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闻拾趣——不靠谱讲述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那些神鬼志怪事儿》
第18节

作者: zkm20051987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司马绍是很懂得变通的,可笑就在当前,很多几十岁的人不管什么都爱断章取义,不知变通,分析问题不知道结合该问题具体的背景,而只知一味的生搬硬套,连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都不如,真的是很悲哀。
  日期:2015-07-15 09:01:00
  56、独异志——虎护刘牧
  有个隐士刘牧,字子仁,经常跑到南山的荒郊野外中去野游,这人完全是一副隐士做派,喜欢没事听听山间林中的鸟雀鸣叫的声音,欣赏那些枫松独有的韵味,后来干脆厌倦了城里繁华枯燥的生活,直接在山里盖起了小茅屋住了起来,在附近种植一些瓜果蔬菜锻炼身体,打发寂寞,天气好就出外爬山踏青。可能很多时候,外来人都不受当地人待见的,看见突然落户了这么一个外来户,当地的人就经常欺负刘牧,比如把他辛辛苦苦栽种的果树砍掉,毁坏他费尽心思打理的菜地。有人就看不惯了,这也太欺负人了吧,但是人家刘牧呢,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说:"我从没有辜负过谁,那别人为什么会辜负我呢?"这话被人传出去后,那些曾经欺负过他的人都自惭形秽。有一天,突然有两头老虎来到刘牧居住的地方,看见刘牧的时候就像家里养的小猫一样摇着尾巴卖萌,刘牧就对它们说:"你们是专程来保护我的吗?"两只老虎听后匍匐在他面前点头称是。就这样,一个人两头老虎在一起生活了数年,直到刘牧去世后,两只老虎才离开。

  看来人的品德操守高到一定境界以后,连猛兽都能为之心折啊。

  日期:2015-07-16 12:46:00
  57、独异志——唾面自干
  唐武周时期名相娄师德为人温良宽厚、待人随和、做事谨慎,从没有与人结下什么梁子。他弟弟有一次外派到代州做刺史,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们一家人出了一个做宰相的娄师德,现在又出了一个两千石的刺史,家门虽然荣耀,但是这样很容易招人嫉恨,所以在他弟弟临行赴任前劝诫说:"我一向很爱护你这个弟弟,以前在我身边我还能照顾下你,现在你就要远走代州赴任,做哥哥的不放心啊,我就交代你一句,千万不要与别人相互较劲从而招来祸害,要与人为善。"他弟弟就笑嘻嘻的回答:"哥哥放心,就算别人对我脸吐口水,我也自己擦掉。"娄师德一看弟弟这想法,当即纠正说:"你只是这样做是不妥的,别人如果向你脸吐口水,那么说明这个人现在是非常生气的,你如果马上擦拭掉他吐到你脸上的口水,那么在他看来你就是违逆他的本心,你能做的就是等口水自己干掉,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消除怒气。"

  好一个唾面自干,不愧是温恭谨慎的娄师德。
  日期:2015-07-17 14:26:00
  58、独异志——炙上有发
  说话是一门艺术,但是在别人生气的时候又怎么能让别人听进去其他人的观点呢,下面就将一个故事来看看古人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东汉光武帝时期,有个叫陈正的太官,有一次做了烤肉献给皇帝品尝,结果烤肉到皇帝桌前的时候发现烤肉上面居然还有毛,这可不得了,这皇帝吃的东西都能这么不讲究,那不是找死么,于是光武帝一生气就要下令斩了陈正。平常人一听说皇帝老二要宰了他,肯定就吓得尿裤子语无伦次口喊饶命,但是陈正老儿可是有见识的人,当即跪下对皇帝磕头认罪道:"皇上,微臣有罪啊,微臣犯下了三条大罪,还请皇上让我详细说完了再处决我。"光武帝看他眼泪鼻涕都快流出来了,心想,就让你再活一会,于是就让他说下去,看看他所谓的三条大罪到底是什么。陈正于是继续说:"山上烧出来的木炭,在这里燃烧起来的熊熊火焰不能将肉上面的毛发烧焦,这是我的第一个大罪;刀鞘中的佩刀,我天天磨砺,居然不能割断毛发,这是我的第二个大罪;我与厨子三个人六只眼睛都没能发现烤肉上面还有毛发,还不如黄门的两只眼睛,这是我第三个大罪。"陈正说完就一副等死的模样,光武帝听了这话仔细一想,尼玛,这不是明显扯淡吗,如果我真把你宰了岂不是变相的说我糊涂,是个是非不分昏君么。于是赦免了陈正并释放了他,然后问罪冤枉陈正的黄门。

