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第32节

作者: 枫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11-05 04:33:26
  ●◎◇◆◇◆◇◆◇◆◎●
  ~~继续贴正文~~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23)扶植老婆,唐高宗的基本国策之一,03
  【唐高宗到底怎么想】
  后人喜欢把“二圣临朝”视为武则天以后称帝的铺垫步骤之一,那是因为后人都被她的称帝惊得七荤八素。的确,从长远来看,这件事对武则天以后称帝还是很有益处的,因为这等于是开始了对天下臣民的长期心理准备,待到二十年后高宗撒手尘寰时,天下人已在潜移默化中悄然接受了武则天这位女性大当家。可是,当时她恐怕并没有那么大野心。如果当时就处心积虑,反倒应该“守拙”才是,才不会这么招摇地端坐朝堂跟臣子们呕气。

  那么唐高宗如此大力扶持他的皇后参政,到底他是怎么想的呢?可惜史书上找不到答案,后人只能猜测。
  武则天当然对参政有着浓厚兴趣,或曰强烈欲望,而对唐高宗而言,他也需要一个信得过的帮手。其实所有皇帝都需要心腹,借以增强他本人的力量,更好地驾驭群臣。至于什么人可以成为皇帝的心腹,那就五花八门了,但通常总归是皇帝最亲近的某个人。唐太宗的心腹就是他的发小兼内兄长孙无忌,唐玄宗则信任宦官高力士。唐高宗以武则天为心腹,唐中宗依赖韦皇后,唐睿宗信任妹妹太平公主。武则天的心腹大概是上官婉儿。

  扶植皇后,也有加强皇权、抗衡群臣的意思。大臣们不能接受女人公然参政,可是高宗在这点上似乎铁了心要和群臣作对。他先是下诏让武则天参决政事,不管群臣怎么想。上官仪企图废后,高宗不但杀了上官仪,还变本加厉地让皇后跟他一起上朝听政。这还不算完。紧接着的麟德二年举行封禅大典,高宗诏许武则天为祭地仪式的亚献,越国太妃终献,破天荒让女性参加封禅。
  垂帘听政和封禅亚献都是在形式制度上做文章,直接达到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扩大皇后的活动范围,让皇后可以合法地走出内宫,参与部分公共事务。到了上元元年(674年),高宗再次抬高武则天的身份,封自己为天皇,武则天为天后。武则天的崛起是从形式上开始的,等到做天后时终于掌握了一点儿实权,具体表现在她终于在外朝有了自己的一个亲信小集团,这便是北门学士。
  北门学士最初本是效力于唐高宗的。乾封元年,也就是封禅大典的当年,几位文士元万顷、范履冰等人被选中,给皇帝起草文辞,当笔杆子。这些官衔很低的文士常在皇宫北门候命,而不在政府机关所在的南衙,故称北门学士。到武则天成为天后时,便直接出面组织北门学士编写书籍,包括《列女传》、《臣轨》、 《百僚新戒》、《乐书》等。史书上说,此时的北门学士也常奉命参决政事,阅读百官的表奏,“以分宰相之权”(资治通鉴)。

  这明显是高宗要以这些“编外”文士来分宰相之权,又让皇后直接领导这些文士。武则天与北门学士固然有着一层亲切的关系,因而在她独自执政后也大力提拔这些人,但北门学士依然算不得武则天的“嫡系”。女性参政触及到宗法社会的根本秩序,北门学士们也无法接受。离开了皇帝支持的武则天,只能依靠镇压造反、提拔酷吏来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权力。
  皇后参与朝政,到底算不算母鸡打鸣呢?这个问题恐怕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皇帝是阳,皇后是阴。君主为阳,臣子为阴。皇帝高于皇后,皇帝高于大臣,这都是明摆着的道理。可是皇后跟大臣到底谁高谁低,谁是阳谁是阴呢?其实皇后与大臣的关系是个灰色地带,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本节完--
  (感谢豹儿和秋华对本节的留言,我根据你们的意见修改了一下。)

  日期:2015-11-06 06:26:23
  ~~~我这里也贴点儿正文~~~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24)武则天的亲人(之)父亲武士彟
  武士彟应该是功勋卓著。
  他是最早跟随唐高祖李渊晋阳起兵的那批人之一,是所谓的“太原元从,西府旧僚”。说他“应该是”功勋卓著,意思是说这是在猜测,但是把握很大。因为新旧唐书上的《武士彟传》不但非常简短,而且有一半篇幅是在那里冷嘲暗讽、指桑骂槐,但是就连冷嘲暗讽指桑骂槐的正史,也不能不记录唐高祖对武士彟的封赏。
  唐高祖打下长安后,就以破城之功把武士彟封为太原郡公,官拜光禄大夫。光禄大夫是文散官,当时为正一品,品阶极高(后来下调到从二品)。同时成为光禄大夫的还有两位:唐俭和殷开山。而此时唐俭的爵位是晋昌郡公,殷开山是陈郡公,还有刘弘基封为河间郡公。比较下来,武士彟的太原郡公最为风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