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传说中的地狱》
第15节

作者: 牧吾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过刚才的声音我不用转头去看都能猜得出来,肯定是老古板陈三省,不知道从何时起他来到我们这截车厢,一脸阴沉的摸样,估计对老段刚才那种危言耸听很不满意。
  陈三省平时就很看不惯老段那个嘻哈样,他似乎害怕这种封建糟粕影响了大家的考古热情,当场就批评老段迷信思想严重,说这样大张旗鼓地宣传封建迷信影响多不好啊,真是的,这种糟粕思维就应该丢到垃圾堆里去。
  然后跟我们几个年轻人开口就是政策啊,纪律啊什么的。说年轻人不要老听这种破坏革命性的迷信故事,然后还说什么以后要扎根西北,艰苦朴素等等,不能被旧社会的糟粕玷污了我们的积极性。
  虽然老陈这些话当年在我们年轻人思想里也挺流行的,但我都听出茧子来了。所以他说一说,我就顿一顿,就在耳里打了个来回,压根没放心上。

  我心想:这都革命书上的,还用你教啊。想想当时我也是个痞子个性。
  老段有些不服气了:“这也是我从同志们口中听到的嘛,怎么能算我宣传封建迷信呢?跟年轻人讲讲当地风情,也有利于他们能快点适应那里的环境嘛。”
  章教授看着两人眼对眼快要吵了起来,连忙打圆场道:“同志们都别着急,这事也只是当地人一个传说罢了。而且这些传闻的出处也很有问题,当年我们搞修复工作的时候,当地人迷信,可能是怕我们触怒了什么。
  呵呵,段同志也只是说说当地的一些风俗异事,让大家考古时多注意些不利影响罢了,没那么严重。同学们也别太当真,鬼神嘛,也是以谣传谣,人云亦云出来的。”
  接着他说什么,其实这对研究当地人民群众对敦煌莫高窟的敬畏态度是有好处的,这种谣言诡闻在某些形式上也客观保护了石窟艺术壁画的存在,否则若是随意破坏下,敦煌考古的保护工作会更加艰难。
  后来,章教授又笑着说出了考古工作和当地的结合是“秀才不出门,焉知天下事”,意思是如果不出门,怎么能知道天下事如何处理呢。这点上,大伙也都认同了章教授的说法。
  确实,在敦煌考古上,由于一些文化断层的原因,敦煌文化最大破坏者往往来自于当地落后思维和愚昧无知者的间接行为。所以我也想到了这次考古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不过,当时我看到章教授说这些话的时候,不知道是否角度和光线错觉的原因。我不经意间发现,章教授在提到吃人壁画这则诡闻时,双手不知觉地紧握起来,手心捏得很紧。
  日期:2015-12-20 18:20:00
  前方的火车头发出厉耳的汽笛声,噗茨噗茨冒着白烟一路前行。我们这一路虽然因个人性格不同,互相间有些小矛盾。但本着同志间的分歧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阶级立场站队正确,小毛小病却也无碍。

  我依然对那张字条的来路毫无头绪,也就慢慢放松了警惕,因为这完全就是个骗局嘛。虽然想想可能真是被老段给设计了,但如果这一路能和宁霜套上近乎,解除一些误会,那么被这个土豆烧牛肉给卖了也还算值。
  而且在火车上的那几天,听考古队交流了一些关于西北一带的地方风俗,学识传说,也使得我越发增长了对目的地敦煌莫高窟的好奇心。
  很快,我们便到达了兰州,可到了这,就不能再乘火车前行了,在兰州的接待人员是名叫李安仁的同志。
  “你们好,各位考古队的同志,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我是你们的陪同人员,我叫李安仁,一路上辛苦了,同志们。”
  因为我是第一个下车的,初时看到来迎接的人员还挺腼腆,不知该怎么回应。倒是跟着下车的老段大大方方地同对方握了手:“谢谢你啊,李同志,我姓段,是章教授的陪同,您叫我老段就行,嘿嘿。”
  李安仁个子不高不矮,中等体魄,脸型倒是标准的国字脸,粗眉大眼的。当年这种脸廓可是我们革命形象的正面典型。
  加上他一幅笑脸和颜悦色,举止有序,身上又有种办事干脆利落的沉稳,很快便赢得了大家的认同。要不是他年龄不算很大,看上去就三十来岁的模样,我还真以为是哪个领导来视察慰问了。
  不过他却是名做安保工作的干部,主要负责考古工作队前往西北直至目的地的安全保卫。因为当时的西北边疆一带,并不是很太平。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敌人亡我之心不死,还存在着一小拌不明真相的群众和潜藏的破坏分子。
  他告诉我们,我们将在兰州休息几日,等收拾一些工具设备后,将从兰州乘车出发,经武威,张掖,酒泉一线,再到达敦煌县城,最后到达最终的目的地,敦煌莫高窟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日期:2015-12-20 20:37:00
  在兰州休息时,我们在当地准备考古工具装车并点齐数目,主要是一些探铲,也就是俗称的洛阳铲,十倍观察度望远镜,照相机,测斜设备罗盘,皮尺,钢尺或木制折尺,小三角铲,棕刷,盛标本的小布囊等物件。

  而在兰州,我也第一次吃到了拉面,那个劲道,肉虽然没有,但汤头还是好的,面也是顶好的。按老段的说法,赶紧吱溜个热乎劲,等到了目的地,你可就吃不到这样的美食,艰苦朴素到底了。
  到了最后一天,老段让我去市博物馆通知一下章教授和那几个大学生准备出发。因为要收集一些古籍资料,休息的这几天里章教授他们都在博物馆那忙乎呢。
  不过他老人家还真不愧“钢铁教授”的威名。在招待所的时候我光见到那几个大学生陆续回来休息,硬是没见章教授回过一次。
  而老段招呼我的时候,还故意让范干事,也就是宁霜和我一同前往。走前他对我挤眉弄眼的,我想着就算他装神弄鬼的,这事也没亏待我这个土豆烧牛肉了。
  一路上,我和宁霜没有很多话语,虽然我知道她对那件事还心存芥蒂。但总算这一路下来,她对我的冷淡态度改善了不少。这怎么说呢,走一步算一步吧。

  我们很快来到了兰州市老博物馆,那时的博物馆可没现在那么阔气。说是博物馆,其实就是一个破破烂烂的老寺庙改装搭建的。
  这里有很多文物排设残缺不全,我们进门连过了几道拐,这才进了里院。没多远就看到章教授在屋里跟一个身材高大,体型健硕的人影交谈着什么,两人站得很近,正对着一幅卷轴指指点点的。
  那人是谁呢,看样子不像我们队里的,东北汉子陆学厚的肩膀没他那么宽阔。等再走近些我才发现,那人是个棕发高鼻深目的家伙。他身上外批一件军大衣,穿的是高帮鞋,而且满脸虬须,嘴底下的一簇绕腮胡子密密匝匝的。
  难道是新疆少数民族的兄弟,但我又估摸着不像。
  那人说着普通话,口音很流利,直到他偶尔蹦出了几句感叹性的字母语。乌卡,弗托莫洛托仕,克里要哇(太棒了)。我才惊异地察觉到,对方原来是个苏联人。
  日期:2015-12-21 17:34:00
  苏联人,我心里有些犯嘀咕。章教授和那人也发现了我和宁霜的到来。没等我跟他们打声招呼,身旁的宁霜突然喜形于色道:“是你啊,好久不见了,亲爱的达瓦雷西(同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