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味儿的『资治通鉴』》
第18节

作者: 薛犁冬
收藏本书TXT下载
  楚怀王本来就有些顾忌,抓张仪很大程度上也是做给其他臣子看的:骗我的人一定会被老子抓到,杀还是不杀,也全在老子一念之间。但戏也不能演过,要见好就收。于是赦免了张仪,还以厚礼相待。
  张仪没事人一样,继续一副贴心贴肺的样子,规劝楚王道:如果秦国逼迫韩、魏共同攻楚,您能顶得住不?再派巴、蜀两地的士兵顺岷江而下,不到十天就可兵临关城,接下来,黔中、巫郡可就危险了。等秦国亲自派兵打出武关,楚国存亡可就只剩三个月时间了,即使其他国家前来救援,那也是半年以后的事了。大王难道还觉着合纵抗秦是正确的吗?如果您能诚心诚意地听进我的意见,我可以让秦、楚两国结为兄弟之邦,世代友好。

  楚王虽然将信将疑,但只要留着张仪就能保住黔中,也算没有亏本。于是任凭张仪离开。

  接下来,张仪一路高歌“怒放的生命”。
  他没急着回秦国,而是拐道去劝说韩王:韩国有啥啊,存粮不够吃两年,士兵不到二十万,秦国却是百万雄师,若要打韩国,就跟巨石压鸡蛋一样简单。为大王着想,不如结好秦国,进攻楚国,还有比这投资回报率更高的生意吗?
  韩王已经跟在秦国后面打过秋风了,能不同意吗?张仪风光无限地回去向秦王报告。秦王大喜,封他为武信君,并赏赐了六个城邑。
  张仪再接再厉,继续游说齐国、赵国和燕国,所用策略如出一辙,都是历数各国短处,再罗列秦国长处,然后引导对方去想,如果和秦国做对是什么后果。尤其在张仪连蒙带骗地告诉这些国君,其他国家早都争先恐后地与秦国勾肩搭背后,他们无一例外地加入了争先恐后的队伍。
  太漂亮了,简直就是完美!张仪仅凭三寸早晚还是得烂的口条,把一个个心雄万夫的国君收拾的服服帖帖,还有什么是他不能控制的?!
  当然有,那就是秦王。
  日期:2016-05-31 21:19:24
  公元前311年,就在张仪旌旗招展地回国复命的路上,一贯和他有商有量的秦惠文王,招呼也不打一声,就撒手归西了。
  继位的秦武王,跟他爹当年不喜欢商鞅一模一样,还在做太子时就看不惯张仪。隐忍多年的反对派们立即跳了出来,一个劲地埋汰张仪,就差亲自动手了。那些被张仪骗得对人生一度失去信心的国君们听说后,终于又鼓起勇气联手抗秦了。
  张仪难道要步吴起、商鞅的后尘吗?
  双脚行遍天下,一舌平卷六国的张子玩得就是心跳,即使十面埋伏,也架不住老子一飞冲天。
  他靠的还是口吐莲花。
  张仪一脸真诚地向武王建议道:天下人都知道,齐国对我恨之入骨,我去哪儿,它就会讨伐哪儿。为大王千秋大业考虑,请派我去魏国,然后等齐国攻打魏国时,大王就趁机攻打韩国,夺取三川,挟持周天子,天下版图尽在掌握!
  看来这张子还有点用处嘛,武王点头同意了。果然,张仪刚到魏国,齐国军队就出动了。魏王不敢撵张仪,却又无计可施,只有等着再度风中凌乱。
  因为知道这里将是自己的归宿,不能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张仪难得地厚道了一回,安慰魏王说:别怕别怕,有我呢,有我呢。
  然后派自己的手下去楚国,再经由楚国使臣递话给齐王说:大王尊崇张仪真是不遗余力啊。
  齐闵王说:啊?你说啥?

