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行业长篇小说--真武百年》
第52节

作者: 铁萼奇兰
收藏本书TXT下载
  铁布衫则有单独练的,属于硬气功,比如九式功法的鹤式,是打破所谓的顺式呼吸还是腹式呼吸概念的。或者说,所谓腹式呼吸,是一种表现形式,就是胸腹腔都是周向扩张,并不是单独往外鼓肚子,如此周向扩张,后腰鼓荡,整体看起来跟没有呼吸一样。而且肌肉暗中绷紧,从外看不出什么变化,但身躯好比铁桶一般,膈肌暗中上下运行,这样扛击打的同时也不影响呼吸。不影响呼吸,是呼气也是这个状态,吸气也是这个状态,也就无所谓是鼓肚子还是吸肚子了。而练功的时候,就是通过上下腔体的气压强化隔膜,按摩五脏。

  由提踵展背起,先调动深层肌肉稳固身体,深层肌肉原本就是控制骨节稳固的,但是屈伸运动之中,这部分肌肉几乎是休眠状态,唤醒之后即是运动的核心力源,也是保证拳架的根本。平时始终是一个不松不紧的状态,这样发力时就打破了呼吸,不存在呼气发力的局限,即平稳,又可能一气连击没有间隙。实则佛家、道家、儒家养生,原始追求也是这样的,呼吸深长之后就跟没了呼吸一样,叫做“胎息”。如此也方便清心入定。后来被偏解成了成了形式上的吸气鼓肚子,其实鼓肚子就是为了膈肌下降。九式鹤式往上拔起身体,先为练成胸肋开张,腹部却是往里收的,但即便是收,膈肌还是下降,如此产生一个挤压,便有了内练效果。心意拳、形意拳是自身行拳就已经是这个状态了。

  需要力就得练力,不然你松垮垮的,练得是什么部位?放松要的是特别的拉抻,也是一种强化训练。就好比黄瓜、豆角架子,是绳子绑上的,如果绳子不结实,随着加力可就压垮了,所谓散了架子。人体骨骼也是一样,松的是精神是情绪,太极中的“不用力”,是守中,取一个完备的架子,然后绷紧守住,随着外力也自然加力,只是这个加力是为了紧固间架,而非有方向性的抗力,如此便不觉用力,也多出了变化。不然真是一味地松,那自己可就变成了骨肉分离、入口即化的烧鸡了,一抖搂就碎。

  抗击打也有窍门,即便瞬间激发那种,即便身体没有练成什么能力,靠着鼓起胸腹绷住肌肉,再能沉肩坠肘、竖颈顶劲,五脏就好比被一张鼓起的老牛皮蒙在里边,寻常打击力是不足以渗透其中震荡内脏的,最多皮肉受点苦,咬咬牙就过去了。
  还有一种专门的皮肉练法,那种就是从“滚钉板”、磕铁珠开始了,多被江湖艺人采用,属于外练。

  日期:2016-05-09 22:20:01
  当骨节灵活性跟肌肉的张弛状态练好了,将蟾式的筋骨撑劲与虎式的荡拳冲击结合起来,出拳就打出穿透力来了。穿透力的根本是快而硬,快速加大冲击力,硬实产生压迫力,说得是自稍到根支撑的硬,不是拳头表面的硬,二力一结合,欺身占位,打退目标,目标没退必受重创。寻常拳师打击的重手来自抡摆,因为抡摆惯性大,所以感觉摆大力强。但抡摆缺少的就是后劲支撑,骨骼的贯穿支撑跟打击方向并非一线轨迹。抡摆打击力是大,但是力不是劲,穿透力弱,遇到遮挡、缓冲就打不成内伤了。所以表演抗击打的多是用棍棒横磕,如此增大了接触压力面,也缩短了力臂,使得穿透力又打了折扣。所以出拳的时候,先快速的一个直线冲击,打上瞬间再加一个二次的拧腰、探臂同时绷紧,马上就体验到穿透力了。如果再能学会直线冲击不是手臂伸缩而来,是肩背送劲绷弹而来,如此就保证了“枪势”的完成,后边再能晃起周身分量撞出这一枪来,那穿透力就大了。

