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第38节作者:
枫昀 日期:2015-11-16 00:33:33
◇◆◇◆◇◆◇◆
~~修改一下上节的正文~~
(28)武则天的娘家人(之)贺兰敏之--02
…… ……
史书上说,武则天最后是亲自揭露了贺兰敏之的种种罪状,上表请求去掉他的“武”姓,恢复故姓,将他流放到了雷州(今广东境内)。敏之死在流放途中,享年29岁。他的死因有不同说法,有说是自杀,有说是被人用马鞭勒死。但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贺兰敏之的官方定罪依然不是死罪,只是流放。贺兰敏之的案子显然有一定政治影响,正史上称数名俊才之士受到了他的牵连被流放,因为敏之与他们交好。(资治通鉴说:“朝士坐与敏之交游,流岭南者甚众。 ”)
贺兰敏之的朋友当中颇有几位大才子。在零星史料中能找到的人就有:刘祎之、张昌龄、李善。这几位都不是泛泛之辈。刘祎之是北门学士之一,后来曾得武则天重用,但又被她杀掉;李善是大学问家,为《昭明文选》作注,而《昭明文学》在唐朝极受推崇,是科举考试必读教材之一;张昌龄在当时也以诗文著称,贺兰敏之还推荐他为北门学士(“贺兰敏之奏豫北门修撰”)。
…… ……
……………………………。
以前那一稿说刘祎之、张昌龄等才士因为贺兰敏之的缘故在咸亨二年被流放,属于想当然的说法,与史料对不上号,所以修改了一下。谢谢豹儿的指点 :D
日期:2015-11-16 00:35:20
●◎◇◆◇◆◇◆◇◆◎●
~~继续贴正文~~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29)武则天的娘家人(之)侄子们--01
每一场婚姻都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古代尤其如此。出嫁的女性,都要经历一场娘家与夫家相互撕扯的痛苦。对于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夫人来说,她这种痛苦来得更为深刻,因为既不门当户对,也没生儿子--没生儿子就意味着她始终无法真正在武家站稳脚跟。后来她大概就干脆不指望武家站稳什么脚跟了,反正二女儿已经出人头地。可她分明还是武家媳妇,跟武家的关系扯不断理还乱。
荣国夫人与武家的矛盾非常严重地影响了武则天与自己本家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武则天在年轻时的感情天平完全向母亲一方倾斜,在自己的兄弟姐妹当中,也是与同父同母的姐姐最为亲近,对异母哥哥们相当冷血。可武则天又不是个普通百姓。她是皇后,而且是宠后,无限接近于最高权力的核心。当亲情跟权力搅合到一块儿之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亲情变质了,悲剧产生了。
对武则天来说,这些家内纠纷尤其惨痛,武氏、杨氏、以及贺兰氏之间自相残杀,以至于酿出一件又一件人命官司。说好的亲情呢?说好的家人之间的相互照顾呢?给搞成这样,还能弥补吗?答案是:能!媚娘如果连她本家都没搞定,后来咋做成皇帝哒?
到荣国夫人去世后,杨氏与武氏之间的矛盾终于开始缓解。接着武则天又解决了贺兰敏之这个不作不死的外甥。这已是咸亨二年,武则天人到中年,做皇后也已十六年。想必是痛定思痛,她开始着手改善自己和武家的关系。首先是让侄子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东西。她把亲侄子从岭南流放地召回,让武承嗣袭了周国公的爵位。另一侄武三思不知什么时候召回的,以常理推测应该也是在贺兰敏之死后不久。
此时的武则天身为皇后,有足够的权威,在武氏家族内部以大家长的面目出现。尽管她是女人,侄子们却无人敢质疑她在家族问题上的发言权--毕竟皇权最大。武承嗣是她二哥武元爽的儿子。武三思是大哥武元庆的儿子,按理应由他来继续周国公爵位。可是武则天说谁就是谁。武承嗣本来还有个兄弟武承业,武三思有哥哥武审思、武再思,都默默无闻,推测都是早逝。
实际上武则天在家族内的立威早就开始了。初为皇后时她就撰写过《外戚戒》。后来她的一道上表就让哥哥们统统贬官。而她让姓贺兰的外甥改姓袭爵,简直又是一次女人称帝的预演--宗法制度在她眼里就是这么随便拿捏吗?
武承嗣大约是咸亨二年或者三年回到长安的,总之是贺兰敏之死后。不过按照墓志铭,他于咸亨四年才做了一个官儿“尚辇奉御”,是皇宫内部职务。后来又升为宗正卿,不久转为秘书监,也就是秘书省的最高长官,从三品,算是进入了高级官员的行列。武三思最初做了什么官儿不知道,但在高宗朝末期已经官至右卫将军。看来这两个亲侄子的官职是一文一武。武则天还有多位堂侄,要到武则天称帝之后才会在史书上露面。
(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