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行业长篇小说--真武百年》
第55节

作者: 铁萼奇兰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夏青鹧道:“袁老师,要不要他们打打看看?”

  袁镜仪很诧异地看了夏青鹧一眼,不自觉就带出了教师的威严。夏青鹧也感觉不妥,低头不再说了。
  袁承兴轻咳一声,往边上站了站,夏青鹧也跟着站过去了。
  袁镜仪就以教师口吻直接道:“我就不一一点评了,各位有志守擂,我就从我的计划直说了,愿意留下的,我会根据你们的基础、体型、乃至性格分开班子,取重击、突袭、防御、摔打四个类型分别传授,学习潜龙钻打、抱头缩身、四式防御、点步摔打四套拳技,对于我预计让你们进行的任务,有三五日的训练,足矣。唯独有些人的腕力也许不够,奋力一击容易受伤,有些人的腰力也可能不够,我会为你们准备护腕护腰的布带。”

  对于余下人员,袁镜仪让他们做了一个简单的伏地挺身接立地起跳的连续动作,一观之下基本也确定了预测的情况。而后继续开讲:“方才演练我就不一一点评了,总之与心意六合相距甚远。以打击特别是连续重击为长的拳法,套路形式都偏窄势纵向,是为劲力集中,擂台打斗一对一,我们可以直接运用这种方式。
  日期:2016-05-11 16:14:07
  “形意拳之长,现在说了各位也许也不能理解,总之任何拳法都求整合,劲追求一贯之力,即是穿透、贯穿之力;势又追求一贯之气,即是运转灵动,如此稳重强劲。形意拳做到了,所以沉活刚韧,硬实直快。
  “硬为三节刚韧、实为内外诚实、直为攻击直接、快为转换迅猛;实则硬,直则快,诚实不虚,为内外整合。用拳贵奇绝省力,练拳当诚实用功,因而在练功时就做不到的,便是功法有问题,即便动用若干手段支撑实战能力,也偏离了形意正道。

  “比如,脚步似稳当而不硬实,似扎实而不能迅移,能迅移而不能长远,能长远而丧失刚劲,都是根基不到。独练时不能猛烈直快,对敌时便不能猛烈直快。
  “再有震脚,为硬实沉稳之步远践落地而成,即能保持整合诚实之态不用另行叫劲,又能辅助攻击,形成功力压制。故作沉稳、刻意蹾地都不是真正震脚。震脚为根基硬实之体现,用时快而隐含,练时清晰分明,若没有,拳势便不能诚实转换,攻击便丧失了直快,形意便不足以硬打硬进;身架丧失了紧固,则手脚无法形成夹剪,五行拳便沦为空架。
  日期:2016-05-11 17:14:01
  “步为一身是根基,细说步法,各位要么沉而不活,要么活而不沉,用起拳来便要么迟缓短促,要么轻浮动摇;演变轻浮动摇为快速攻击与拧晃发力,虽然能用,却是换了形意根本,丧失了形意独具之能。纠其原因是支撑拳架的身体条件就不成熟,如是又导致拳架更为糊涂。
  “沉稳的假象是缓慢,以缓慢为基又求重击,必然散了整合图蓄力,企图进退直接则必然反弓吸腰撑地挺胯,如此拳劲又必然迟缓短促;不能远打,不能快打,不能裹截变化,不能连续攻击。步不能攻又求重击,又不想落得定步挺胯,则必然俯仰探抖,中断根基;俯仰探抖必然绵软迟缓,连击难求强劲难求,不能整体攻防不能多位打击;提腿迈步,以跳为远,则身不能坠地,拳不能集中。
  “三体不明,必生出各种演变:以不能深远打击自誉有近战之长;以不能连击自誉有拳劲之长;以踢腿偷袭演示趟劲无能又自誉有腿法变化;以拧晃仰俯助力又自誉暗劲绵长;以迈步跑窜来揣测形意之步;以拧腰硬推来幻想劈拳之劲;以蹾地发力来体验崩拳之功;以空耗肢体来积累三体之能;以擒拿手法来展示裹截之法;以定步攻防来弥补动则势散;以手型变化来解释五拳之妙;以自行缓冲来解决筋骨之弱;以贬低猛烈来掩饰自身无能;以自震而颤来鼓吹弹抖之力……如此种种都是不智之举,自称一脉,实并非能力有长,而是形式有别,当先去病而后求进。”

