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第6节作者:
枫昀
日期:2015-07-27 22:13:00
史书上记载太宗要出去打仗,李治就一直哭泣,后人议论说,这就足以证明李治性格懦弱。可是我们看看太宗写给李治这封家信,想儿子想得要死要活,那些话肉麻得连今天大多数当爹的对儿女都说不出口。注意这是太宗亲笔,不是史家转述的。可见太宗又何尝不是婆婆妈妈、儿女情长呢?其实不应该叫婆婆妈妈,应该叫真性情才对。真性情有什么不好?
太宗打完仗回来,李治亲自前去迎接。太宗出征时穿的战袍,直到这时见到了李治,才肯换下来。太宗的身上生了一个脓疮,李治亲自把毒吮出来。太宗因病骑不得马,只能坐车,李治就步行跟在车后面,一连走了几天。再后来到了贞观二十三年,太宗临终前病得很厉害,李治亲自在病床前伺候,累得头发都白了。
日期:2015-07-28 21:57:46
李治年轻时在史书上留下的记载,基本上就是这些孝顺父亲、关心兄弟的事迹。李治无疑是个孝子,但是他和太宗的感情比较自然,更像小家庭里的父子,孝顺并非只是装样子。几年如一日地演戏是很累的,正常人的心理会受不了。他大哥李承乾就喜欢演戏,当着劝谏大臣的面能够把大道理说得天花乱坠,结果一转身就去找同性小男友腻味去了,大约因为需要发泄。
李治即位之后,对太宗依然孝顺。如果是太宗拍板决定的案子,哪怕确实冤枉,李治也不给翻案。上元三年(676年),李治已经登基二十多年了,两位将军权善才、范怀义误砍了太宗昭陵的柏树,李治认为这是对太宗的极大冒犯,十分生气,要把这两人砍头,尽管他们罪不该死,后来还是铁骨铮铮的狄仁杰一番力谏才拦了下来。
日期:2015-07-28 23:27:05
就连太宗朝常常演奏的《破阵乐》,也会勾起李治的伤感。永徽二年东,李治即位第三年,到南郊祭祀,按旧规矩,在典礼所奏的乐曲中有“破阵乐”。李治说:“我不忍再听,别奏这个曲子了。”说完悲哀良久。(《唐会要》:上因曰:“破陈乐舞者,情不忍观,所司更不宜设。”言讫,惨怆久之。)一直到了仪凤三年,李治执政已有三十载,一次在九成宫举办宴会,太常少卿(唐朝宗庙部副部长)韦万石上奏说:“破阵乐本是咱大唐的传家宝,可是已经好久不演奏了,臣希望以后每次大宴时能先奏此曲。”高宗听了,面容立刻严肃起来,表示同意。等曲子奏完,高宗感叹良久,对在坐的皇族李元嘉、李元轨等人说:“不见此乐,垂三十年,乍此观听,实深哀感...”
既然李治这么孝顺,那么问题来了:该怎么理解李治娶庶母为妻、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件事呢?这个问题只能见仁见智。我个人认为,李治对太宗的孝顺出自真心,并非字面上的“孝道”(当然字面上的孝道他也是极为推崇的)。他对武媚娘的爱恋同样出自真心,而且立她为皇后还有政治考虑。总之,在别人看来很矛盾的事情,他只要自己觉得问心无愧,就做得出来。
日期:2015-07-30 22:12:51
其实,对于武皇后在太宗朝的身份,唐高宗李治还是对天下人给了交待的。在他立皇后的诏书中有这么一句话:“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这里的“政君”是一个汉朝典故,说的是王政君。她是汉宣帝的宫女,被宣帝赏赐给了当时的太子、后来的汉元帝。
李治的意思是说,武则天在太宗朝就是一个宫女,是先帝赏给自己的,所以娶她根本没问题。这话你信吗?我是不信。但是人家李治自己相信了,武则天也相信了。总之这就是当时官方给武则天在太宗朝的身份定下的调子,别人爱信不信。因此后来到了武则天晚年,她给一位刺儿头大臣吉顼(xu)讲著名的驯狮子骢故事,就说自己“当年在给太宗做宫女的时候”如何如何。
日期:2015-08-01 04:47:54
第二章(之一)李治和武媚在太宗朝
【武才人猜想】
说了半天李治,那么武则天在太宗朝又是怎样呢?她从十四岁进宫,青春岁月都在太宗朝渡过的,共有十二年。但这十二年的事迹基本上湮没,后人只能猜测。
一般推测,武则天在初进宫时曾得太宗宠爱,这倒是可信的。《新唐书》在本纪和后妃列传中都有武则天的内容,其中的“后妃列传”对武则天初入宫的情景多写了两句,说她见到太宗,被赐名“武媚”。(既见帝,赐号武媚。)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贞观十一年,武则天入宫。史料记载,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去了洛阳,在洛阳一住就是一年多。如此,武则天很可能是在洛阳入宫的。有资料显示,武则天的母亲杨夫人娘家在洛阳的教义坊(注释1)。洛阳宫那时才修复不久,嫔妃想必很少,如此,才貌双全、青春年少的武才人自然会引人注意。但是回到长安,日子大概就完全不一样了。
日期:2015-08-02 04:34:18
但是我们大可不必把武则天在长安皇宫的日子想象得那么悲摧。现在人们推测她在太宗朝坐冷板凳,理由无非有二,一是没有生育,二是没有升职。确实,太宗那么多子女,没一个是武则天生的。可是人们总是忽略另一个事实,就是那些年别的嫔妃基本上也无子女。细考史料,在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之后出生的孩子可能就只有一个曹王李明。
至于升职与否,也不是什么过硬的理由。的确,我们看到和武媚娘差不多时候入宫的徐惠,刚入宫是才人,最后却成为“充容”,从正五品升到了正二品,而武媚娘入宫时是个才人,然后就没有升职记录了。可是我们别忘了唐高宗的那份诏书。按照唐朝官方说法,武媚娘在太宗朝连才人都不是,就是个宫女。可以推测,就算武才人也升过职,记录上也得抹去。几部正史,包括两唐书、唐会要、资治通鉴,对武则天在太宗朝的记载都是短短的一句:十四岁入宫,被立为才人,后来到感业寺出家。
日期:2015-08-02 04:43:50
几乎所有介绍武则天的文章,都要强调她在太宗朝受冷落。然而这种想象到底有什么根据呢?可以说,没有一丁点儿直接的证据支持,完全是推测。之所以会有这种推测,无非是因为,正史上没有记载武则天在太宗朝的任何活动。
正史上没有写,不等于她就真的坐冷板凳。相反,如果她在太宗的后宫真的毫无存在感,又怎么可能打动李治呢?
历史上如此重要的一个女人,她在太宗朝的记录却几乎是空白,这本身是不是就很奇怪呢?如果我说那些记录被人为地删除了,是不是合理呢?
其实,后人猜测她在太宗朝坐扳倒倒也没什么,毕竟她最光彩的岁月是在高宗朝。可是很多人还非要继续演义,说她因为受到太宗的冷落,所以才变得性格阴狠啦,冷酷啦,会算计啦,权力欲强烈啦,什么杀害小公主啦,把王皇后萧淑妃砍掉手足扔进大酒缸啦……。哇,想象力好丰富。当然了,这些也不是一个人想出来的,是无数个后人琢磨了上千年,逐步演绎出来的一个形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