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前百年(走向分裂篇)》
第34节

作者: 惘然生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拓跋弘心中如掏空了一般,但为君岂可没魄力,决断一出,就不轻易变更,于是说,诸公进言,各有长短,朕之逊位,只是为帝国长远着想,如无更大意见,朕即日可退位为太上皇,不阻新皇进贤之路。
  这个时候,朝中颇有手段的能臣、八座首领之一的建安王、选部尚书陆馛(值得在历史上多嘴一句的是这个家伙娶了大夏国赫连勃勃之女,是北魏历史上的最高女人,身高是七尺九寸,按照北魏的正常尺寸,她的身高是230cm左右,但按照中国汉魏尺度来说,这个身高至少也有190公分,美得他了)仗几厉声上言说:“皇太子圣德承基,于陛下、太后无亏,四海属望,不可横议,扰乱国之制度。如不如臣所请,臣请自刎于此,有死无二。”

  拓跋弘此时极其动怒,但是经过几年的老庄调教,心情淡然了很多,瞬间压制住了心中的怒火,要放在几年前,早就叫人棍棒打出这些人,不过为了长远计议,他已经学会了不正面回击矛盾,而是直面矛盾,隐忍而已。拓跋弘默然良久后,然后又问边上的侍臣赵黑,爱卿多随朕警哔,深知内外环境,为皇室之久长,尔认为如何?赵黑不意皇帝会如此回问于他,于是赶紧跪下,思考了三分,近日与权臣李欣关系颇紧,皇叔平日为人也甚少接见,倒是太子继位后,太后平日对内臣不薄,近日故意散布内忧外患的消息又是太后之嘱咐,当断则断,为稳妥计,乃说:“臣以死奉戴皇太子,不知其他。”

  拓跋弘片刻后,大笑而起,“哈哈,幸甚幸甚,善哉善哉,满朝都是忠臣义士,陆馛,你若不死,能保我儿否?各位皇叔,平日朕多有照顾,今日恩惠也就尽于此,汉高祖曾云,人有好牛马尚惜,况吾子乎?吾元子宏虽小,但绰然有君人之表,愿群公能拿出今天抗礼大庭的气势,辅助吾儿,有何不可?”。
  “诏告,陆馛为太保,与冯太傅、源太尉、陆司空、李侍中一起持节奉皇帝玺绂,辅助太子登基,大赦天下。”
  日期:2015-10-17 02:26:19
  太上皇帝

  历史上说,当日传位的闹剧发生后的十天内,拓跋弘最后以皇帝的身份发了两个命令,一个是作为父亲对太子的册命书,要求他一定要拿出男人的气魄,克光祖宗之业,二是对天下的退位诏书,这个诏书估计是被高允撰写等人,被太后逼着发布的,里面写的就是拓跋弘退位的唯一理由,就是,我皇帝因为敬奉神佛肯定会耽误时间,但是天下大事不能耽误一月一天,所以当要儿子即位,自己好修身养性。

  在最后一次以皇帝名义主持的朝会上,三公九卿、宫内王侯都有位列,所不同的是,太后出席了这次朝会。在朝会上,太后首先一语定邦,“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弘儿已经决意潜心颐养,今日良辰,则请各位效忠太子登基”,说完,回头再问了拓跋弘的意见,“皇帝以为如何?”
  拓跋弘淡定说到,“既然群臣在此,对我儿期盼尽可说出,如无异议,则朕即刻迁出太华殿。”太后说,那便先定君臣之礼,再定议事之规,良辰转瞬即无,所以仪式先行开始,皇帝以为如何?
  此时,李欣出列说,臣以为,现天地变色已经是箭在弦上,但臣认为,以前本无壮年皇帝退位一说,所以先应定现任皇帝名分。
  太后说,既如此,那群臣有何建议,此时,中书侍郎高允出列说,臣以为皇上退位有理,但太子年少,也需要辅助,所以臣以为皇上可以作为太上皇,为太子登基提供切实建议。太后眼睛一抬,说,高侍郎有这建议也是不错,那皇帝就转为太上皇吧。
  万安国出列说,人云,汉高祖之父,不预政治,号曰皇,不曰帝。自古太上皇者皆澹泊无为,不理前科之事,但是皇上现只是为天下万民分身乏术,兼皇子幼冲需历练,所以皇帝宜为摄政,不宜空其虚位。
  太后看着台阶下议论纷纷的朝臣,又回头看了犹如惊魂分别的拓跋弘,觉得如此情状,他今后也将酿不成大事。便说,尚书,那依古制,该如何决议?
  这时,拓跋子推抢先一步上前说,臣不才,斗胆认为,皇子幼冲,虽在其位,但万机大政,犹宜陛下总之。所以可以称之为太上皇帝,虽然有太上之虚,但也有听闻天下大事,制定诏令之实。李欣等一般群臣听后,顿时觉着事情果然,纷纷出列赞同。