  同样的拳劲,打在下颚可以将打晕,但打人头颅却不能,这是因为这一拳并不足以至晕,而下颚属于人体要害,受到冲击产生震荡,损伤小脑让人的身体短暂失控,力量与目标的作用一半对一半。而同样的力量,掌握了这个窍门,反而可以将人打坏,这是因为发力方式不同,力量没有中途消耗。比如说打头的话,你只是抡摆一拳,“嘭”一下敲上去,胳膊是放松的,他的头一颤,力量就抵消了一些,如果再有手悄然扶着,多出一个缓冲破解震荡,那就很容易挨过去。鹤式落式可以演变成一个贯拳,同样是弧线轨迹,但却是顺着骨节贯穿线发力的,整个是硬实的,“嘭”一拳上去,脑袋一颤回弹却被占据了原位,那就算力量就没有折扣,完全给打进去了,这一下就给他打出震荡了。

  掌握了这个窍门,压实纵力,就是穿着护身甲也能打透,如果是复合甲,至少也能出来一个震撼力,将人打飞。形意拳的发劲还要直接一点,但因为减少了惯性发挥的力矩,所以需要相当的身体条件,即是功力。但掌握了这个窍门,腕子再强壮一些,破铁布衫也就足够了。刘钧平推荐袁镜仪的正是这种,不过刘钧平说的更为高明,已经考虑到弧线压制与左右组合了,超出了发劲本身。
  日期:2016-05-10 12:25:30
  借后边情节贴个展示图;牛大嘴星夜拜访老大哥
  市井江湖的智慧:
  百里屈引: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耗尽半生,功亏一篑。
  宗道然:用人之道,好比养狗。养虎为患,狗则不然,丢三两块骨头出门去,你偷你就偷,我还省了喂。
  牛道厚:我这人心眼不多,大哥让我咬谁我咬谁;有咬错的地方多担待,我只管咬不管赔。我这人心眼不多,大哥让我咬谁我咬谁。

  现实素材,其实是一个人的分身,牛大嘴的多张面孔。
  日期:2016-05-10 12:50:12
  抡摆也并非不好,如果拿上武器,增大分量之后,冲击力也十分强劲。所以腿法因为灵活性与分量的问题,抡踢就比踹腿力强。所以腿法也一样,凶狠腿法不是靠着快踢打要害,而就是弧线起腿,陡然转胯放直,纵横力合一。杨印山能踢断有韧性的钢刀,自然是熟悉这种发力的。牛大嘴或者是大意了,或者是赶到了这步只能硬撑。好歹刘钧平说的是一拳,但凡有个失误,挨过去也就挨过去了。大不了一拳之后躺在这里就是了,如果没躺下,那就成了。值得一赌。

  “通常是三拳,你也三拳吧,先试试!”牛大嘴非常大度。其实不是让人试试,是他想先试试人。
  其实挨打没有不疼的,只是过是受伤轻重,与承受与否的问题。三拳有个递进,一谦让,就不好意思全力一击了,真是感觉不对,也有个转圜的余地。

  杨印山被他方才断刀惹着了,不多废话,“好了?”
  “好了。”
  杨印山朝牛大嘴的胸肋、腹部都轻轻磕了几下,虽然发力很轻,但却是压着骨节的,每一下都很实在。牛大嘴竟然扭曲了几下,不自觉就用力去迎抗。“开始了!”杨印山左手一推,右拳“忽”就朝着牛大嘴的肚子上去了,就听“嘭!”一声,牛大嘴先是往前一挺,但瞬间又拧着身子缩了一下,身体要蹦起来似的猛然一震……杨印山那一拳并没撤回,好似掏进了牛大嘴的肚皮一般。牛大嘴退后两步,脸色有些惨白,脑袋不自觉地颤晃两下,但总算站着没倒。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