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案往事——一名刑警的真实讲述》
第2节

作者: _小哥_
收藏本书TXT下载
  苦,我不怕,累,我也不怕,即使有过那么一两次命悬一线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有含糊过。但是最近这两年,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结婚生子,我越来越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被繁重的工作压榨得所剩无几,我突然有些喘不上气来。

  说实在的,我觉得自己有些变了。这段时间,每到工作和家庭纠结在一起的时候,我心里的矛盾和迟疑就越来越多,要知道,这在以前是不曾有过的事情。可是,纠结归纠结,迟疑归迟疑,每次到最后还是工作占了上风。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脚下的路是我自己走的,刑警这个职业是我自己选的,我还能说什么呢?我的心里有无奈、有痛苦、有挣扎,但唯独没有的就是后悔。我太清楚我自己了。
  八点四十分,我们乘坐的警车驶出刑警支队的大门,二十分钟后进入了高速公路。窗外美景诱人,但坐在后排的我再也支撑不住,沉沉睡去。
  日期:2015-10-05 14:02:00
  昏昏沉沉中,感觉到车速有了明显的变化,我慢慢睁开了眼睛。眼前,收费站的黄色栏杆正在缓缓升起,远处的天空已然湛蓝如洗。不用看表,我对这段路程心中有数,从出发到现在,我差不多睡了一个半小时左右,上上下下不会差上十分钟。
  我活动着由于过久蜷缩而有些发麻的四肢,摇下了车窗。新鲜的空气钻进车内,让人一下子清醒了许多。“胡队,还有多远到?”我问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老胡。

  老胡微微侧头,“大约还有十几公里的路程吧,那地方挺偏,而且路况也不好。”
  “是哪个村子?好找不?”我递给老胡一支烟,又给自己点上。
  “顾村。”老胡说,“其实我也只是去过一次,但应该还能找得到。至于案发现场的位置,县局刑警大队的于大队在电话里已经说清楚了,就在村子西边路口的第一户,院子旁有一颗老榆树。”
  “哦……”我随口答应着,重新靠在座位上。
  顾村?对于这个名字,我的概念很模糊。因为在此之前,还从未有人向我提及过这个地方。我只记得,某一次在县局刑警队的墙面上,我在D县地图上似乎不经意间瞥到过这两个字。
  “西边路口第一户,老榆树……”想着刚才老胡讲的这句话,我竟然隐隐地产生了一丝忧虑。

  可到底忧虑的是什么呢?我又说不好。
  日期:2015-10-05 14:05:00
  “咔!”的一声,车子未经任何减速骤然停在了村口,老胡没有丝毫准备,整张脸差一点拍到了风挡玻璃上。汪旗浑然不觉自己的莽撞,哼着当年那首最流行的歌。“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
  “飞飞飞!往哪儿飞?”老胡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吧嗒了一下嘴呵斥道:“我说你以后能不能慢点儿!还隐形的翅膀,就是给你一双隐形战斗机的翅膀,你还真能飞啊?!”
  汪旗被当头棒喝,努着嘴把脖子缩回去半截。
  我们偷笑着陆陆续续走下车,斜上方射来的阳光有些刺目,我不得不把手掌搭在眼眶上,眯起眼睛向前眺望。
  村子规模不大,看上去不过百十户人家,整个村子也只有我脚下的一条土路贯穿东西。在村子最西面也就是我们所在的位置,果然有一棵老榆树矗立在村口。

  “北榆南榉”,榆树在我省乡村最为常见,不同的是这棵大榆树足足有二十几米高,主干也粗大得需要四五个人才能合抱,看来树龄应在百年以上。百年老榆树的树冠雄伟巨大,像一把擎天巨伞,在它的遮掩下,一个小院落孤零零的坐落在村口。
  东北民居不同于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也不同于瑶族的竹楼、苗族的吊脚楼,由于环境与气候的关系,它们基本上坐北面南、低矮扁平,我们面前这一排灰墙灰瓦的平房自然也无例外。
  就是眼前这个普通的院落,现在已经被蓝白色的警戒带围绕了起来。警戒线外,三三两两的村民或蹲或站,正在窃窃私语;塞在路面以及路两旁的几辆警车让院口这条原本就十分狭窄的村路显得更加局促。
  “哎呦,胡队!你们可算是来了!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眼巴巴的在这儿等了小半天呐!”一个个子不高的中年男人领着几个人向我们大步走来,他嗓门很大,离着挺远就开始嚷嚷。
  “你呀,就少来这一套吧!你于大队的事儿,我可从来没敢耽误过!一大早接到通知,我和兄弟们是马不停蹄往这儿赶呐!”老胡笑着,走过去和D县公丨安丨局刑警大队的于大队握手。
  他们年龄相仿、性格相似,都是大说大笑之人,所以见了面还是老样子,总免不了要相互揶揄几句。我见怪不怪,索然无味的看着笑话。
  “喂,云生!”正在寒暄间,我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扭头一看,原来是县局刑警队的一个老哥站在不远处向我招手。我和他合作过几起案子,彼此之间很熟悉,于是走过去,接过他笑嘻嘻递过来的香烟。
  日期:2015-10-05 14:14:00
  “你们是什么时候到的?”我问。
  “什么时候?半夜!都加了好几天班了,昨天好不容易早点儿回家,睡的正香呢!”他忿忿不平地抱怨着。
  “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我指着院子里面问他。
  “你别急啊,到这边来,哥给你叨咕叨咕。”他把我领到了一个稍微安静点的角落,向我叙述他了解到的情况。我得承认,这位老哥很会讲故事,口若悬河,声色并茂。
  案发时间大概是在今天凌晨一点多,死者是亲兄弟俩,两个人在土炕上被凶手使用钝器反复击打头部,当场死亡。老大的媳妇当时就睡在一板之隔的土炕的另一侧,又静又黑的深夜里,她突然听到隔板那边传来一阵重重的击打声和闷哼声,被吓得全身僵硬躺在那儿,不敢发出声音也不敢出去看。过了不知道多长时间,当她确认屋子里再没有了任何动静,才慢慢的从炕上爬起来,哆哆嗦嗦地打开了电灯。接着,老大媳妇尖叫着冲了出去,跑到邻居家像疯了一样砸门,后来还是邻居帮她拨打了报警电话……

  我认真的听着他的讲述,脑海里尽量还原当时的情境。
  黑夜里偏远的村庄,两个男人闷哼着被举起棍棒的凶手砸碎了脑袋,一个女人衣衫不整撕心裂肺的尖叫,村民们从梦中惊醒,整个村子像一锅开水沸腾起来,人们惶恐、惊愕和颤悸……
  “走吧,云生,咱们进去看看。”我正琢磨着,老胡走过来招呼我。我不得不终止了和那位老哥的谈话,冲他摆了摆手,然后一行人尾随着于大队走进院子。
  日期:2015-10-05 14:18:00
  一只脚刚刚踏进房门,刺鼻的血腥味儿就迎面向我扑了过来。我身后的汪旗显然也被这种味道刺激到了,我感觉到他的脚步明显迟疑了一下,但还是立即跟了上来。
  真的,这种味道很难形容!如果非要描述,时至今日我也只能想得出两个字——复杂!复杂得难以形容!
  之所以复杂,并不在于这种腥味混合了血红蛋白中二价铁离子的铁锈味,也不在于人类的嗅觉可以分辨出用400种蛋白质组合出的上万种气味模式,而是味道通过人类大脑中的海马区与记忆合二为一,总能搅起人类无意识中强有力的回忆。只是可惜,血的味道,给我们带来的只有伤口和死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