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韩信与那个时代》
第5节

作者: 经天纬地烟雨江南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土地真的很重要,封建时代的土地兼并是很严重的,后期基本上是一地难求。朱元璋贵为开国皇帝,可是年轻时也找不到一块土地安葬双亲。
  我们形容一个人穷,可以说生无立锥之地。形容一个人惨,可以说死无葬身之地。

  日期:2015-09-21 23:51:08
  第四章 高地葬母(下1)
  唯一的好消息是,此时人少,找个荒郊野岭比较容易。但韩信似乎并不这样想,“事死如事生”,生前不能让母亲享受富贵,死后安得好好尽下孝道吧。可惜事与愿违,家里穷,连办丧事都困难,韩母风光大葬更没希望了。似乎只有丧事一切从简是最好的选择。
  韩信拒绝如此,作为日后的“天之骄子”,至亲身后之事岂能如此随意对待。就算是一个陌生人死了,还会有人或组织想办法找个乱葬岗掩埋。更何况我韩某人之亲?
  中国有门学问叫做风水学,别问我,我也不懂。要是懂,我就去投靠阴阳家了。大学买本《易经》,到今天都过去数年了,还是连句子都念不通顺。但至少懂得了,人的一生,从生到死,都很有讲究。并不说要如何生如何死,而是生前怎样死后如何的一种讲究。比如生前所居之处东边放一花瓶,西边放一面镜子,中放一时鸣钟,象征:终(钟)生(声)平(瓶)静(镜)。又比如死后讲究择一风水宝地安葬,山环水绕、负阴抱阳、天人合一最好,构建不错的阴宅,又保佑后辈子孙。

  越是富贵人家,越是讲究多。但规矩多是富贵人家的事,寻常百姓之家择一处良地即可,甚至有像明太祖未发迹之前那样的,能找一块地安葬双亲都已经很满足了。
  结合韩信同学的家境,请不起风水大师来帮忙看风水了。不过没事,自己来客串一把也行。人比人,气死人;不得不佩服韩信所学之驳杂,连这个也有所涉猎。
  日期:2015-09-26 11:51:02
  第四章 高地葬母(下2)
  他的要求很简单,不找一个什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宝地,但要找一处又高又宽敞的坟地。宽敞到坟地旁可安置万户人家,古代只有君主死后依山建陵,周边宽敞,容纳众多的守陵人。
  韩信此时没办法修建陵墓(不仅是因为没钱,还因为身份的问题,普通人也没办法修建这个。王侯将相死后所葬之地才称陵墓,普通人死了埋葬之地叫坟冢),但他依然找块宽敞高地。
  我只能猜测韩信此举是想在日后荣归故里时让千家万户充当“守陵人”,让母亲看到自己的成就,好慰藉母亲的在天之灵。旁人都对此表示不解,甚至讥笑他,但他依旧固执己见。这是一个固执的人,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这种固执造就了他的成功,也造就了最后的悲剧。夏虫不可语冰,曲人不可语道。
  司马迁曾经去看过,说道韩母墓葬之地确实像记载的宽敞高地那样。只可惜斗转星移,人世沧桑。今天,一切皆无处寻找踪迹。往事逾千年,我们只能从故纸堆中推测。
  也许在这之前韩信的人生追求只是想解决温饱奔小康,若能出任一地官吏或者一军将领便满足了,那么在这之后韩信的目标就更加高远。小富之家何足道哉,微末小吏何以慰藉天国至亲。七尺男儿,何不勇闯天涯,书生万户侯,要么成功,要么成仁。穷困时代的韩信,尚志存高远,胸有丘壑,不甘平庸,誓有朝一日封侯万户。今人见此,更应加倍奋斗。

  日期:2015-09-27 02:49:37
  14节。第五章 分久必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以前爱看三国演义,除了这首杨升庵的《临江仙》以外,还记得那句著名的开篇:“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春秋战国时代持续数百年,古老的东方大陆分裂太久了,是时候该一统了。
  此时的韩信已经成为半大小子,双亲不在,饱经人世沧桑。而这些年来,天下也发生了剧变。秦王政先后灭掉了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具体经过如下: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韩国降将内史腾率秦军灭韩国,俘韩王安,韩亡,所得韩地置颍川郡。
  秦王政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王翦乘赵地饥荒,长途跋涉派部分军队围邯郸,亲率主力东出井陉。被同为战国四大名将的赵将李牧所阻挡,屡攻不胜。秦国施反间计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李牧见赵王自毁长城,心中有所抗拒,遇难,所部惊闻主帅被冤杀,哀哭不止,军心涣散,赵国最后一只能与秦国一战之军(赵国边军)解体。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将军王翦于三月一举击败赵军,十月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降秦,赵公子嘉率宗族百人逃亡到代城,自立为王。但此时赵国已名存实亡,秦在赵地置邯郸郡、钜鹿郡、太原郡。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深感形势危急的燕国太子丹在易水河畔送别荆轲、秦舞阳。饯行以后,荆轲一边向前走一边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其声苍凉凄惋,其行慷慨悲壮。一同送行的人都不禁流泪,一曲结束,荆轲上路,不再回头望向故土。但荆轲在咸阳刺杀未遂,秦王大怒,派王翦领兵攻燕。秦军攻之甚急,燕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蓟,燕王喜退守辽东,秦将李信带兵穷追不舍,燕王含泪杀太子丹以求和。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军王翦之子王贲率领十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大梁(今开封一带),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三个月后大梁城破,走投无路的魏王假投降,魏亡。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楚国上下深知国之存亡在此一役,楚王悉发全国之兵,交由楚将项燕带领,欲与秦国决一死战。但秦军坚守壁垒,楚军求战不得,秦楚双方长期在前线对峙。楚军渐渐不支,项燕只好率军东撤,中途被秦军追击,楚军大败,一代名将竟死于乱军之中。王翦乘胜追击,率领数十万大军渡过淮水,围攻楚国都城寿春。楚军主力已失,难以组织有力的抵抗。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军攻占寿春,俘虏楚王负刍。秦王亲往樊口受俘,责负刍以弑君之罪,废为庶人。楚人复立昌平君为王。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楚亡。秦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接着打下代城,俘赵代王嘉。燕、赵彻底灭亡,秦于代地设置雁门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国承平四十余年,军备废弛,齐王建不战而降,齐亡。诸侯割据称雄的时代结束,中央集权的汉族统一国家开始确立。秦帝国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在幅员辽阔的统治区域内,创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书同文,车同轨,器械同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