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7-09 16:35:00
52、搜神记——营陵道人
汉代北海郡营陵县有一个道士,能使活人与已经去世的人相见。和他同郡的有一个人老婆都去世了好几年了,十分思念自己的亡妻,听闻同郡有这么一个道士,就跑来求见道士说:"听说道长能让死去的人与活人相见,我日常十分想念我的亡妻,恳请道长让我见一见我那死去的妻子,以解我的相思之苦,这样我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
道士感念这人对亡妻的浓浓感情,于是对他说道:"我不是不可以让你与亡妻相见,不过如果这样的话你千万要记住一点,在你和你的妻子见面后如果听见鼓声,你就必须马上离开,不要有任何逗留,如果到时你不能及时离开的话,你就会留在那了,到时候即便是我也无能为力了。"
说完,道士就告诉这人如何与亡妻相见的方法。这人按照道士所教的方法见到了亡妻,于是与亡妻相诉衷肠,诉说着离别之苦,回忆往昔快乐恩爱的时光,那悲哀、喜悦以及恩爱之情就像妻子在世时一样。快乐的时光总是易逝的,没多久,鼓声传来,这人知道自己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于是感到十分惆怅,很遗憾不能与亡妻就这样长久的呆在一起,不得不与亡妻告别。但是在离开的时候,不巧自己的衣角被卡在了门沿上,但是鼓声已经响起,如果自己再不回去的话自己就得一直呆在这里,可能心中还是对尘世有那么一丝留恋,不想这么快挂掉,所以拼命的拉扯衣服,最后直到把衣服扯掉了一角才离去。
过了一年多,这人也去世了,家人打算将他与亡妻葬在一起,掘开他亡妻坟墓的时候,发现在他妻子的棺材盖下面压着一片衣角,这正是前面他去见亡妻时扯掉的那片衣角。
日期:2015-07-10 13:02:00
53、搜神记——糜竺遇天使
糜竺,字子仲,东海郡朐县人,这人名气可不小,他可是日后天下三分有其一的汉昭烈帝刘备的大舅子,是糜夫人的大哥,在刘备最穷困潦倒的时候给予其很大的帮助,在刘备入主益州后成为其手下众臣之最,地位在诸葛亮之上,但是在东吴袭取荆州其弟糜芳投降后因惭恨病死,史载麋竺雍容大方,敦厚文雅,擅骑射,虽然从未统领军队,但一直被刘备待以上宾之礼。
糜竺世辈经商,到他这辈时几世累积的财富富可敌国,是徐州第一富商。有一次糜竺从洛阳回家,在离家还有数十里的地方,在路上遇见一个漂亮的女子,可能走路太累了,于是恳请搭乘糜竺的马车。糜竺本是谦谦君子,看见人家姑娘一个人孤零零的,就答应顺道载她一程,走了大概二十多里的时候,那女子向糜竺道别,说:"我是上天来的使者,原本是要去烧掉东海糜竺家的,不过由于你让我搭了个便车,我就将这个消息提前告诉你。"糜竺听了这个消息,暗自庆幸刚才答应了这女子搭便车的要求,不然自己就亏大了,于是向女子求情看在自己好心让她搭车的份上不要去烧了自己的家,谁知女子说道:"上头的命令,不烧是不行的,不过你现在可以快马加鞭的回去,而我在后面慢慢走,不过我也最多只能拖延到今天中午,到了中午,你们家肯定要被烧起来。"于是糜竺急忙赶回家,到家后就让奴仆下人将家里所有的财物尽快搬出来,众人对此都很不解,不过还是照办了,到了中午,果然家里燃起了熊熊大火,众人不明就里,对糜竺的远见越发佩服了。
日期:2015-07-13 18:34:00
54、搜神记——鸠鸟入怀
京兆长安有一个姓张的人,有一天独自呆在一个房间里的时候,有一只鸠鸟飞进了屋里,停在了床上。这时候张氏不知道是不是脑子有毛病,或者只是闲得无聊,居然祈祷说:"鸠鸟飞来,如果是来带给我灾祸的话,那么就飞到天花板上面去,如果是来带给我福祉的话,那么就飞进我的怀里。"说来也奇怪,这鸠鸟似乎能听懂他的话,在他这番祷告完了之后,这鸟还真飞进了他的怀里。于是张氏大喜,就用手在怀里摸,但那里有什么鸠鸟,连一根鸟毛都没有,倒从怀中摸出来一个金钩。
此后,张氏就将怀里摸出来的那个金钩当宝贝一样供着,从此他的子孙逐渐富裕起来,财富增加了万倍不止。后来有一个蜀地的商人来到长安,听闻张家得金钩这件事,认定这个金钩就是一个招财进宝的宝贝,于是千方百计想要得到它,但是正规渠道想都别想,人家张家人都快把这玩意当传家宝了,哪里会给他呢。于是这商人就私底下重金买通了张氏的一个贴身婢女,让婢女瞅准时机偷出金钩给他,想来这个婢女智商也是硬伤,如果谁得到这金钩就能兴旺发达,那为什么自己不偷出来留给自己呢,还傻兮兮的给别人。
张氏因为丢失了金钩,家道逐渐衰败,而那个得到金钩的蜀地商人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样能越加富裕,反倒是数次遭遇穷困和灾难。有人知道后就告诉这商人:"这是天命,不可强求。"啥意思呢?说明白点就是,金钩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拿来也没用。这商人细想,自从偷得这金钩一来,自己还真没得到什么好处,反倒是厄运连连,于是就将金钩还给了张氏。张氏因金钩得而复失又重新昌盛起来。因此关西有"张氏传钩"的传说。
日期:2015-07-14 09:23:00
55、独异志——聪明的晋明帝
东晋明帝司马绍在晋朝历史上可以说算得上一位难得的有为君主,在他即位初期仅凭借弱势的中央成功对内部权臣进行制衡,随即平定王敦之乱,调和衣冠南渡的士族与江南士族之间的矛盾,稳定了东晋政局,从而使江南呈现安定发展的趋势。史载"帝聪明有机断,尤精物理",清代王夫之更言:明帝不夭,中原其复矣乎!天假五胡以乱中夏,气数之穷也,帝乃早世!王敦之横,元帝惴惴而崩,帝以幼冲当多难,举动伟然出人意表,可不谓神武哉?
司马绍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自己聪明的一面。话说在司马绍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的时候,他老爹元帝还没有立太子,有一天元帝心血来潮,抱着自己的小司马绍在自己腿上坐着,问他:"太阳与长安哪个近一点呢?"一般正常的人肯定会回答是太阳,但是小司马绍玩了个小心眼,眨巴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对自己老爹说:"当然是太阳。"元帝就纳闷了,自己的儿子也不像傻子啊,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呢。于是又问道:"为什么你认为太阳更近呢?"司马绍回答说:"我们举头都能看见太阳,但是却看不到长安,所以太阳更近。"元帝对他这个理由感到很惊奇,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带着自己的儿子,又当着群臣的面问了一次,结果司马绍这次回答完全和昨天的不一样,说道:"当然是太阳远,长安近。"元帝对此更觉得诧异,为什么同样一个问题,这孩子两次回答得完全不一样呢,紧接着追问:"为什么你今天的回答和昨天不一样呢?"司马绍这次又解释说:"只听说有从长安迁徙过来的人,从没有听说过从太阳那边来的人。"这下元帝是彻底服了这小子,对他的机灵善辩更加惊讶,当即立他为太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