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前百年(走向分裂篇)》
第11节作者:
惘然生烟
现在轮到了东阳的沈文秀了,沈文秀手握重兵,而且刚过完收麦子的季节,屯了点军粮,但是没想到,崔道固这么早就投降了,崔道固还亲自当个说客去游说沈文秀,沈文秀到了这步田地,深知已经打了慕容白曜那么久了,凭这个家伙在开始东阳的所作所为,我城百姓估计会被当做最后的晚餐一般吃掉,要么就开始降,要么就打出自己的威风,让敌人知道我们的战斗力,我们青州兵曾经也曾是曹操的家底,现在是我们重振雄风的时候了。慕容白曜果然是怒不可遏,看到这座孤城这么顽强,他就想起本身家底不干净,如果在盛名之下,处理三齐不彻底,那么攻取三齐就是自己的断头路,谁都可以参我一本,于是他只能无所不用其极,作死攻打。
469年的正月,东阳城里面的炭火也烧完了,战士们盔甲都长了湿虫,但是沈文秀依然激情饱满,亲自为士兵包扎伤口,一天吃点菜汤,带领仅存的军士战斗(这个桥段曾经在刘裕的历史中存在过)。元宵节过不久,当慕容白曜军队的奶酪香味弥漫东阳城的时候,终于这座城池被攻破,没有营养的士兵们早就两腿瘫软,背着几十斤的盔甲硬撑,在冰天雪地里面他们能死守这么久已经创造了奇迹,他们都是英雄,包括沈文秀,他已经换好了南朝名士宽松的长袍,拿着刘彧的使节,在书房等待命运的判决。慕容白曜的副将亟不可待地冲进他的府邸,一路暴走,问,沈文秀这个龟儿子在哪里,最后在书房里找到沈文秀这个老不死的,立马将他拖去见慕容白曜,而此时的慕容白曜穿着亮堂的明光铠,坐在高高的军台上,看着底下的沈文秀,没有一丝的同情之心,沈文秀也几缕白发在额前飘飘,也丝毫没有正眼看这个将军的意思。慕容白曜本来就不是个有耐心的人,看到叛军如此不服,立马上去猛踢沈文秀两腿,要他跪拜,沈文秀嗤之以鼻,跪天跪地跪君主,你他奶奶的是个什么角色,不跪,慕容白曜暴跳如雷(没有郦范,这家伙就是个老粗将军),拿起鞭子立马狠狠地抽了沈文秀一顿,并将他拖入囚车里面。幸得有人求情,才免了更多的屈辱细节。
此时,慕容白曜一战成名,被任命为都督青、齐、东徐之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马、青州刺史,进爵济南王,地位和西周姜尚地位差不多了。
日期:2015-08-05 22:54:54
所谓的平齐户
这里先解释一下,在慕容白曜平定三齐的过程中,为什么本来一件招降纳叛的事情会搞得如此复杂,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南北朝时期的战争有个特性,就是胜利者喜欢杀掉无用的“废物”,选一些骨干进行“徙民”,徙民的意思就是要将原本土地上的人背井离乡,徙居到另外的地方,这样失去了原本土壤结构的大族会沦为不起眼的小族,原来的一些自由的平民可能会充当戍边的营户、或者大家里面奴婢、或者的一些被世俗所贬低技术工。所以在崔道固、刘休宾、沈文秀等人说要投降的时候,当地的土人十分不同意(后面好像还有北人的称呼),所以只能顺应民意,死守到山穷水尽。
此时,三齐已经平定,迁徙的事情不可避免。先说说对降将的分配:第一批是薛安都、毕众敬的分配,上面已经略微提到,薛安都门生故吏全部为客,自己则起了专门的府邸,为康王府,毕众敬及弟弟则是赐甲第一区(就是在一个区域内修筑好的豪门宅邸);第二批张谠、房法寿、房崇吉等房氏一族、崔道固、刘休宾,以张谠、房法寿、房崇吉为上等和中等客人,以崔道固、刘休宾为下客;第三批就是沈文秀以及他的下属房天乐、沈嵩、戴僧静等,锁送京师,大加责骂,待为下客,给粗衣蔬食。这些人的生命,在这个时候几乎都已经终结了,如崔道固曾经在别馆去见薛安都的时候,就说他眼神落寞,已经形如尸体;而毕众敬却是一副无节操的嘴脸,对任何人都依依从命,也确实到了后来,诸毕在北魏朝廷混得不错,只是当时的清流十分鄙视他们的行为而已。
