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传说中的地狱》
第22节

作者: 牧吾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独自坐在偏静一点的位置,拿着搪瓷杯喝了几口热水,然后仰卧着,看着戈壁滩上宁静的夜空,星空灿烂,意境高远。全然忘记了遇到黑风暴和石暴流的恐怖情景,这块幽静神秘的戈壁滩在我眼里也没有一开始接触时那么的可怕了。
  “夜空美吗,木头。“我听到声音后回头,原来这时候,宁霜悄悄地走到我的身旁。她看着我,脸色很温柔,自从那件事以后,她就再没这样看过我。
  此时宁霜睁着大大的眼睛,这几年没见她,现在更有一种脱去稚气,成熟大方的美丽。她那苗条的身影在大漠戈壁纯净的夜空下,被煜煜星光衬托得特别的美,此情此景,使我一时看呆了
  “你救了我,还有我哥,木头。”宁霜看我没任何表示,只是愣愣看着她,她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微微一红。她接着说道:“我可以坐过来吗。”我这才反应过来,为刚才的尴尬表现腼腆一笑,便给她挪出了位置。

  宁霜回应后大方坐下,后来她在我身旁,跟我聊起了很多。她说起她这几年的经历,去外地求学后,由于外语才能,尤其是俄语能力的突出表现。
  得到上级重视并培养去了苏联留学,那位苏联大胡子专家普尔热斯基便是在留学时认识的,后来回到国内,因为应西北开发建设需求,这几年一直在西北一带工作。
  接着她问到我,我叹了口气,又叙说了我的事。说起从家乡出来后一开始待在地方,后面不知什么原因又分配到了北京单位,一待就是几年,可没想到会在那遇到她。
  日期:2016-01-01 23:26:00
  谈起前事我们唏嘘不已,而戈壁滩上,夜凉如水,偶尔还传来些萧瑟风声。此时考古队的那些大学生们载歌载舞,连一向沉闷的章教授也被拉到篝火旁,加上老段,苏联专家普尔热,在阿里木带领下,拍着手跳起了新疆围圈舞。
  这让我意尽阑珊,有些情不自禁地轻轻哼起了刚才手风琴喀秋莎的腔调。“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宁霜听着我的哼唱,身体微微颤抖。突然间,她对着我说道:“木头,你看着我,我问你。”她两眼有些湿润了,我看着她的眼睛大概明白她要问什么了,此时却是有些难过地低下了头。

  “到现在你还是不肯跟我说吗。你们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我哥要突然离家出走。木头,我哥就算了,可你还是要瞒着我吗?”
  当年发生的事情,我听到宁霜的话心头一震。恍然间,一股尘封了数年的记忆又回到我的脑海之中,那年的那些事情,如果说……
  我看着宁霜那幽怨的眼神在想,如果不是因为那件事的秘密,强子哥就不会跟我们失去联系,他突然间离开我们,这几年也不知道去了哪儿,并做了什么。
  也因为这件事的误会,我和宁霜的分开,她负气离开家乡去了苏联留学,而我也因此心灰意懒,后面去了北京地质局工作。
  现如今,我,宁霜,国强同时出现在这里,并因某些缘由牵扯了进来。事后想想,这或许就是命运在冥冥中自有安排。

  宁霜的话使我无言以对,我沉默着暗叹一口气,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两个人顿时都沉默起来,沉默了很久。我只感到大漠的夜风,特别的凉,真的好凉,一股躁意上升,接着在我眼前的景象变得恍惚模糊,并开始思绪万千。
  我不禁回忆起了4年前的那段往事,那是在1956年的时候,我和国强还是刚刚大学毕业。当时我们响应国家的号召,成了第一批上山下乡的大学生,而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日期:2016-01-02 14:18:00
  14 1956年往事

  1956年,上头第一次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概念。后来毛主席也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
  政府开始组织一批“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的路线运动。可当时第一批上山下乡的青年数量还比较少,因为还没有特别动员前往的说法。而我和国强作为第一批响应号召的青年,基本上都是自发组织去的。
  记得当时国强对建设祖国这个口号的响应特别积极热情。虽说我们两家在解放后那几年,看局势稳定下来,都已迁回了城市。
  但他对我说:“木头,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乡下锻炼学习,我想去乡下待上一段时间,跟农民同志一起进步进步,你看怎么样。”
  木头,是强子哥对我兄弟般亲切的称呼。我带着崇敬的心情对这位一直照顾我的好兄长说道:“没问题,强子哥,我跟你一起去。”
  就这样,我们从湖南学校毕业没多久就组织了一批团队出发。不过我们去上山下乡的地方也不是很远,是到了湖北省神农架原始森林一带的乡野。当时也是因为依靠了父母的关系,那里的一位镇委书记曾是国强父亲的朋友。
  我们那批知青就在他的安排下,被分配到一座山村“插队落户”,去帮助那的劳动人民。 虽然同是务农,但在上山下乡前期,各地组建了许多“生产建设兵团”,我们基本上是到“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屯垦。
  那时候的我们几乎天天垦荒,参加社会主义垦荒大会战,累了就睡在“生产建设兵团”窝棚里,提倡的是战天斗地,过的是准军事化的生活。
  那时的我和强子哥也年轻好胜,对村里那些封建陋习现象特别不满,尤其是因为某些个人作风问题,还跟其中一个民兵副队长打了一架。
  起因是当时同去知青有好几个我们的同乡,其中有一位女知青小嫚姐是强子哥的同学,小嫚姐长相姣好,在我们那批知青里又会唱歌又会跳舞的,在我们垦荒时充当“文工团”的角色。
  而那个民兵副队长看着小嫚姐却是不怀好意,那个副队长面相蜡黄干瘦,整天拖个破步枪到处晃荡,看着就是一副旧社会的痞子样。
  有次看大家都去劳动了,那个副队长以为我们知青住处没人,故意将小嫚姐叫了回去,说要重新分配务农工具,然后趁四下没人开始对小嫚姐动手动脚的,幸好被强子哥及时发现,他大吼一声:“你要干什么。”
  原来强子哥因拉肚子没去上工,我答应帮他把农活一起顶了。副队长丑事被撞破,恼怒之下两人对打起来。强子哥牛高马大的,那个副队长却是被他狠揍了一顿。
  而后几个跟副队长要好的本地民兵闻讯赶来,我看着情形不对也带着好些个知青赶回同他们对峙。事后那个大队长知道了,他知道国强,我,还有那些个自愿下乡的小青年与镇委书记有那么点的关系。
  为了息事宁人,看看小嫚姐也没怎么被欺负,就让小嫚姐去了村里一位军属大娘家帮忙,远离那个副队长。那个副队长也因此对我们恨上了,时刻想找机会修理我们。

  后来有次大队长出外公办,将“生产建设兵团”的事务让副队长管理几天。那个副队长就瞅着机会对我们说道:“你们俩不是整天提倡战天斗地,要锻炼红心吗,南山那片林场的老林头有事不在,你们明天马上就搬过去,守住集体财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