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20场战争,一部另类的“中国通史”》
第31节

作者: 史海求索
收藏本书TXT下载
  由于波才率领的黄巾军声势浩大,号称十万,而防守在长社的汉军要比波才军少得多,所以汉军军中弥漫着一股恐惧、悲观的情绪。即便如此,汉军在皇甫嵩和朱儁的统领下,依靠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充分发挥“困兽之斗”的勇力,竟也顽强坚持了近一个月,令黄巾军头痛不已。这时,闻知长社被围的汉灵帝,已经令骑都尉曹操率兵驰援了。
  到了五月份,时值仲夏,天气酷热难当,正好又久旱不下雨,导致天气非常干燥。而此时的黄巾军,由于缺乏战争尤其是攻坚战的经验,面对长社束手无策,只好依草结营,以做长期围困的准备和避暑降温。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一旦遭遇火攻,在这种结营情况下,火势会很快蔓延,而且难以迅速扑灭,势必导致军队的混乱。波才没有意识到危险,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只想着如何快点攻下长社,而汉军这边,皇甫嵩等人已经抓住了波才军这个致命的弱点,并且丝毫不打算放过这个机会。

  抓住敌人的弱点就要马上下手,因为战机往往稍纵即逝。皇甫嵩与朱儁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抓住战机,不等曹操率领的援军到达,便组织“敢死队”,依靠月黑风高的夜色作掩护,绕到黄巾军后方,然后大肆纵火烧营,并且鼓噪呐喊。黄巾军哪里想到被困近一个月的汉军竟然敢玩偷袭,因此警惕性不高,大多都还在睡梦之中。他们听到远处不断传来的呼叫声,揉揉惺忪的睡眼,发现营地烧起来了,吓得哇哇大叫,乱作一团,似乎是天佑汉军,此时正值大风,且风向也正往黄巾军前边营地方向吹去,火势迅速蔓延开来。

  皇甫嵩等人看到了城外慌乱的黄巾军,于是马上下令打开城门,击鼓呐喊,挥兵杀出。火光中杀出的汉军犹如恶鬼修罗,刀光剑影下,汉军喊杀声震天,黄巾军惨叫连连,波才已经没办法让部队静定下来,黄巾军很快就大乱败退。恰在此时,曹操已经离长社不远,败退的波才军不走运的撞上了曹操军,更加慌乱,而皇甫嵩、朱儁率领的汉军也追了上来,两股汉军把黄巾军夹在中间,大开杀戒,波才军左冲右突,好不容易才杀出一条血路,狼狈逃往阳翟。

  火烧波才军后,皇甫嵩、朱儁部又和曹操部会师,实力得到补充,于是汉军略加休整后,决定对波才军乘胜追击。波才经过那惊魂一夜之后,虽然损失惨重,但毕竟兵力仍然雄厚,稳住阵脚后,也准备向汉军反扑。
  但此时汉军和黄巾军的实力对比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经过长社一役,汉军士气旺盛,而且与援军会师,实力大增;相比之下,黄巾军本来就没有多好的军事素养,全凭一股狠劲儿,现在刚大败,情绪当然普遍比较低落、悲观,军心动摇,所以战斗力大不如前。因此,当汉军和黄巾军在阳翟附近再战,结局是可以预料的了:波才军大败,汉军斩敌首数万,波才也在这一战中阵亡。随后,汉军一路推进,又击败了活跃在西华一带的彭脱。

  长社之战,以及紧接着的阳翟之战、西华之战等战斗,扭转了汉军和黄巾军在豫州(颍川郡属于豫州)的实力对比,使得颍川(东部)黄巾军主力受重创,被迫转入守势,并且最后被汉军所歼灭。这一战,皇甫嵩等汉军主要指挥官,利用黄巾军缺乏战斗经验、军事素质较低等弱点,坚持防御,同时果断抓住战机,大胆夜袭,又不给敌喘息之机,趁势再破敌军,最后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从这一战中,我们也能窥见汉军的前线指挥官可不是吃斋的,相比之下,黄巾军的将领能力就相对差了点了,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黄巾起义最后会失败。