以上对降将的分配只是当时的情况,后面也有命运改变的情况,如刘休宾当时只是县令,但因为劝降自己的儿子刘文晔在北魏,拦住后面孝文帝的御驾,据理力争,与当时的权臣陆睿、高闾据理力争,孝文帝也亲自参与辩论几个回合,他坚持认为自己父亲以一万人的城池毫无保留地投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绝对不是为了妻子儿女,而是绝对为公,所以应该赐予爵位,孝文帝也显示出大度,赐予他本人子爵;沈文秀虽然当时混得很悲惨,但是后面献文帝觉得这个人有气节,赐他为公爵,任命为怀州刺史,在河南上任多年,他也尽心为民,开阔水利,为民所记。
而对于其余迁徙过来的郡望、平民,北魏在在平城附近设置平齐郡,设立怀宁、归安两县,以崔道固为太守,以刘休宾为县令,把有郡望的族全部编户齐民,放到下馆,这就是平齐民。而普通的平民有的打发给有功之臣,为奴为婢。齐户是比较中间的阶层,他们没有完全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捆绑到豪门世家里面去,著名的有崔氏、刘氏、王氏、房氏、傅氏,虽然身份降低了,但在当时的北魏,解决了京城户口,并是自由之身,还是不错的,只是在当时的生存是比较成问题的,比较艰苦,如蒋少游,入于平城充平齐户,后配云中为兵,性机巧,颇能画刻,有文思,遂留寄平城,以佣写书为业。又如沈嵩,聪敏有笔札,随文秀到怀州,后成为刘昶的部下;如高聪,徙入平城,也是云中兵户,窘困无所不至,最后认高允做干爹;还有崔光、崔亮、傅永、袁翻等大臣,都将是影响北魏历史的重点大臣,他们的事迹后来再表。当然,这些豪族后期能得以运用,也与当时慕容白曜的参谋韩麒麟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上书了一个《启用新人书》有关,上面写了“守宰有阙,宜推用豪望,增置吏员,广延贤哲。则华族蒙荣,良才获叙,怀德安土,庶或在兹”,当然更与后面的北魏广泛推行汉化政策大有关联。
这次的迁徙总体来说是比较顺利的,没有大反抗,也无大的后遗症,还将涌现出一大批懂知识、懂文化的贤相良将,也带来了南方先进的文化思想,促进了交流,如在城市建设方面的相关思想也影响了后面平城宫殿的改造;但是最重要的是使得山东地区的反抗基础支离破碎,北魏在地方的官僚机构、治学机构得以平安操办下去,在当时,三齐初附,鹿生为济南太守,当地人怀苟且,天天博戏,农业有所荒废,鹿生设置法律,恢复农业,民生趋于安定,尉元本人也一口气推荐了几个善于治理的太守、县令,全境几乎贴然,青齐一带也渐渐成为了南朝所不能收复的角落,也与北魏今后的命运完全融合在一起。
当然,淮北的失去对南朝是绝对的打击,南朝已经彻底失去了黄河的入海口,黄河已经成为了北魏的内河,这对自命炎黄子孙的南方世族是个打击;很多来自琅琊、兰亭、清河等大地的名士,祖坟尚在淮北,但已经失去了故土,想收复却经不起战争,只能接受残酷现实。当时刘宋吏部尚书褚渊,家乡河南大部都被北魏侵占,而自己有喜欢吃黄河的鳆鱼和北方的水引饼,江南没有,于是他的门生打听到有商人有三十条这样的鱼,就带着十万钱去买了送给褚渊,褚渊于是召集亲朋好友围坐一起,紫菜都还没添进去,鱼就已经没了,看着饥饿的亲朋,褚渊也只能聊以**,毕竟不能为了十万钱的鱼去收复淮北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