  高闾代表了尚书台发言说,今日允公未在,小臣代表尚书台进言,臣以为,太上皇帝之谓,也可为折中之法,况且三代之治,不外假访贤任能,当今天子得神佛之真谛,有益于天下之处,可听之任之;愚以为太后之阅历,也纵横当朝,况且天子弃绝世俗事务,所以皇子亲近太后甚于皇上,所以太后宜可坐镇当朝,为我朝大小事务咨询之首要。平日里受太后钱帛者,此时也认为此事合理合规,文武汉臣也附同此议,太后于是着高闾上呈《至德颂》,表彰千秋禅让之德。

  如此计议之后,名义上是拓跋宏登基理朝,太皇太后俨然将会监督教导拓跋宏治理天下,而太上皇帝在名义上更为方便为拓跋宏提供治国帮助,号令三军六部。当天,八座大臣为拓跋宏举行了黑毡登基仪式,拓跋宏顺利登基为大魏帝国的皇帝,改元延兴。
  太上皇帝则徙御崇光宫,采椽不斫,土阶而已,国之大事咸以闻。拓跋弘也以十八岁的年龄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或太上皇帝。
  日期:2015-10-17 15:36:31
  拓跋弘之第三次北伐

  在接下来的五年,北魏朝廷没有做出什么革新性的历史行为,而帝后双方围绕加强各自的集权发生了许多微妙的故事。
  延兴开始的前两年,太皇太后以皇帝的名义放使节、虎符、诏书,令四方火速戡乱,并发布了一个假王诏书,就是。十月,北部敕勒攻破,枭首三万;十一月,攻破郁州南部叛民,击退垣崇祖,杀高阳叛乱大族封辨;同月,斩杀妖贼司马小君;次年二月,擒杀朔方曹平原;此外还给驻守淮北的尉元颁发嘉奖令,假淮阳王(北魏封王爵是历史朝代之最),抵御宋边境的局部进攻。上述祸乱,无不秋风扫落叶一般迅速扫清,正象征着新皇帝新气象一般。

  此时,拓跋弘虽有太上皇帝的实权,却几乎没有行驶权力的机会。翻开这段历史,因为太皇太后、太上皇帝、皇帝三个金字塔尖端的人物都在同时指挥国内政治、国外交际,所以有些政治行为并不知道是出于哪一个主体。但是,凭着对一系列的政策的猜测,应该是喜好儒家的太皇太后的主动权居多。
  而且在这段期间,拓跋弘同志应该是在专心研究佛法,释老志描述说,延兴元年,建鹿野佛图于苑中之西山,在崇光宫的右十里,搭建了岩房禅堂,禅僧居其中。拓跋弘也算是拿出了一点退位真正理由的样子,在宫中开设讲坛,到民间去参加一些佛社活动,经常和一些黄老、释老爱好的近臣谈天说地,辩论是非,虽然有时居于枯燥,但是日子还是相对滋润。另外,在一些知识分子的相互渗透下,拓跋弘的头脑瓜子也灵光一些了,18岁的太上皇帝思想也趋于成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