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第23节

作者: 枫昀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么看来,李义府能够出人头地就更不容易。贞观年间,李义府二十多岁时,完全靠着自己的卓越文才,首先引起了下乡视察的中央首长李大亮的注意,后又得到另两位中央首长刘洎、马周的青睐,都向太宗推荐,李义府这才有机会在皇帝跟前露脸。
  根据唐朝文人八卦,李义府见太宗时,奉命作诗,题目是“鸟”。他立刻成诗四句:“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唐太宗听出他的弦外之音,大方地说:“卿如真有才,不要说一枝,整棵树给你都可以。”
  李义府从此进入了中央官僚队伍,官至监察御史。这是个八品小官儿,但职小威力大。后来他又带职进入李治的东宫,升为太子舍人。李义府一直以文章著称,与来济齐名,时称“来、李”。
  唐高宗很欣赏李义府。还在太子时期,李治就上表夸赞李义府的大作《承华箴》(一篇教导太子该怎样表现的文章),结果太宗因此下诏赏赐李义府四十匹锦帛。等李治当了皇帝,李义府又接着升官,成为正五品的中书舍人,兼修国史。

  不过,二号首长长孙无忌显然不喜欢李义府。到永徽六年,长孙无忌的权势达到顶点,干脆准备把李义府贬为壁州司马。正是这件事逼得李义府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向皇帝上了一表,请废掉王皇后、改立武昭仪。高宗见表大喜,立刻给李义府升了官。
  李义府这一上表让唐高宗、武昭仪这边满盘皆活,成为废王立武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功劳这么大,他能不受宠吗?新皇后确立之后,李义府连连升官,成为宰相,又获赐封爵,比许敬宗还要风光。
  日期:2015-10-03 05:22:56
  (15)弹劾李义府的闹剧 --02
  【王义方弹劾李义府,唐高宗惩罚王义方】
  李义府的名声似乎一直不佳,被人说是柔而害物,笑里藏刀。他做了宰相之后,反对派们就没消停过。
  显庆元年,武则天的封后大典之后没几个月,李义府的麻烦就来了。正史上说,李义府恃宠而骄,乱搞男女关系。他看中了一位美貌的女囚淳于氏,想娶为妾。淳于氏当时正被关押在大理寺,李义府就指示大理寺的一个小官儿毕正义,想法子帮淳于氏脱罪,以便放她出狱。此事被大理寺的领导段宝玄知道了,直接上奏给皇帝。高宗下令成立一个调查小组,由刘仁轨负责。结果,毕正义居然畏罪自杀了。

  毕正义死了,有人认为李义府应为此事负全责。高调出面弹劾李义府的是侍御史王义方。可是唐高宗最终没有处理李义府,却惩罚了王义方,把他贬为莱州司户。

  何以如此?难道此事真的象宋朝史官们宣称的那样,是唐高宗昏聩,包庇奸臣,迫害忠臣?在我看来,唐高宗对此事的处理恰如其分,而王义方纯属咎由自取。《全唐文》收录有王义方先后两次弹劾李义府的奏疏,不妨来分析分析。
  首先,王义方在奏疏中直斥李义府是个奸臣,还劈头盖脸地指控说,毕正义就是李义府杀的。但后面他又承认毕正义是自杀。
  唐高宗本来命令刘仁轨负责调查此事,到底查出了什么结果,得出了什么官方结论?史书上没提。反正毕正义因为这次调查而自杀,这是可以确定的。那么毕正义之死到底该由谁负责,是李义府,还是毕正义本人,甚至有别的什么人,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唐高宗并没有追究李义府。他不追究,是因为存心包庇,是因为武则天说情,还是人家李义府本来就没什么错?我们也不知道。
  可是王义方却一口咬定李义府“擅杀寺官”,并且引古喻今,长篇大论,把事情说得无比严重,说虽然陛下释放了李义府,但是天子并不一定都是对的,所以才需要有这么多大臣辅佐,历史上那些英明君主也都有犯错的时候。如今奸臣肆虐,“杀一六品寺臣,足使忠臣抗愤,义士扼腕”。