  日期:2016-05-11 19:30:20
  开始的时候,袁承兴并无兴致,但听着听着他的神色也起了变化。余外弟子也是表情各异,有兴致、有有伤、有懊悔、有诧异……也有陷入思索之中的,也有面带几分质疑的。
  袁镜仪继续道:“过会我会根据情况分帮,依着同、天、贯、日四种体型,第一拨练重击的,需要身体协调,多是‘贯’字身型;第二拨练突袭的,需要身手敏捷,最好‘天’字身型;第三拨防御为主,以收练放的,却要敢打敢拼,破门入怀,‘日’字身型可以由此开始;练摔打一拨需要本力浑厚,适合‘同’字身型。”
  众人相互对比,袁镜仪道:“这是依身型分,但用拳高低更要看性格,暂且如此。古天赐这身型是练开了的,可以以他为标准,各自归帮。”然后又请教刘钧平,“杨印山师傅拳脚刚劲,恳请为我们做些重击示范。”
  刘钧平对杨印山道:“打直接的吧。”
  杨印山就练了一趟“飘拳”,说飘是步子轻盈而稳重,好似飘荡一般,擦地速行,每一步又很有分寸,合着步法打出拳头。如果形意拳不带其他肘膝变化,单纯纵身送力,杨印山这拳也有了。跟方才台上表演的就现了不同,而是很直接的一路组合,顺步点拳、上步掏摆、弧提转踹、转身后踹、绕步闪身、弧直连拳……朴实无华,但是自然飘逸,感觉进退毫不费力,凶狠藏在优雅之中,有一种韵律之美。但是其中力道,却都感觉得到,他那轻飘的一腿,差点让牛大嘴下不来台。

  杨印山演示完毕,袁镜仪征求道:“刘老板,是不是取其中一拳就好了?”
  刘钧平道:“就取‘潜龙钻打’吧。”
  袁承兴的表情动了一下,但是继续抱着胳膊一边观望。
  刘钧平亲自演练,与杨印山一攻一防,展示了弧线压制,双头蛇、铁幡杆很快就比划出个样子了,他俩是练过象形蟾式的,对圆背探臂、弧线硬抄印象深刻,但是步法却有些差池。
  袁镜仪问孔新保,跟“张家五虎”玩过么?孔新保说跟着张家骕练过一点基础。袁镜仪道,好,那你就跟着我演练第二帮的吧。
  抱头缩身出自少林拳法,但却也是心意把的起手势,此势先练蹲身劈砸,练出一记抡摆重拳,抡摆重拳与弧线贯拳对比,是打击力强,支撑力弱,因为劲路与骨节轨迹没有重叠,如此缺少紧固支撑,力量虽大,却有折扣,但是对于重创头颅已经足够,因为抡摆之力发动简单,突然猛烈。“抱头缩身”是前手垂手拳架,取蹲身丁步,后实前虚,寻常用拳,多是前手刺探后手重击,再有重创则为腿法,而此式不通在于,前手松垂,以前腿为刺探,后手配合前腿为防御,如此影响距离便长出一段,而空出前手抡摆重拳,往往可以借助腿法突然近身,越过防御突袭头颅,无论打上面颊、耳门、太阳、后脑都是重伤,唯独对后腿力量要求极高,所以适合瘦长之人使用。

  其实这一拳出自象形功法的牛式回身,而四式防御同样出自牛式,不过是含而不发,以防为攻,利用撑拳、盖打、顶肘、后踹突然反击,出其不意,往往会受收奇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