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案往事——一名刑警的真实讲述》
第31节

作者: _小哥_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以说,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三口之家,他们的生活虽然波澜不惊却也平平安安。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1996年,这个家庭遭受了致命的一击。
  问题,就出在魏文的身上。
  日期:2015-11-04 20:03:00
  1996年的夏天,也就是魏文在职业技术学校就读第二年的暑假 ,魏文和父母提出这个假期不想回家住了,他很坚持这个想法,说是要利用这段时间找个地方打工,积累些实际经验。
  魏文的父母一方面拗不过他,另一方面又心疼孩子,所以不仅答应了魏文的提议,还多给了魏文一部分钱,让他租了一处条件比较好的房子的去住。他们都去过魏文的学校,学校的食宿条件太差了,这原本就是他们的一块心病。
  张秀琴在假期还在忙着给学生们补课,老魏还是天天照旧到机关上班,魏文找到了地方打工也租了房子去住,他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天天雷打不动给父母去电话、报平安。
  一切都在继续,直到那一年的8月17日。
  那天,魏文的父母都没有接到魏文的电话,起初他们并没有在意,认为孩子肯定在忙。后来,挺到晚上十点多钟就要睡觉了,张秀琴实在惦记孩子,就主动给传呼台打了电话。可呼了多少次,魏文就是不回电话。张秀琴抹起了眼泪,学什么汽车修理啊,打什么工啊,这么累,都快忙到半夜了还没时间回个电话......
  第二天早上起来,张秀琴也没心思吃早饭,又给传呼台打了无数次电话呼叫魏文,可还是没人回。她一边上课一边心神不宁的熬到中午,再打传呼台,还是没人回......张秀琴毛了,她停了课,叫上老魏,赶去找孩子。可哪儿哪儿的都找了个遍,也没找到,学校里没有,汽车修配厂也说他昨天下午就下了班。
  她们又去了魏文租的房子,大约一个星期之前,是魏文领着她们来到这儿,和房东签的协议。可是房间锁着门,叫来叫去都没人答应。两口子又找来房东,房东说门锁已经让魏文给换成新的了,他也没办法。
  到了晚上五点多,在老魏的提议下,两口子到公丨安丨局报了案。
  8月18日19时20分,辖区派出所的警员和张秀琴两口子一起赶到魏文的租住处,并且想办法打开了门。张秀琴和老魏躲在丨警丨察的后面,想象着一切可能,甚至想到了孩子的尸体正像电影里演的那样血肉模糊的躺在地上。

  可是,魏文并不在房间里。
  即便如此,情况还是很糟糕,因为丨警丨察在房间的地面上发现了几处小小的血迹。血迹被丨警丨察拿回去鉴定,忙到半夜,鉴定结果出来了,是A型血,和魏文的血型一致。得知结果后,在公丨安丨局一直撑到最后的张秀琴实在撑不下去,像一扇门板一样,咕咚一声向后倒去......
  在屋子里发现了魏文的血迹,事情大了!
  日期:2015-11-04 20:51:00

  分局又将血迹样本送到省厅做DNA鉴定,确认是魏文的无疑。可魏文到底在哪儿呢?到底是死还是活?侦查员随后前往魏文的学校还有打工的地点开展工作。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调查摸底,魏文的老师、同学以及他打工所在的修配厂老板和同事都没有提供出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半个月,一个月,两个月,直到数年过去,魏文仍然音信皆无。
  就在魏文失踪的那一年,如日中天的施瓦辛格拍摄了一部好莱坞大片,名字就叫做《蒸发密令》,这部电影被通过正规院线、盗版光碟、盗版录像带传到中国后,语言细胞极为丰富的国人便给蒸发这个词赋予了新的含义。1996年8月17日,魏文就是这么毫无征兆的在人间“蒸发”了。
  没有人再见过他。
  没有人再知道关于他的任何消息。

  日期:2015-11-05 18:25:00
  当时接手这起案件的是分局刑警队,中肯的说,他们的工作做得比较细致和全面。可刑警不仅是个苦活累活,关键还有一点,那就是根本没有让你闲着的时候。当命案、两抢一盗案件、领导交办案件都堆到他们的面前时,魏文的案子就被放了下来。这一点我能理解,能做的都做了,谁也不可能为了一个生死不明的人一直找下去。
  但有的人却不一样。
  饱受失子之痛的张秀琴无法继续工作,她办理了提前退休,开始了自己余生中漫长的寻子之路。她走遍了全国大大小小几十个城市,登寻人启事、联系亲戚朋友,发动一切可能发动的关系帮着找儿子,有那么几年,几乎都是魏文的父亲一个人留在家里。
  接下来,老魏也出事儿了。老魏原本就是个内向本分的人,魏文失踪后更是因为此事常年抑郁。心结越勒越紧,老魏终患绝症。2005年的冬天,离大年三十还有两天,老魏撒手人寰。就是在临死之前,他也没能见到他朝思暮想的儿子。
  这件事情后来被传到网上,引起了侦探迷、推理迷的高涨热情和无数遐想,跟帖者趋之若鹜,其中有的分析还算有理有据,有的根本就是胡蒙乱猜。
  与之不同的是,几个务实的年轻人在两年前帮助张秀琴建立了一个寻子网站。不得不承认,网络的力量是强大的。在这三、两个热心网友的带动下,一大批全国各地的志愿者都加入到了帮助张秀琴寻找魏文的队伍中来。
  这也是这些照片被上传到网上的由来。
  日期:2015-11-05 18:32:00
  现在,这件事情已经时隔十二年了,一个好端端的家庭不复存在,痛苦不言而喻,但除去痛苦,这件事情实在有些离奇和诡异。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以下几点:
  第一、魏文失踪那年已经20岁了,精神正常,心智健全,具有完全行为责任能力,不像老人、小孩、智障或是精神病人,存在走失的可能;而且他一个大小伙子,似乎更不可能被拐卖。第二、在以往的失踪案件中有诸多常见的情况,比方说:偷情或私奔,陷入传销团伙不能自拔,看破红尘出家为僧削发为尼等等。但在魏文身上,看不出上面任何一种因素的存在。第三、现场的鲜血怎么解释?!人去房空,鲜血却历历在目,在这个房间里到底发生过什么?

  目前来看,这件事情应该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失踪者已经遇害。 他死了,所以消失了。但一个失踪、一个遇害,虽说都是不见了人,却有本质的区别,失踪案件要找的是活人,凶杀案件首先要找到的却是尸体。但十二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恰恰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老胡把案子交给我的第二天,也就是今天下午,我把张秀琴约到了办公室。
  约张秀琴来单位,起初老胡并不同意,他怕我们惹祸上身。对于这种上丨访丨案件,不见面还好,等到见了面以后就不好收场了。也就是说,查出个所以然自然和谁都好交代,但如果真的啥也查不出来,人家下一个缠上的有可能就是我们。
  但是,我在这件事情上一再坚持,认为案子既然接了就要办下去,老胡最后也不好再说什么,向我妥协了。其实老胡并不是一个为了一己私利而偷偷摸摸的人,在很多时候,他的一些想法只是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对社会现状的一种本能反应,我能理解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