很执着的抬着头看着我!于是我就妥协了。跟在和尚后面去他住的地方吃饭去啦。饭菜很简单一个箩卜切成好多片,还有一盆海苔汤。和两碟子海苔片,还有一盆米饭,和酸酸的梅子几颗还有一盘和尚做的鸡蛋羹寿司,有四个饭团子。和尚给我盛了碗汤。然后我们就双手拿着筷子合十说:“一大大kimasi。”然后就吃起饭来。吃完饭喝着茶聊了会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