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的咒语》
第42节

作者: 晓雪孤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2-02 07:06:37
  第十二章 (12)
  出乎程逸蒙的意料,叶涵琪竟然点头说道:“可以。”于是,她也从茶杯里倒出了几滴水在桌子上,然后用食指沾了点水,画出一个字。
  看完叶涵琪画出的这个字后,程逸蒙更加高兴了,他进而又问道:“这是编号为‘京四七六’的写法,还有其它的写法,你还知道吗?”
  叶涵琪有些不好意思地摇头说道:“只知道这一种写法。”

  “能知道这一种写法已经不简单了。”程逸蒙表扬了叶涵琪后,他又用食指沾了些水,在桌上画了一个字符,说道:“这是编号为‘存二七三三’的写法。”
  叶涵琪看到程逸蒙写完这个字后,惊讶地说道:“这不就是一条蛇吗?”
  程逸蒙点了点头:“这个字从形象上看就是一条蛇。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字呢?我们接合著名国学大师胡小石先生曾著有的《说文部首疏证》来分析就更清楚了,胡小石先生在《疏证》中写道:‘疑古电、申为一字,盖见电而疑为神也。’”
  程逸蒙继续着自己的思路启发道:“古人所说的电就是闪电,小叶,你想像一下,当古人见到闪电突然出现在半空中时,他们以为是神,那个神会是什么形象?”
  “就像一条龙,或是一条巨蛇高高的悬挂在天空中一样。”叶涵琪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待续)

  日期:2015-02-03 06:00:34
  第十二章 (13)
  “我们先前说到了《伏羲考》中闻一多先生强调了蛇就是龙的基调。”程逸蒙兴趣盎然道:“接着又说到了《说文部首疏证》中胡小石先生‘疑古电、申为一字,盖见电而疑为神也’,把这两位前辈学者的说法结合起来,在了解‘申’的甲骨文写法后再对‘申’这个字做出判断,想必我们也就可以窥探到在中华古文化中有关神、龙、蛇之间的联系了吧?”
  “原来中华龙和中美洲羽蛇神两者都是蛇文化。”叶涵琪恍然有悟地总结道。

  “也不仅仅只有古中国和古美洲有蛇文化,”程逸蒙进一步阐释道:“其实在古埃及和古希腊,以及其它许多古文明中也都有蛇文化崇拜。象中华龙在形象上还能看到蛇的基本特点,而有的蛇文化则会更加隐秘,比如现在看上去已经美艳无比的维纳斯女神崇拜,其实也隐匿了蛇崇拜,这要讲起来可就更复杂了,它们都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文化演进的过程。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学者把羽蛇神和中华龙联想在一起呢?这就又离不开你最先提到了有关中美洲石刻上的羽蛇神有着与中华文化极其相似的云纹和弯须,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相似的符号,而让羽蛇神和中华龙之间的关系更加引人生出了遐想的空间。”

  说到这里,程逸蒙的身体靠上了沙发道:“不过,我们刚才所说的也才仅仅涉及到一些基本部分,如果要回答你先前所提出的有关两者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问题,还得要更深入的探索下去。”
  (待续)
  日期:2015-02-05 06:09:23
  第十二章 (14)
  叶涵琪想了想,又说道:“虽然有了云纹和弯须,就算在本质上羽蛇神和中华龙都是蛇文化,但是正如程教授您刚才所说的,单就形象来看,这两者间差异还是非常明显。比如,羽蛇神是带有翅膀的,而中国龙却没有翅膀。”
  “羽蛇神崇拜是中美洲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它的渊源非常久远,羽蛇神的形象在被发掘出的一些奥尔梅克石刻中就有出现。羽蛇神在玛雅文化中被称之为库库尔坎,在阿兹特克文化中被称之为奎策尔夸托。这说明羽蛇神崇拜在中美洲据有普遍性,或者说,通过羽蛇神也可以看到中美洲各文化之间的相通性。毫无疑问,羽蛇神也是中美洲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的结晶,单就玛雅而言,羽蛇神是北方的托尔特克人在侵入玛雅人的文化圈后,两种文化相结合的表现……从形象来看,它的主体也是蛇,只是带了一对表示能够飞翔的翅膀,由于有了翅膀,这让人又感觉到,它与中国常见到了龙在形象有了非常明显的差异,因为我们常见到的中国龙是不需要靠翅膀来飞翔的。其实不然,在中国古代也出现过带着翅膀的龙。”

  叶涵琪抢着说道:“中国神话中的应龙。”
  “对,是应龙。”程逸蒙转而问道:“你能说说,在现知的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有关应龙的文字记录吗?”
  身为大学教授的程逸蒙似乎非常喜欢以提问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带有专业知识的交流。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