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传说中的地狱》
第24节

作者: 牧吾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1-21 10:27:00
  15大山的来客
  看过介绍信,原来他们是上面来的人,这两人中其中一位看上去很热情,脸方方正正的,头发驳白发灰还梳了个大背头。他自称方建华,是位矿物学教授,我们称他为方教授。
  另一位带着黑色深框眼镜,头上露顶是个地中海,一幅身材发福的中年人模样。他姓唐,叫唐解放,两人都是县里地质部门派来考察神农架原始森林内矿物资源分布情况的。
  在当时搞地质勘探是很被看重的工作,因为国家建设的需要,尤其当时发展重工业急需大量的矿藏开发。方教授看到我和强子哥看山,还是两个小知青,便颇有惬意地闲聊了几句。
  交流之下,发现我们学习专业跟地质类别很接近,方教授颌首道不错不错。看得出来,他对我们这两小知青的感觉还挺好。副队长在旁边一直插不上话,便有些面热,跟两个专家说我先带你们上山转一转,看看风景。
  方教授呵呵笑道,说这就不必了,送到这就可以了,下面就让这两位小同志带我和老唐去就行,村里的事也忙,你先忙去吧。本来副队长也知道方教授与唐解放是上级领导很看重的人物,就一路当向导想巴结这两位专家。
  一听到方教授这样说,他忙说道山里不安全,还是有他陪着好。我和国强对副队长不冷不热的说有我们就行了,还逗弄他说这山里情况你熟吗。
  这副队长平时吊儿郎当的,只会拿鸡毛当令箭,加上当地人的忌讳,他确实不常来南山这一片区转悠,所以这的情况还没我和国强这种刚来的半吊子熟悉。
  加上方教授他们的坚持,副队长最后只好不情愿地讪讪而去,走前还阴恻恻地看了我和强子哥一眼。我心里却是嘿嘿窃笑,方教授也没在意,他拍拍强子哥的肩膀说道:“小同志,前面带路吧。”
  方教授要我们领路区域地处山林腹地,路上大片的原始林木莽莽苍苍,其中更散布着无数沟壑深谷、溪流险滩。而嶙峋陡峭的山壁上垂下来无数藤萝遮蔽。再看四周全是群峰接连不断,沿途的地势也越来越高。
  日期:2016-01-21 12:10:00
  一路上方教授他们不断抚摸沿途的陡壁,口中啧啧称奇。虽然他看上去已经五六十岁模样,但精神矍砾,腰板硬朗,在山里兜了一大圈,还是气不喘,腿不软的,我和强子哥也是强打精神才能紧跟他的步伐。

  又迈过几个山头,唐解放有些吃不消了,便提议找个地方先休息休息。此时大家都颇感疲惫,也就欣然同意了他的意见,找了片断崖的置高处坐下喝口水。
  这地方是山道上二片大断崖之一,也许是濒临深谷,山石松软因而形成高崖。一边是峭壁,高不可攀,一边是悬崖,深不见底,巉岩突兀,流砾崩石,惊险万分。从这里俯瞰整个神农架,蜿蜒盘旋,优美逶迤,白云迷漫,云雾缭绕,犹如一条正在酣睡的巨龙。
  方教授不知道是不是沿途有所发现,远眺山色兴致勃勃,而在后来我们的闲聊中得知。方教授原来是江苏人,本是大学教授,革命胜利后才正式入的党,后来转为一线地质工作者。
  而唐解放是湖北人,解放后改的名。他解放前去过很多地方,也是做地质工作出身的,有过勘探开发过煤,铁矿类的经验,对地层地脉的构成分布很熟悉。
  当时我们因为对一线建设者的敬重,跟他们聊得很来,听他们讲些以前的故事,并不时发出一阵感叹。方教授性格随和,让我们不用太客套,称呼他为老方就行。唐解放则有时略显深沉,我总瞅着他小眼神滴溜溜的感觉挺神秘。

  不过在双方熟络之后,他们带出烟让我们一起分享,烟是万宝路,在当时算得上好烟。虽然我小时候跟强子哥偷过米酒,但香烟我却是第一次抽的。
  我看烟味有些眯眼,不过既然是老同志发的,也只好接过。当时也不懂怎么抽,就猛吸了几口烟屁股,那股子呛辣味灌进我的口鼻里,呛得我直咳嗽,
  唐解放看后哈哈大笑,他刺激我却是有些讥笑道:“小同志,这可不行阿,可别革命没成功就缴枪了。你这模样,连一支香烟的困难都克服不了,还怎么干革命啊。”
  日期:2016-01-21 16:06:00
  我有些不服气,还想硬上几口,不过一罔之下,烟气弄得眼眶内都辣出泪水。唐解放还想寒嘇我几句,方教授看我不大行却是劝解道,小同志不懂就算了,平时他们也不喜欢抽烟,只有闲时才混上几口解乏。
  听着方教授这样说我才松了劲,不过自己年轻气盛挺不屑唐解放的,加上他那副深框眼镜很晃眼,所以后面我暗中称呼他为眼镜。那天我们陪着他们转了好几座山头,眼看天色不早了才下山而去,走前方教授又回头望了一眼那茂密的山林,连叹道不错不错。
  他咧着嘴拍着我们的肩膀说道:“两位小同志,以后在这可就要麻烦你们了。”“不麻烦,不麻烦”听后我和强子哥是打心底高兴,这种能参与国家建设重要任务,突如其来的荣耀感使得我们心境一时波澜起伏。
  后面那几天方教授和眼镜都借宿在村里头,他们大清早过来,由我们陪着继续到就近片区转山,又带着地形绘制图及简易工具,让我们方便携带。
  方教授跟我们解释说神农架处于扬子淮地台上扬子坪之鄂中断区内,为一断穹构造。地层出露以前寒武系为主,由轻微变质岩种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组成,兼有辉绿岩、辉长岩和多项火山喷发岩分布,因此这里成矿条件优越,有较丰富的矿藏。
  看到一些奇异的岩石山壁,他们从背包中拿出铁榔头敲敲打打,对着那些碎裂石块抚摸几下,合适的就装进兜里,不合适的也暂且归拢,然后标记下位置编号。  