  使臣道:张仪离开秦国时就与秦王约定,等齐、魏打得难解难分时,秦国就夺取三川。大王现在果然进攻魏国,对内劳民伤财、对外结仇邻国不说,最直接的是让张仪重新获得秦王信任呐。
  齐闵王听后,心说,差点又上了这小子的当。赶紧退兵。
  张仪在魏国做了一年国相后,安然离世。
  这是个伟大的时代,我轰轰烈烈地来过,我无愧。现在我累了,我要安安静静地离开,我无悔。
  司马光承认了张仪、苏秦、公孙衍是纵横家中的佼佼者,但对其做法却不以为然,借他人之口进行了否定。比如孟子认为,他们算不得大丈夫,因为不够堂正。再如扬雄在《法言》所说,他们行的都是骗人术,为圣人所厌恶;为谋取个人富贵功名,与孔门弟子子贡排解纷难是两回事,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是有才,但不是我们崇尚的那种。
  在下斗胆,觉得这些评论过于道德至上。史学公论,战国无义战。让我们借用电视剧《潜伏》的台词表达一下吧,“每次战争都有对垒的双方,你能告诉我,哪一方是正义的,哪一方是邪恶的?”在那样一个时代,攻伐、兼并、杀戮无可避免,即便贵为国君,哪怕有诺贝尔和平奖的理念,也要为‘树欲静而风不止’而痛苦不堪,你富了,有人上门抢夺;你穷了,有人上门欺凌。何况这些出身平常、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若能凭借自己的谋略----或者被称为诡计,让这个民不聊生的时代尽可能地缩短,是否可算是大功一件?何况,他们哪一个人不是历经百难,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

  张仪能得善终,实在是因为他欺骗、愚弄的不是一般人,而是各个诸侯国君。尽管他们有的英明、有的愚蠢,但屁股决定视野,都无一例外地关注的是江山,即使牵涉到人,盯着的也是张仪背后的秦王。张仪,根本不是一个层级上的对手,和他较真,是自降身份。
  即使得罪个把王公大臣,有洞察秋毫的秦惠文王罩着,谁也奈何不得;等到武王继位,他们以为机会来了时,算无遗策的张仪,早已溜之大吉。为了让他们彻底死心,张仪干脆往坟墓一躺,我到家了,你们还追个啥?
  不是每一纵横家都能像张仪这样,既算计了天下,也算计好自己。
  犀首公孙衍,在被秦军打得跑回魏国后,已没了东山再起的本钱,最后,被自己昔日的政敌陷害杀死。
  而苏秦,无论是天下,还是命运,都只算到一半----前面说过,他亲自发起的合纵半途夭折,被迫奔逃燕国;因和燕太后干柴烈火的事,最后又不得不寄身齐国,最终命丧于此。
  只不过,苏秦毕竟是苏秦,临死授计,总算给自己讨回公道。
  日期:2016-05-31 21:21:26
  苏秦知道女人的便宜不能白占,况且还是太后。去了齐国后,便一心帮着燕国打算。为扩大实效,更是想尽办法争取齐宣王信任。智商经常欠费的宣王,果然对苏秦优待有加。终于引起了土生土长的士大夫们的嫉恨:丧家之犬竟然也骑到我们头上去了,一定要干掉。
  于是,有人安排杀手袭击了苏秦。苏秦身受重伤,眼看不治,便对齐宣王说:请大王以间谍罪将我车裂。然后如此这般。
  齐宣王照办后,刺客果然前来邀赏,结果就是两个字:送死。
  死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苏秦的弟弟苏代、苏厉步他后尘,也以游说闻名于诸侯。
  只是,苏秦最初从燕国出发,最后心向燕国而死,除了生活作风问题,也算得上是燕国的忠臣了。但苏代,虽说后来也在齐国做燕国的内应,将齐闵王引向绝路,算是给燕国报了宿仇,但同时,他更是燕国大乱的始作俑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