  可笑的是,王义方接下来又承认毕正义是自杀的,不过他说自杀比他杀的性质更加严重(“纵令正义自取绞缢,此事弥不可容”),为什么呢?因为毕正义肯定是畏惧李义府的权势,所以才自杀,这样说来李义府岂不是比皇帝还厉害吗?这不是在威胁皇权吗?“生杀之威,上非主出,赏罚之柄,下移奸佞”,这么可怕的事情,陛下一定要重新调查哦。
  王义方这份上疏还真起了作用。高宗下令,让王义方和李义府在朝堂上对峙。可是接下来在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就更搞笑了。本来,王义方说李义府杀人或者逼人自杀,这么严重的指控,总得给李义府一个机会替自己辩解辩解吧?王义方坚决不给!
  据正史记载,双方在朝堂对质时,王义方喝令李义府退下。李义府不肯退,想说话,结果被彪悍的王义方呵斥了三次。而唐高宗呢,居然坐在龙椅上不出声。李义府看皇帝不表态,只好退下了。王义方这才宣读弹劾李义府的奏章。
  这份弹劾奏章依然没有一句举出过硬证据,说李义府确实杀了毕正义。相反,几乎通篇都是对李义府的人身攻击,居然还说李义府当年之所以受到提拔,是因为他和马周、刘洎两位老领导搞同性恋:“义府善柔成性,佞媚为姿。昔事马周,分桃见宠;后交刘洎。割袖承恩。”(分桃、割袖,都是中国历史上男男相恋的典故。)总之,李义府就是奸臣,必需要严惩,一定要严惩。
  唐高宗听完是什么态度呢?《旧唐书》说,高宗很生气,说王义方侮辱大臣,把他贬为莱州司户。我看高宗处理的完全没错。
  王义方本是一位经学家,恐怕更适合于做学问而不是做官。他在贞观时代就因为牵连进了张亮案,被贬到了偏僻的海南,几年后迁回内地,出任县丞。直到高宗显庆元年,他才被调入中央,提拔为侍御史。看来高宗也知道他的才华,所以启用。没想到他侍御史的位置还没坐热,就又遭贬官。

  王义方对李义府的弹劾,恐怕并无多少真凭实据,所以他才会如此气势汹汹、虚张声势。《旧唐书》记载,李义府后来终于和王义方当面对峙,问他:“王御史妄相弹奏,得无愧乎?”--李义府问王义方:“你这么胡乱弹劾我,不惭愧吗?”
  王义方却不肯正面回答李义府,反而拿出死磕到底的架势说:当年孔子担任鲁国司寇只有七天,就诛杀了少正卯。如今我担任御史十六天了,却不能除掉奸邪,当然有愧。总之在王义方看来,李义府就是坏人,说他坏他就坏,不必讲道理。
  如果从政治的角度看,淳于氏、毕正义的案子无非是当时朝堂斗争的一次体现。李义府靠支持武皇后飞黄腾达。大臣们反对李义府,反映出他们并不接受新皇后,也不满皇帝最近的表现。而唐高宗坚决维护李义府,意在向反对派大臣传达一个明确无误的信息:不要和朕对着干。
  附录:王义方弹劾李义府的上疏,来自《全唐文》
  ◇ 劾李义府疏

  臣闻附下罔上,圣主之所宜诛;心狠貌恭,明君之所必罚。是以隐贼掩义,不容唐帝之朝;窃幸秉权,终齿汉皇之剑。中书侍郎参知政事李义府,善柔成性,佞媚为姿。昔事马周,分桃见宠;後交刘洎,割袖承恩。生其羽翼,长其光价,因缘际会,遂阶通显。不能尽忠端节,对扬王休,策蹇励驾,奉皇眷,而反凭附城社,蔽亏日月,请托公行,交游群下。贪冶容之好,原有罪之淳于;恐漏泄其谋,殒无辜之正义。虽挟山超海之力,望此犹轻;回天转日之威,方斯更劣。此而可恕,孰不可容?金风戒节,玉露启途,霜简与秋典共清,忠臣将鹰并击。请君侧,少答鸿私,碎首玉阶,庶明臣节。伏请付法推断,以申典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