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第37节作者:
枫昀 日期:2015-11-14 02:43:08
●◎◇◆◇◆◇◆◇◆◎●
~~~贴正文~~~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28)武则天的娘家人(之)贺兰敏之--01
武则天对贺兰敏之的态度十分特别。尽管敏之最终死在武则天手上,但在悲剧的结局之前,武则天对这个亲外甥可说是宠溺无比、仁至义尽。武则天的“知人善任”是出名的,其识人用人的本事即便痛恨她的史家们也都承认,可是在对待贺兰敏之的问题上却显得优柔寡断,一错再错。
贺兰敏之的不成器,连他的同僚李嗣真都看得清清楚楚。李嗣真是当时的一位少年才俊,《大唐新语》上讲了一则关于他的小故事:唐高宗封禅泰山之后,到曲阜去参观孔子庙,命令手下的笔杆子写篇纪念文章,可是呈上来的文章都让高宗不满意。当时贺兰敏之也是个文官,随侍在高宗身边,见状吓得浑身发抖(“贺兰敏之已下战栗”)。然后李嗣真被召来了,下笔成章,很快写好一篇。高宗阅后大赞,立刻给他调高两级官阶。
李嗣真后来成为贺兰敏之的同僚,一起在弘文馆修书。弘文馆大体相当于国立大学与社科院的混合机构。李嗣真当时就看见贺兰敏之“恃宠骄盈”,认为这小子迟早会出事儿,私下对亲近的人说“贺兰敏之这棵大树靠不住啊。(久荫大树,或有颠坠,吾属无赖矣)”于是他就找了个机会跑了,跑到义乌去做县令。后来贺兰敏之果然出事,牵连了几位俊才之士,而李嗣真却因先见之明躲过了一劫。(大唐新语、旧唐书)
正史上关于贺兰敏之的三言两语都是极其狗血的风流事件,但他的名字散见于其它史料,如《全唐文》,以及敏之的墓志铭。
根据墓志,贺兰敏之的官场履历是:“解褐,尚衣奉御左庶子,俄迁左侍极太子宾客、检校兰台太史秘书监、弘文馆学士,封周国公。”大体来说,就是他先是到皇家某个后勤部门当小官儿,然后又在他表弟--太子李弘的东宫兼职,然后又进了秘书省、弘文馆。他的官职最高做到“从三品”,都不是实权部门。
贺兰敏之年纪轻轻就封爵“周国公”,但这是他把姓氏从贺兰改为“武”之后换来的,是继承外祖父武士彟的爵位。应该说这完全是武则天的意思,敏之本人说不定还相当抵触。“周国公”的爵位按理由长子武元庆继承。可是魏国夫人之死让武家兄弟广受牵连,武元庆的爵位也被剥夺。史书上没有具体说武元庆到底是何时被剥夺封爵,又是何时去世,总之他和别的武家兄弟都给整得很惨就对了。
这里又要说回魏国夫人之死。如果武则天是因为争风吃醋,对外甥女强烈嫉妒而杀了她,那杀掉之后却又如此善待她哥哥,给他加官晋爵,就令人十分费解。何况武则天已经知道敏之对她怀有敌意。《资治通鉴》上说,当时唐高宗听到魏国夫人的死讯,伤心哭问贺兰敏之:“我早上上朝时还好好的,到退朝时怎么人就没了?”可是贺兰敏之不说话,只是流泪。武则天听说这件事后说:“此儿疑我。”
如果真是史书上说的这样,那武则天的表现不是太奇怪了吗?从乾封元年她给贺兰敏之加官晋爵,直到咸亨二年将其流放、处死,期间足有六年之久。这六年里她对这个充满敌意、不断惹事的外甥,非但毫无防范,反而越发地笼络纵容,简直与寻常百姓家某些极度娇惯儿子的母亲无异。可是纵观武则天的行事风格,凡是触犯到她某种底限的人,她可以六亲不认,连亲生儿子都能动杀机。何以她对这个外甥如此宽容呢?宽容到了事态失控,严重侵犯到她自身的利益。我能想出的解释就是:史书上所说并不完全属实,里面肯定还有隐情,只是后人无从知晓。
(待续)
日期:2015-11-14 09:40:02
●◎◇◆◇◆◇◆◇◆◎●
正文:【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28)武则天的娘家人(之)贺兰敏之--02
贺兰敏之风流倜傥,是个美男子,但是按正史记载,他乱搞男女关系简直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唐高宗和武则天本来早已给李弘选定了一个太子妃,是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婚期都定下了,可是贺兰敏之居然逼奸了杨家女儿,以至于这场重要的婚事告吹。贺兰敏之经常出入外祖母荣国夫人府上。表妹太平公主有时也去看望外祖母,敏之就把太平公主身边的宫女们都**了(太平公主往来外家,宫人从者悉逼乱之)。
