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营救——地下负742米,一次从未公布真相的矿难》
第13节

作者: 慢步的鹏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然了,按照现在掌握的情况,救援队还是认为最大的可能是井下发生了事故,最有可能的事故就是透水,只是做好了两手准备,在救援的同时也能够随时应付可能的敌对分子袭击。
  但透水的具体位置并不清楚,严重到什么程度也不清楚。如果再考虑王长安身上人为造成的伤口,就更难推测出实际情况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由救援队根据当时的发现随机应变。
  不过无论井下发生了什么,这个第三层和第四层都是救援队搜索的重点,上两层只需要大致上排查一遍就行了,没必要在它们那里浪费更多的时间。

  而这两个先进的避难硐室,是最有可能发现生还者的地方。避难硐室不仅能够防火防爆防高温,内部还安装有各种紧急设施,可以提供应急照明,医疗用品,氧气供应,饮用水和食品存储等等,至少可以供一个班的矿工存活96个小时,也就是四天四夜的时间。
  至关重要的通讯设备也是避难硐室的标准配置,只是井下的通讯条件太差,如果固定的通讯线路中断,那其他的各种无线发射装置是无法穿透那么厚的障碍物的,与地面的联系也就中断了。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要么井下的通讯已经中断,要么除了逃出来的王长安,下面没有人生还。
  另外,如果井下尚有被困的人员,他们已经在下面呆了两天多了,留给救援队的时间还剩下一半。这个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总之,一定要加快救援搜索的进度。
  文明介绍完这些基本的情况,地面上的各项工作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只待我们一声令下,立刻可以全盘运转。于是,一直站在旁边听文明讲解的刘局长要求我们,抓紧时间吃点饭,不能吃饱,吃完马上下井!
  日期:2015-07-14 14:12:21

  从昨天下午接到事故报告之后,我们这批人还没有好好吃过东西,尤其是我和文明张曦三人,几乎是马不停蹄的赶到这里,又一直在不停的紧张工作中,连口水也没顾得上喝一口。
  抓紧时间吃点吧,别吃得太饱,当心撑得走不动路,井下可不是散步消化的好地方啊,文明对我们说道。代玉小声的回了一句,除了压缩饼干就是馕和咸菜,冻得和石头一样,连口热面汤都没有,就这些玩意谁能吃饱?
  我抬头看看,幸好他这句话只有我和张曦听见了。不过代玉说的虽是实情,却也不能责怪后勤保障太差,因为仓促之间谁也不可能在这里大张旗鼓的做饭炒菜吃,这些还都是从市区那边带过来的,已经很不错了。
  三口两口吃完,王小柱一声令下,救援队所有人一起起身,将所有零零碎碎的装备全部背到身上,出发了。临进井口前,刘局长和我们一一握手,一再叮嘱千万小心,遇到情况能解决的解决,不能解决的赶紧上井,一定要保持联系。
  我看了看两侧前来壮行的大伙,心中突然冒出一股悲壮之情,似乎此行前途莫名,壮士一去兮将不复还。这个念头非常的不吉利,我赶紧摇了摇头,将它赶出了我的脑袋,顺便对身旁的鲁班说道:“你是五矿区的吧?我见过你,不过不知道你为什么和木匠的祖师爷同名同姓?”
  问这句话主要是为了换个思路,不能总是琢磨着稀奇古怪的念头。另一方面,我们这支救援队是临时拼凑成的,成员之间并不是全都认识,趁着下井的这会功夫多熟悉一下总是好的。
  等到了井下,为了防范可能隐藏的敌对分子,就不能随便说话了。
  日期:2015-07-14 14:38:13

  鲁班还没开口,王小柱先替他回答了:“重什么名?他原名叫鲁毛毛,自从当上了班长,就人送外号鲁班了,和木匠的祖师爷球不相干!不过啊,咱们的鲁班可是整个五矿区的一把好手,万事指望得上的,对吧?”
  王小柱说着,又指着跟着鲁班的两个年轻矿工道:“他们两个我还不太熟悉,你给介绍一下?”
  鲁班笑着道:“王队长又开玩笑,我们干活出力的人,有什么好手坏手的。”顿了一下接着道:“他们两个是我的手下,都是班里听话肯卖命的弟兄,业务水平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另外,他们还都有个好彩头,才带他们下来的。”
  说到这里停了下来,闭口不言了。王小柱怒道:“你几十岁的人了,还打什么哑谜,说呀!”

  鲁班却笑着道,这种事说出来就不灵了,要知道但是不能说透才行。说这话的时候,我们已经走到竖井的跟前,依次进入了下井的电梯内,一时间没有人再说话。
  等到电梯开动,缓缓下行的时候,一向对鬼鬼祟祟那种事不感兴趣的文明出人意料的问道:“什么好彩头啊,我还真想听听你们的这些事。”
  他这话就明显带着种挪揄的味道了,和王小柱问的虽然一样,意思是完全不同的。我看了鲁班一眼,这家伙正在低头嘿嘿傻笑,看样子他敢和王小柱说笑话,却不敢和文明这个副总工程师面对面。
  笑了一阵没有办法,鲁班带着一股被强迫的表情道:“这一个叫努尔,是维吾尔族的兄弟,努尔在维吾尔语里是光明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会重见光明的;这一个呢,叫宋二胜,就是说我们这一次救援行动一定会旗开得胜的。”
  日期:2015-07-14 14:41:01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微笑不语。只有文明没有笑:“那你不用带他们两个下来,我的名字就是好彩头,何必多此一举呢?”
  吴思明接着道:“我的也是呢,这一来,光明太多了吧?”
  鲁班闻言更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只能继续傻笑。王小柱见状,赶忙站出来替他打圆场:“好彩头多一点不嫌多,都好都好!对了,过会儿下到井下,空间有限,要安排一下谁走在前谁走在后,我现在就说一下吧。”
  接下来,王小柱的分配方案是这样的:在队伍前面打头的是鲁班和吴思明两人,这二位一个是经验丰富的矿工,可以应付井下的各种状况,一个是防暴大队的副大队长,真的有突发袭击,他也能及时化解。
  他们的后面是我和另一名矿工努尔。再后面是文明和代玉,他们两个是受保护人员,必须走在整个队伍的中间。接下来是背着防爆电话负责通讯的宋二胜,以及走在最后的张曦和王小柱,他们分别负责收放电话线和断后,是最累的活儿。
  队员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过远也不能过近,太远了首尾不能呼应,太近了遇到事就没有回旋余地了。
  说实话,王小柱的这些安排非常合理。不过王小柱接着又说道,这只是一般行进时的基本队形,并不需要时时刻刻保持不动,该随机应变的时候要快速反应,不能犹豫。
  接着,吴思明和鲁班又提出了一些行进中需要注意的小细节,这些细节不是那么重要,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二位在各自的领域,确实是值得信任的。
  大致上说完的时候,电梯也下行到了底部,停了下来,这是井下第一层,大概在负135米的位置,余下的路全部需要徒步前进了。前面说过,这一层和第二层基本已经被废弃,只是我们不仅是下来救援生还者的,还有排查清除敌对分子的任务,有必要把所有的地方都过一遍才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