  对于炙上有发这则故事,还有一个版本是春秋晋文公时期,大致经过相同,只是具体的人不一样而已。
  注:太官——官名,秦有太官令、丞,隶属少府。两汉的时候沿用这个官职,专门负责皇帝膳食的事务。
  黄门——官名,这里主要指皇帝身边的宦官。
  日期:2015-07-20 09:23:00
  59、独异志——家犬送书
  西晋名士陆云,字士龙,这人可是大有来头,爷爷是一把火烧掉刘备大半个蜀国的底蕴,老爸是东吴大司马陆抗,自己呢更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与其兄陆机并称"二陆"。
  这陆云在外地当官,而家确实在吴郡,那时候有没有什么电话手机什么的可以迅速快捷的传递消息,所以一封家书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送到,有时候甚至在半路都被遗失了。有一次陆云很久没有收到家里的书信,非常挂念家里的状况,当时陆云在身边养了一条叫黄耳的狗,闲暇下来的时候就抚摸着黄耳的背说道:"你帮我送一封书信到吴郡老家去,可以吗?"这条狗似乎能听懂主人的话,当即就摇着尾巴答应了。接下来陆云就用写好家书密封到一个竹筒里,然后栓到黄耳的脖子上,让它将信送回吴郡老家。经过十来天的跋涉,书信终于被这条狗送到了吴郡家中,然后家里人回信后又依法炮制让黄耳给陆云的回信送了回去。

  日期:2015-07-21 09:56:00
  60、独异志——不离君身
  唐朝时有个叫柳子升的人,他有个姓郑的妻子,夫妻感情极深,但是奈何生老病死世事无常,快乐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这不,郑氏无疾而终,留下柳子升一个人在世忍受孤独的煎熬,但是,在临终前,郑氏拉着子升的手,深情的望着彼此,哽咽着对丈夫说:"我自知自己熬不了不久了,看见你一个人孤零零的在世间我也很难过。"柳子升听妻子这么说,忙打算打断妻子的话,安慰安慰妻子,但是好歹也是几十年的夫妻,妻子看丈夫的动作就很明白自己丈夫的想法,但是她还是接着说道:"你听我说完,我自知时日无多,虽然我这一世再也无法和你做夫妻了,但是十八年后我会再嫁给你为妻,我们夫妻再续前缘。"就这样,交代完后事之后,郑氏就去世了,而柳子升也一个人孤独的生活了十八年。十八年后,他已经是一个年近七十岁的老头了,但是就是这么大岁数一个人了,都到了快进棺材的岁数还娶了一个崔姓女子,当时人们都觉得这柳子升就是一个老流氓啊,亏这老家伙平时还做出只衷情于亡妻一个人的模样。但是,当大家看见这柳子升新娶的妻子时却发现,这崔氏怎么和年轻时的郑氏长得是一模一样啊,最令人惊奇的还是她还记得郑氏以前经历过的种种事情,众人再联想到郑氏去世前那句话,哪还不能联想到这崔氏的前世十有八九就是郑氏,然后对于柳子升年近古稀再娶的事也就释然了。就这样,二人又一起恩爱的生活了好几年,直到最后崔氏产下一名男婴后难产而死。不过,我在此不得不佩服老柳啊,都七十来岁的人了,还能老来得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