  日期:2016-02-23 20:21:27
  南阳之战:
  长社之战的后期,即汉军追击波才军的同时,南阳太守秦颉与荆州刺史徐璆联合出击,大战张曼成。6月初,张曼成不敌秦颉而被杀,于是黄巾军便推赵弘为帅,以十几万之众,退守宛城。
  不久,汉军在阳翟再破波才,又在西华击败了彭脱,西华城内的黄巾残军想逃往宛城,但是遇见了剽悍的孙坚,孙坚率先杀入城内,汉军随即蜂拥而上,最后西华城内的黄巾军几被全歼,豫州一带的黄巾军基本被讨平,汉军主力开始向荆北的南阳进攻。
  恰在此时,由于北方战线总指挥官卢植不肯行贿,于是被灵帝派来视察军情的大臣左丰诬陷,被徵回洛阳。人事有变,汉灵帝下诏调整军事部署,以来自西凉的董卓代替卢植,不久,皇甫嵩率部北上东郡,配合董卓部镇压北部黄巾军,而朱儁则在长社之战后,就继续率领本部兵马进攻南阳宛城的黄巾军赵弘部。
  朱儁部很快南下与南阳太守秦颉部和荆州刺史徐璆部会合,兵力约一万八千人(这一万八千人主要指东汉正规军,不包括地主武装和其他勤王义兵)。虽然汉军在人数上远少于黄巾军,但是士气旺盛,而且正规军都是精兵悍卒,地主武装和其他义兵也是士气高昂。相比之下,黄巾军由于先前主帅张曼成被杀,一下子被吓破了胆,现任主帅赵弘又是平庸之辈,结果十几万之众的黄巾军居然只龟缩在宛城内外。于是,就有了冷兵器时代“以少围多”的攻城战“奇观”。

  黄巾军士气是低落,但毕竟还有十几万人,朱儁率领汉军从六月打到八月,连续围攻了两个月也没能拿下宛城。久攻不克往往就容易生变,朱儁也面临了这样一个问题,不过对他而言,幸而这次变故不是来自于军事方面,而是来自于政治上,又幸亏有大臣张温等站出来为他辩护,才没有因谗言而不得不班师回京。不过经此一搞,朱儁知道再不打下宛城,恐怕自己的处境就危险了。于是朱儁更加频繁、猛烈地攻打宛城,黄巾军抵挡不住疯了一般的汉军,城外据点接二连三的失守,主帅赵弘也在一次战斗中被杀。

  赵弘战死后,黄巾军余众又推举韩忠为帅,继续抵抗汉军。此时的黄巾军已经是疲惫不堪、军心涣散,朱儁也由于兵力不足,无法乘胜追击攻克宛城,于是朱儁便令将士完善工事,继续围城,以整点军士,招募、训练义兵,观望城内事态发展。
  城内的黄巾军看汉军停止了进攻,日益疑惑、恐惧,韩忠无力整顿兵士,鼓舞士气,众将逐渐心生不满,加上城内补给越来越困难,将士叛逃者日益增多。朱儁敏锐地察觉到城内的变化,于是心生一计,决定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想一举攻克宛城。
  汉军首先是突然鸣鼓佯攻宛城西南方向外城,韩忠闻讯后大惊,慌忙率领主力前往西南方向支援。朱儁见敌军中计,马上亲率5000精兵,绕到宛城外城东北方向,对该地发起猛烈进攻。朱儁的偷袭很快得手,汉军顺利杀进城内,黄巾军腹背受敌,更加混乱,韩忠无心恋战,带着部众慌忙向内城撤退,以求退保内城。
  经此严重挫折,黄巾军士气低落到极点,将领中分化出了投降派和抵抗派。作为军中最高统帅的韩忠也无心抵抗,因此派出使者到汉军军营乞降。但是朱儁却认为,如果接受了黄巾军的乞降,那就会让天下百姓误以为如果时机对自己有利就可以揭竿造反,一旦失利就可以投降官军,这样势必助长百姓为盗之风,因此坚决不允,继续令汉军猛攻黄巾军。
  连日来,汉军多次进攻都未能攻克黄巾军,朱儁登高观战,发现黄巾军因为已经完全没有退路,都尽力一战,战斗力明显比之前有所提高。因此,朱儁事先布置好伏兵,然后停止进攻,解除围困,韩忠见状,以为汉军疲惫撤军,马上率兵出战,企图突围,结果正中汉军下怀,韩忠大败,率部投降,秦颉与韩忠多次交手,早已对韩忠恨之入骨,便把韩忠给杀了,韩忠临死前破口大骂:“汉军无耻,食言而肥,我死不瞑目!”

  韩忠投降被杀造成的影响非常恶劣,导致黄巾军更加不安,更加奋勇抵抗。他们推举孙夏为帅,固守中城,准备与汉军血战到底。汉军猛攻宛的内城,直到11月才击败了孙夏军,孙夏率残部败走西鄂精山,汉军紧追不舍,最后在西鄂精山完全击溃了黄巾军残部,斩杀孙夏及一万多黄巾军,余众悉皆解散,自此宛城一带基本平定,南部黄巾军基本被扫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