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第4节

作者: 枫昀
收藏本书TXT下载

  唐太宗登基后,倒是按规矩把嫡长子李承乾立为太子,从小尽心培养。那后来李承乾怎么又被废了呢?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他自己太不争气。李承乾当太子时才八岁,小时候表现还不错,长大后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了,说也奇怪,他的行为也就越来越不象一个合格的帝王。特别是他的腿忽然有了毛病,行为就更怪癖。
  与此同时,弟弟李泰逐渐崛起。李泰虽然排行第四,但只比同母的太子哥哥小一岁,后来封为魏王。虽然哥哥是太子,可李泰一直得到父亲的偏爱。这可能与唐太宗掌权后更重视文治有关。李泰爱好文学,写得一手好字,平时与太宗聊起天来十分投机。在太宗的支持下,李泰在他的王府设置文学馆,自己招纳学者,编撰学术著作,包括著名的《括地志》。请注意,他这个文学馆绝不是一个王爷附庸风雅那么简单。这等于他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团伙,有了一套魏王府班底,渐渐能与太子的东宫分庭抗礼。实际上不止是对东宫,他这个小团伙最终也成为李世民的心头之患。

  李泰可不是个安分守己的弟弟,野心随之膨胀,后来几乎是明目张胆地争夺太子之位了。李承乾被李泰搞得很难受。偏偏唐太宗也在犯错误。他那么宠信老四,却忽略长子的心理感受,使得承乾惶惶不可终日。就这样,终于到了风云变色的贞观十七年(643年)。
  日期:2015-07-21 21:28:23
  贞观十七年可能是唐太宗执政期间最多事的一年。才一开年,一位边将刘兰(代州都督)被人告发谋反,惨遭腰斩。接着魏征病逝。三月份,太宗的另一个儿子李祐在自己的封地齐州发动了叛乱。李祐的谋反虽然很快就被镇压,人也被赐死,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起来作乱,太宗不会不伤心。可是没想到,因为调查李祐的谋反案,有人揭发出一个更震惊的惊天大阴谋:太子李承乾也在策划谋反,同谋者还有皇族李元昌、大将侯君集等人。

  李承乾终于被废,太子之位空了出来。表面上看,魏王李泰应该顺理成章地补这个空了,可事情忽然出现了变数:年轻的晋王李治闯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另一个太子候选人。
  日期:2015-07-22 01:36:45

  为什么会出现李泰和李治之争呢?史书上说,这是因为长孙无忌更中意李治。那时长孙国舅已经为唐太宗十分倚重,所以他的意见很有份量。但是立谁为太子,说到底还是太宗本人说了算。那么太宗自己怎么想呢?以前李泰就是个王爷,怎么宠信都没关系,可是现在要立为储君,就得好好斟酌一下了。这一琢磨,太宗的心里恐怕就不是滋味了,就开始犯嘀咕了,就动摇了。
  皇帝和太子的关系向来纠结,很难相处。皇帝对太子往往是既培养,又防范。太子就更难做了,表现太差了不行,比如李承乾就很让父亲失望,可是表现太好也不行,容易引起父皇的猜忌。李泰大约就是表现太好了,那股跃跃欲试的劲头让太宗感到威胁。毕竟在贞观十七年时太宗也才四十五岁左右,正当盛年,想想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一个羽翼丰满的储君一直在旁边虎视眈眈,他能舒服吗?相反,如果是善良而又稚嫩的李治做储君,太宗会安心得多。

  日期:2015-07-22 01:38:20
  正史上对李世民如何选太子的叙述很是耐人寻味。《新唐书》说,太宗一开始是悄悄答应李泰,让他当太子(既而太子败,帝阴许立泰)。两位大臣岑文本和刘洎也支持李泰。可是长孙无忌支持李治。唐太宗这时的态度就很有意思了。他说,太原出了一块石头,上面有字“治万吉”,是个好兆头,所以还是应该听长孙无忌的。(长孙无忌固欲立晋王,帝以太原石文有“治万吉”,复欲从无忌。)

  一向英明的唐太宗,因为一块石头上有几个吉利字,就改变初衷,想放弃李泰改立李治,你信吗?
  不管是不是真有这么一块石头,也不管太宗是不是真的因为石头上的吉祥三字“治万吉”才看好李小九,总之,李泰沉不住气了,把李治当成了对手。他跑去吓唬弟弟,说他跟谋反的汉王李元昌(兄弟俩的叔叔)走得太近了,要他小心点儿。结果这件事被太宗知道了,对李泰的印象又坏了几分。接着,已被关押的李承乾又向父皇告了一状,说要不是李泰捣乱,他也不至于谋反。
  日期:2015-07-22 21:24:00
  《唐会要》上又记载了一件事,说太宗当着李泰的面答应立他为太子。然后在第二天,太宗招来几位大臣,告诉他们说:“昨天李泰听说我要立他为太子,就投到我怀里(好肉麻啊)说,今天臣才觉得真是陛下的儿子。等臣死后,把自己那孽子杀了,传位给弟弟李治。”(泰昨入见。自投我怀中云。臣今日始得与陛下为子。是更生之日。臣有一孽子。臣百年之后。当为陛下杀之。传国晋王。)太宗还说,李泰能有这个态度,我很怜爱他。

  这时候褚遂良就马上指出李泰的荒谬,说哪里有这种事,魏王(李泰)说将来会传位给弟弟,这种话陛下你也信啊?褚遂良又指出以前太宗偏宠李泰的错误,把皇帝批评了一番。
  日期:2015-07-22 22:55:50
  仔细琢磨一下《唐会要》上这段记载,同样大有深意。首先,李泰真的说过“杀子传弟”这种话吗?我们只知道是太宗对大臣转述李泰的话。杀子传弟,这个想法多么奇怪?如果李泰真的将来当了皇帝,百年之后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是理所当然的,传给弟弟反而是坏了规矩,聪明的李泰怎么会冒出这种傻念头?就算李泰真的一时昏头这么说了,太宗难道会不明白,还要等褚遂良来指出错误?《资治通鉴》上记载,就在贞观十七年年初,太宗在和大臣们说到李承乾时,还引用过《礼记》上的一句话:嫡子死,立嫡孙。

  我以为,太宗这次其实是把李泰给卖了,把一件荒谬的事情说出来,等着大臣们主动表态:舍李泰,立李治。李治才是太宗真正想要的接班人。
  日期:2015-07-23 21:33:08

  太宗终于决定立李治,并且给出了他的官方说法:如果立李泰,老大和小九都得死,如果立李治,老大和老四都能活。太宗又说,如果立李泰,后世子孙会认为储君之位是可以通过计谋得来的,这个歪风坚决不能长。太宗还在废黜李泰的诏书上把老四狠狠批评了一番,说他总想着跟承乾争夺太子位,还拉帮结派,搞小团体。(以承乾虽居长嫡,久缠疴恙,潜有代立之望,...争结朝士,竞引凶人,遂使文武之官,各有托附;亲戚之内,分为朋党。)

  做为臣子,搞小团体永远都是招皇帝猜忌的事,不管他是何种身份,是受宠的皇子,还是有过恩情的舅舅。
  日期:2015-07-24 00:11:37
  【儿子太善良,老爸又担心】
  唐太宗在立晋王李治为太子的诏书中夸赞说,李治又仁孝,又爱学习,受到文武大臣的拥戴,因此可以立为皇太子。(至性仁孝...好礼无倦...畴咨文武,咸所推戴...宜立治为皇太子,可令所司,备礼册命。 )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