史书上还说,贺兰敏之跟八十高龄的外祖母通奸。《新唐书》说:“敏之韶秀自喜,烝于荣国”--这可能吗可能吗可能吗?不信的事情问三遍。
《新唐书》上讲贺兰敏之,把他夹杂在外祖父武士彟的传里一起说。《新唐书》把不但把大唐开国功臣武士彟的传记放到了“外戚传”里,而且短短900字的内容当中还塞进了武士彟先后两妻、后妻杨氏和前妻的儿子闹矛盾、韩国魏国争宠、武则天毒死魏国夫人嫁祸兄长、贺兰敏之大肆乱搞男女关系包括跟外祖母通奸等等,其让广大淫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程度直追八卦网站地摊文学。
武则天在正史上属于坏人,荣国夫人、贺兰敏之也要归入坏人一类。凡是说到坏人,就要大力发掘他们乱搞男女关系的材料。比如许敬宗,不但要记录他娶婢女为妻,还要强调他这个后妻跟儿子乱伦。比如李义府,就要说他看中了美貌女囚淳于氏,不惜枉法,尽管当时的官方调查组都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比如韦皇后,就要说她和武三思私通,又说武三思和上官婉儿私通,说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私通完了又让他和韦后私通……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夫人于咸亨元年去世。贺兰敏之于咸亨二年被流放。贺兰敏之犯了那么多事,不知道究竟哪件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逼奸准太子妃这事是真的话,那么此事就足以是死罪了。可是我们不知道这件事到底发生在荣国夫人去世之前还是之后。我们甚者不知道荣国夫人对外孙子的种种胡作非为究竟是一味袒护还是有过严厉斥责,因为敏之对外祖母也并无善意。荣国夫人去世后,武则天出资让贺兰敏之监造祈福的佛寺,可是敏之不但把钱挪为私用,还在外祖母的丧期内奏音乐取乐,严重违反礼仪。
史书上说,武则天最后是亲自揭露了贺兰敏之的种种罪状,上表请求去掉他的“武”姓,恢复故姓,将他流放到了雷州(今广东境内)。敏之死在流放途中,享年29岁。他的死因有不同说法,有说是自杀,有说是被人用马鞭勒死。但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贺兰敏之的官方定罪依然不是死罪,只是流放。
贺兰敏之的案子显然有一定政治影响,因为数名俊才之士受到了他的牵连被流放,因为敏之与他们交好。在零星史料中能找到的人就有:刘祎之、张昌龄、李善。这几位都不是泛泛之辈。刘祎之是北门学士之一,后来曾得武则天重用,但又被她杀掉;李善是大学问家,为《昭明文选》作注,而《昭明文学》在唐朝极受推崇,是科举考试必读教材之一;张昌龄在当时也以诗文著称,贺兰敏之还推荐他为北门学士(“贺兰敏之奏豫北门修撰”)。
从贺兰敏之与刘祎之、李善、张昌龄等人的交往来看,他也并非就是只知道和女人上床的花花公子。《全唐文》中还收录有他的一篇文章《僧道拜君亲议》。当时唐高宗组织了一次大辩论,讨论和尚道士要不要拜皇帝拜父母,几乎所有官员都发表了意见,大概是必交的作业。贺兰敏之的文章不长,但是寥寥数语就明确表达了态度:“忠孝一亏,二教何寄?”他的意思,和尚道士是应该拜皇帝拜父母的。
贺兰敏之虽然获罪遭到流放,但后来还是恢复了名誉。从他的墓志来看,他后来被追赠为都督。敏之也娶了一位杨氏为妻,生了儿子贺兰琬。后来贺兰琬还承袭了父亲的官职,做了青光禄大夫、太仆卿。他改葬了父亲,又奏请封母亲杨氏为弘农郡夫人,获得批准。这可能已经是中宗朝的事了。
当初武则天终于下决心处理贺兰敏之,流放之后剥夺了他的赐姓和爵位。她又重新启用了武家人,把周国公的爵位让侄子武承嗣来继承。此时她的两位亲哥哥都已不在人世,轮到侄子们登台了。
参考文章:
《日月风流--一个女人眼中的女皇武则天》,作者:追逐千古的风。
网文《囧囧有蛇:伪考——历史上的贺兰敏之》,作者:贺兰小青。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