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案往事——一名刑警的真实讲述》
第32节

作者: _小哥_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11-05 20:49:00

  “张老师,您坐。”我把张秀琴让到办公室的沙发上坐下。
  张秀琴生活在城市,是知识分子,实际年龄也只有六十岁出头,但看上去却像一个七、八十岁的地地道道的老太太。她的脸就像一张老树皮,纹路粗糙、褶皱横生、毫无光泽,这种外观上巨大的反差让人心悸。另外,她的精神状态也已经萎靡到了极点。原本并不矮的身高,却坐在沙发里一直弯着腰低着头,缩成了一团,那双毫无神采的眼睛也时睁时闭,好像随时随地要睡过去一样。
  相由心生。一个人可以利用抗生素来对抗疾病,可以利用维生素来延缓身体的氧化,但是悲伤让人老去,远比细菌快得多。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思伤神,这话一点都不假,我估计她再这么熬下去,恐怕离灯枯油尽的一天也不远了。
  “张老师.....”我取过椅子坐在她的对面,“咱们能聊聊吗?”

  张秀琴点了点头,一脸茫然。
  “嗯......”我清了清嗓子,“张老师,没有人能比一位母亲再熟悉自己的孩子了,你能不能先和我说一说,魏文到底是什么样性格的一个孩子?”
  “小文这孩子很懂事,”张秀琴的声音很低,语速也很慢,“他听话、孝顺,对人善良,从来不招灾惹祸的。但要说起性格,他就是实在太内向了,不管什么事,总是憋在肚子里,不愿与别人交流,更不愿意和我们家长多说一句......”
  张秀琴说话时紧紧攥着膝盖上一只小帆布包的背带,帆布包鼓鼓囊囊的,我估计里面装的是照片、寻人启事,还有其它许多用来找儿子的材料。帆布包样式很老,成色很旧,不知道已经陪她走过了多少个年头和多少个地方。
  “哦,是这样。”我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魏文平时都有哪些爱好?”
  “爱好?嗨——”张秀琴轻轻摇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就是他的爱好害了他呀!”
  日期:2015-11-05 20:51:00

  “.....他最喜欢的是汽车。上高中前,小文的学习成绩还可以,但从高一下学期开始,也不知道怎么就喜欢上了汽车,整天就知道琢磨和研究这个。有几次,他连着几天中午不吃饭,用省下来的钱买汽车杂志。我和他爸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说也不行,劝也不听,甚至还打过他,要知道,我们在这之前从来没舍得动过他一个手指头,可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还是不管用。就因为这个,他的成绩下滑得很厉害,高考也没考好,我想让他复读,但他说什么也不干。”

  说起曾经打过魏文,张秀琴的情绪有些激动,我倒了一杯温开水放到她面前的茶几上,等她情绪稍稍缓和,又问,“他有什么要好的朋友吗?”
  “他太内向了,和别人相处的能力也差,几乎没听他说过有什么朋友。”
  “那有女朋友吗?”
  张秀琴摇头,“没有。他从来没和我们说过他有女朋友,倒是出事儿之后我和他爸爸也怀疑过这一点,但问了好多老师和同学,都说没有。”
  谈话进行得很缓慢,有很多时候,我不得不等待张秀琴平复心情或是积攒些说话的力量。谈话结束后,张秀琴显得很疲惫,我嘱咐汪旗开车把她送回家。我把他们从办公室一直送到大门口,就要走出办公楼时,张秀琴突然止住了脚步,转过身“扑通”一声给我跪了下来。
  “九个月了......九个月我没出去找过孩子了。”张秀琴低着头,视线看着我的脚尖。她的声音断续着,我勉强能够听清。“我老了,走不动了,也找不不动了。求求你们,求求你们......”她颤抖着一边摇头一边呜咽着说,但只说到这儿,就多一个字也说不下去了。

  我好说歹说把她扶了起来,看着浑浊的泪水已经填满了她满脸的皱纹,我的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
  日期:2015-11-06 19:28:00
  早上起来赶到单位,我别的什么事儿都没做,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接着看魏文一案的卷宗。
  昨夜看了半宿的电脑,虽然那几张照片很不清晰,但那个叫“火鸡”的网友一直在网站上强调:即使国产山寨手机像素太低,即使他没有来得及追上去盘问,但这个人和张老师要找的儿子真的很像!可像归像,到底是不是呢?这是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换一个说法来表述,那就是:魏文到底是死是活?

  直到汪旗喊我吃午饭,我纹丝不动的在椅子上已经坐了足足三个多小时了。在食堂里,我找到了打完饭菜正在找座位的老胡,“胡队,吃完饭要没啥事儿,我想向您汇报一下魏文的案子。”
  老胡端着餐盘,吃惊的看着我,“这么快?有进展了?”
  我忙说:“进展还谈不上,只是有些想法和您聊一聊。”
  午饭后,我和汪旗来到老胡的办公室。
  在他那儿,我们都随意惯了,汪旗进屋后自己开始动手泡茶,然后就大大咧咧的伸长了腿靠在沙发上。老胡则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抽着赛过活神仙的饭后一根烟。
  烟和喝茶都是老胡的爱好,如果给他的爱好排名,那么顺序应该是烟、茶、酒。但是说实在的,老胡的茶确实不赖,起码和他那十块钱一包的“长白山”比起来,档次要高很多了。
  “胡队,我认为魏文的这个案子被定性为失踪案件是错误的。”我开始介入正题。
  “公丨安丨机关当年在魏文的租住处的确发现了魏文的血迹,可是并没有发现他的尸体。没有尸体,刑事案件是不成立的,所以现在只能定性为失踪案件,这没错。”老胡回答。
  “是啊,过去了这么多年,除了魏文的父母自己不愿相信,可能其他所有人都认为魏文已经遇害了。可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有没有可能,魏文的失踪恰恰是他自己不愿意让别人找到他。”

  “哦?!”坐在桌子后面的老胡不自觉的向前探了一下身子。
  “这两天来,通过反复阅卷,我对这起案子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可能这些想法还很不成熟,也没有充分的证据来支持,但破案有时就是这样,所有的案件在侦查前期都离不开假说推理。比如说,在案件侦查的初期就要先给案件定性,先列出重点嫌疑人的范围。只有通过这些推断,才会给接下来的的侦查工作指明方向,告诉你先往哪儿走而不是在原地打转。”
  “别绕圈子了,直接说吧。”老胡从他的座位上站起来,走到茶几对面的椅子上又坐下。
  “是呀,生哥,你到底是啥意思啊?麻溜说吧,想急死谁呢!”汪旗跟着帮腔。
  我瞪了汪旗一眼,接着往下说,“在当年的现场勘查中,公丨安丨机关除了发现了魏文的血迹以外,没有发现其它任何异常。现场很整洁,没有翻动和打斗的迹象,甚至连一枚足迹和指纹都没有,是不是这样?”
  老胡和汪旗一起点头。

  “你们不觉得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吗?”我反问。
  日期:2015-11-06 19:41:00
  “你们看,”我翻开卷宗,指着拍有血迹的那几张现场勘查照片,“如果仔细研究这些血迹的形态,这几处血迹应该是从高处自由滴落的,而且移动的方向应该是由室内到门口,速度也很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