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凶案现场——公安部刑侦局最隐秘部门破案实录》
第25节作者:
绘目 日期:2015-08-19 11:34:00
我们马不停蹄的把曹小东的DNA样本交给刑事技术室对比化验。而此时,他们对从现场找到的牛皮刀鞘的鉴定结果也已经出炉。鉴定结果中说,上面沾有大量的指纹,甚至还有重叠,但是没有一个属于被害人,我们感到很有希望,刑警们遂决定继续与曹小东接触,提取他的指纹来比对,以此排除他的作案嫌疑。
当时的那位副局长说,这把刀鞘到底是不是凶手遗留的证物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我非常同意这一点,尽管杀死易淼的刀是一把单刃刀,但是这并不是能直接证明那把刀有刀鞘。我打电话给李敖,问他如何确定现场的刀鞘是杀死死者的那把刀的刀鞘。他说看血迹,是否有血迹溅在上面;然后提取皮肤碎屑,是否被害人的人体组织信息;另外还要看它的抛掷位置,如果离尸体较近则有可能和凶器有关联,如果离得远可能性不大,因为一个人在犯罪时没有时间在意刀鞘扔在哪里,他们只会考虑刀鞘被警方发现是否会留下重要的线索,如果觉得不会,那么他们就会匆匆离开现场,不把刀鞘带走,更不会在乎刀鞘的位置;相反,如果他们认为刀鞘会留下重要的指向性证据,他们铁定会带走而不是留在现场,因为不管距离尸体多远对他们来说都是危险的。
结合这起案件,我们当时发现刀鞘的位置距离被害人十米远,处于可疑范围内,况且那里平常没人去,谁会无缘无故的扔一个刀鞘在那里,这个东西显得太突兀,而恰恰和凶杀案联系在一起才能解释的通,这就是说,刀鞘有极大的可能就是凶手遗留的,而这一行为也恰恰印证着凶手是初犯而且不冷静,他唯一做出的处理就是将那个沾有大量精斑的卫生巾扔到水沟里,这倒是给警方的侦查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因为发现的晚,导致破案延期,所以在案件侦破以后,M市公丨安丨局的局长严肃的分析了专案组在初期的不够细致,才使得案件的侦查拉长了战线。
我将我和李敖的分析在专案组的一次案情会诊上提出,得到了一致认同,所以我们专门分出一个小组来调查刀鞘的生产地和经销地,尤其是在被害人所在的那所大学周边。另外还有一组侦查员负责调查被害人是否有隐藏的亲密关系人,这两项任务都是非常需要时间的,我们不能急于求成。
这个时候,我就要说一下前面提到的一名专案组刑警的案情分析笔记,他一直为敢公开,当我在专案组里明确了曹小东的作案嫌疑不能完全排除的侦查重点后,他主动找到我,把笔记递给我看,里面的重点内容我进行了摘抄。
“对于案件是否是抛尸我无法盖棺定论,但是我有一种直觉,这是熟人作案,利用女大学生对他的信任而拐骗她到大王村进行不法侵犯。如果这个结论是正确的,曹小东应该是最具嫌疑的人。通过对被害人的危险评估,她虽然属于易遭受危险的类型,但是由于她个人一些很好的洁身自好的习惯,使她降低了自己的风险,也让我对外人作案的推测产生了动摇,我相信应该是学校内部和被害人关系较好的人才能做到的,然而通过调查走访,我越来越无法无视曹小东的嫌疑,尽管我没有证据。”
我问他如果凶手就是曹小东,那么他肯能存在的动机是什么。他说他暂时也想不到。之前我也说过,凶手明知被害人处在生理期仍然强行发生关系,这是一种对她身体的邪恶欲望,另外,根据胸口的十四处梭形伤口直接印证凶手的残忍和心中的不满,这两点与曹小东作案的推测是不符的。
之后,刑事技术室的副主任找到我,他拿出从牛皮刀鞘上面提取到的指纹照片指给我看。我看到上面的指纹是弧形纹,这种指头花纹非常特殊,属于弓型纹的一种,它的形状就像一座拱桥。和箕型纹以及斗型纹相比,弓型纹没有指纹三角,而是以弓形主组成的外围系统和以横行线为主组成的根基系统两部分。刀鞘上的指纹属于右倾的弧形纹,也就是中轴上端偏右倾斜的弧形纹,同时,它的弓形线向上隆起,中心弧形线的顶部向两侧展角在115°到145°之间,所以也属于中弧形纹。副主任说,弓型纹的出现率很低,仅占指头花纹总数的2.5%,如果我们在被害人的同学中发现了这种指纹,基本可以十拿九稳的抓他。同时他也有些遗憾的表示,曹小东的指纹并不在这上面,牛皮刀鞘上只有一个人的指纹,就是这个右倾中弧形纹。
回到专案组,很快又召开了一次案情分析会,主要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安排刑警去排查被害人周围,包括曹小东的周围,有没有人是右倾中弧形纹;第二个任务则是将所有目前所得的证据整合串联,其中就有负责牛皮刀鞘调查的刑警们的汇报。有些时候,尽管证据是有的,但是逻辑上不符合客观规律就无法破案。
会上,一些前期负责调查那个牛皮刀鞘的刑警陆续汇报了自己所获知的信息,现整理如下:
1.这种牛皮刀只有在与被害人读书的那所大学毗邻的S大道上一家工艺品店有卖。
2.这把刀在售卖的时候没有开刃,只是工艺品,小心使用的话不会造成人的伤害,但法医在尸检时确定创口就是一把锋利的单刃刀所谓,因此我们怀疑凶手在某个刀工店里开过刃了。
3.这种刀总共只送出去六把,因为必须是持有店里开业一周年会员卡的会员在店里抽奖才有可能获得的,店里准备了十把,现在已经有六个人抽到过了,并且做了登记,其中就有曹小东的名字,工作地点写的是他所在的大学。目前刑警们正分头寻找其他五个会员得主,希望能把刀借来和被害人身上的伤口比对。
专案组的刑警们听到以上的信息都显得有些如释重负,然而我不得不提醒他们,即便那把刀对上了被害人身上的创口,我们仍然不能抓曹小东,因为刀鞘上的指纹不是他的,他或许真的和这个案子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他也绝对会找其他的理由百般抵赖。我对准备去找曹小东问话的刑警们提了个建议,要先向他借用那把刀回去比对,他要么没有刀,要么没有刀鞘所以不敢拿出来,然而无论如何他肯定会说一些理由来拒绝警方的要求,然后刑警们就要依据他说的话来判断是否对我们有所隐瞒。刑警们想让我和他们一起去,我答应下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