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卫子夫(详尽史实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大汉)》
第55节

作者: 南方有樗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么,刘彘去哪儿都会把卫青给带着,只能说明,带着卫青非常有必要。卫青的长处在于谋略,也就是说,卫青能够给他出主意,而卫青出的主意,应该都是非常管用的。

  卫青和刘彘亲密到什么程度呢?刘彘在出恭的时候卫青都可以在现场,这是什么概念啊,一方面说明了这两人关系实在是非常之铁,另一方面也说明,一旦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卫青可以在皇帝最不方便的时候见到皇帝。
  君不见,整个刘彘时代,在卫青活着的时候,刘彘是非常风光的。盘点一下:
  1、想掌权就掌权。窦太皇太后死后,刘彘成功地掌权,什么窦太后的势力、王太后的势力、还有陈皇后的势力,都被连根拔起,特别是把陈皇后给废了,立卫子夫当皇后。
  2、要打仗就打胜仗。公元前129-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联手,打得从此漠北无匈奴王庭。霍去病去世之后,刘彘与南越、东越、朝鲜什么的又干上了,仍然基本上都是打胜仗。不光是打胜仗,打了胜仗还能顺便教育一下其它诸侯,反正怎么都是皇帝有理。
  3、要玩政治就玩得痛快。把他老爸想做的削藩之事漂亮地完成了,不费一兵一卒,问题是把人家的势力给端了,人家还要感谢他。
  4、要玩经济就玩得痛快。老是打仗,没钱了,咋办?咱有捞钱的法子,且不说盐铁令,光是酎金案以及拿钱赎命的法子也挺管用的。
  ......
  反正感觉那时候的刘彘顺风顺水,小日子过得真是滋润。

  也正因为此,刘彘十分青睐卫青,对卫青的门客也多有提拔,如后来因为在戾太子事变时私自放戾太子逃出都城的田仁,当初就是卫青推荐,刘彘提拔做了郎中。
  公元前106年,卫青不幸去世,刘彘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他想扶持另一个卫青,大力提拔贰师将军李广利,与卫青一样,李广利也是一个外戚,出身也很低微,只可惜,历史是无法复制的,刘彘穷尽大汉所有的资源,也不过培养了一个常败将军,惨不忍睹,把个汉朝都快填送掉了。
  刘彘对卫青的重要作用应该有着清醒的认识。元封五年,也就是卫青去世的公元前106年,刘彘以大臣里的名将名相都要没有了为由,颁布《招贤诏》,说:“要完成异乎寻常的事业,必须要有异乎寻常的人。有的马虽然会踢人,但能够日行千里,有的人受世俗之累,但能够建功立业。那些看起来难以控制的马,那些看起来放荡不羁的人,不过是看谁来驾驭使用他们而已。州郡官员要考察了解当地官民中是否有特殊才能的人,向上推荐,作为将相以及出使他国的使者。”

  (名臣文武欲尽,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驰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汉书.武帝纪》)
  注意,刘彘即位初期求贤若渴,我查了一下,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起,在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刘彘多次求贤,但后来就不热衷这事了,最后一次是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下诏求独行君子,但是主要是想让这些人当使者。从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到卫青去世前,整整10多年,刘彘没再表现得有想把“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愿望,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一死,刘彘就急着求贤,还说文臣武将中的佼佼者都快没有了,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可见卫青是一个顶俩,且文且武。

  日期:2016-01-12 21:08:03
  第四十七节 肝胆相照
  野史:
  刘彘:卫青啊,跟你姐姐说说哈,我对自己的儿子还是很喜欢的。

  卫青:明白,您对我侄子还是很喜欢的。
  刘彘:哈哈,你这小子,我就喜欢你这聪明劲。
  卫青:我侄子是我姐的儿子啊,您为什么不自己对他们说呢,您和他们更亲啊。
  正史:
  刘彘与卫青之间这种高度的默契实际上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慢慢建立起来的。
  前面说过,在郭解事件中,刘彘实际上还是对卫青颇为防备的,所以才有了郭解之死。卫青呢,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表忠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赢得刘彘的信任。

  卫青向刘彘表忠心最明显的一件事应该是苏建的故事了,前面提过,这里有必要分析一下,这个苏建就是苏武牧羊的主角苏武的父亲,听起来好亲切啊,刘彘时代真的出了很多的名人。
  话说公元前123年,卫青带队再出关打匈奴,苏建和赵信的部队运气不好,合起来才3000多人,却遇到了匈奴的主力。这以少打多的,除了霍去病有那本事,其它人可不行,苏建又不是霍去病,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吃了大败仗。赵信本来就是匈奴人,一看形势不好,马上投降。反正那时候一会儿匈奴人投降汉朝,一会儿汉朝人投降匈奴,很普遍的现象,投降了之后还可以再投降回来的,没事儿,这也是为什么司马迁会替投降的李陵说好话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也是权宜之计,以后会想办法再回来的。不过当时的苏建还是挺有骨气的,赵信投降了,他不投降,硬是杀出一条血路,一个人逃了回来。人是逃回来了,可也不能抹杀他打了败仗这个事实啊,三千多兄弟没了。怎么处罚苏建,卫青很为难,就问周围的人。结果两种意见互相交锋,一方说:打了败仗该罚,正好可以树立卫青你大将军的威信。另一方说:苏建这倒霉催的,以少打多打了一天,把部队都拼光了也不敢背叛朝廷,硬是跑回来了,这样还杀的话,下次大家都投降得了。按理说,属下给了这两种意见,卫青总得从中间选择一个,结果他选择了第三种意见,他自己的意见,即:将苏建交给皇帝发落。其实卫青这样做太聪明了,一方面,向刘彘表了忠心。虽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可卫青即使在外,也是绝对听话的,这姿态放得恰恰好。另一方面,把一个烫手山芋丢给了刘彘,因为无论卫青他怎么处罚苏建,总归会有人不满意,都容易落人口舌啊。现在好,皆大欢喜,刘彘表现了皇帝的权威,苏建也保住了命。多扯一句,如果刘彘杀了苏建,历史上还会不会有苏武牧羊的故事那就难说了。

  卫青向刘彘表忠心可不仅止这一次,有必要再分析一下卫青和汲黯的互动,史书上记载说,是刘彘让大臣都对卫青行跪拜之礼,唯独汲黯不肯。这是个什么概念?在古代,大臣跪天跪地跪皇上跪父母,没听说要跪另一个臣子的。刘彘这么做估计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向卫青示好。告诉卫青,你的所作所为虽然臣子们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而且我用另一种方式让他们向你致敬。第二层意思,也就是前面分析的,试探卫青。你卫青啥都会,又会文又会武,帮我把江山打理得妥妥帖帖的,那你有没有自我膨胀啊?卫青很够意思,很知道分寸,汲黯不肯向他跪拜,他就对汲黯好,看待他胜过其他人。这实际上是卫青除了隐瞒自己谋士身份的另一种表忠心的形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