  从他们身上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方教授经常跟我们表达的是,一个优秀的探矿者有着三个最基本的勤劳功能,跑不死的腿,动不停的手,善于表达的嘴。现在他们工作属于地质预查阶段,对于异样的岩石和特殊的地质形象丝毫不能忽略大意。
  后面几次他们转悠熟了,就自己进山观察,而我们只要给他们留下沿途标识就成。一般都是在树身扒下树皮,露出里面白覆的皮肉,再用石棱子在树肉上刻划出标痕。
  就这样敲敲打打了一个多星期左右,方教授他们开始在山林深处设置一个堪测实验点。而选择的地方恰好就是我们第一次进山时休息的那处断崖。
  他们依靠村里的力量,发动民兵和知青在断崖中一处险要位置挖出了一道房间大小的洞窟,然后又围上栅栏和深木,用伪装过的枯叶篷布盖好,形成一个看似隐蔽的实验点。
  不过我看到他们带的工具只是几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测量工具和一些实验室器材。还有个蛇皮袋中装了一具长型水壶似的金属圆筒,筒子里面夹着不知名的金属窝槽,不知道要装的什么物质。
  也许是那具金属筒子独特了些,当时我还特别留意了一下。发现筒子外壳角落刻划着xx309的字样,也不知道那是啥意思,也许只是某种代称。而在帮他们搬运工具过程中,除了实验用品外,还有不少的生活用品,看来他们要在山里生活一段时间了。
  日期:2016-01-21 20:47:00
  这么多天也不知道方教授他们的地质勘探成果是什么,我看过别的地质学家找煤矿和铁矿的设备方式。但方教授和眼镜的手法却有些奇特,虽说当时有很多建设任务都需要保密。
  可身边一旦出现这种事,越是神秘,对我们年轻人来说就越是感到好奇。有次我忍不住问他们,这山里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矿藏。眼镜听后有些闷着脸三缄其口,方教授也只是笑笑对我们说,这山里蕴藏着人民的宝藏啊。

  说完他还郑重吩咐我们,在山上勘测实验这段时间,除了隔数日我和强子哥要给他们运送一批物资之外,他们做研究的地方是随意不能接近的。
  包括我和强子哥在山林巡视期间,除了防止有大型野兽的出没,也要随时警惕有陌生面孔出现在山林范围,我和强子哥等于就是他们在外围的警戒哨。
  虽然当时我看到他们对任务工作讳莫如深的模样挺奇怪,但一想到毕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想想这种事情的深浅也的确不是我们这种小知青能知晓的,随即释然起来。
  尤其强子哥表现稳健很得方教授的看重,连同我也一起得到他的表扬。得到上级工作者的肯定和认可,在当时是很件荣耀的事,这让我们两个小年轻打心底也不由自主产生一种无比自豪感。

  本以为过完“上山下乡”这段时间,至多等方教授他们的勘察任务结束,我们就可以回家了。离开家乡这么久,我想到了父母亲人,而看着强子哥和小嫚姐亲密的模样,当时情窦初开的我还想到了宁霜。
  可世事就是那么无常,现在想想,有些事也许就是命中注定的。我和强子哥负责指引两名专家进山,并保护他们,我们看似平静的生活也因此而改变。如果我们没有来到神农架,没有遇到老方他们,没有……也许,以后每个人的路也就不一样了吧。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后来的我对这段话印象特别深刻,在老方他们来之后的一个月,出事了。我现在还记得,出事那天的前一晚野蚊子特别多,也许是前段时间的大雨过后,林子里野水沟太多,养出太多蚊子轰炸机,烧了很多驱蚊草也没用,
  我跟强子哥实在是不堪其扰,便一怒而起。这些蚊子群竟然敢如此迫害革命积极的劳动人民,实在是四害加反动派。我们拿起从学校带来的几本夹子书跟那群四害反动派,教育了一晚上理论加实践的“论持久战”。
  到了后半夜快天亮的时候,实在是疲惫不堪。所幸四害反动派似乎是被我们教育够了,也都偃旗息鼓暂告退兵。我们呼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沉沉睡个好觉。没想到一会不到,窝棚外那简易薄门板,就传来一阵急促的拍门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