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代有苏秦这层关系,很快取得已继位五年的燕王姬哙的信任,对其言听计从。苏代的亲家,燕国国相子之想谋取大权,便一再拜托苏代暗中相助。苏代与他哥哥相比,就差远了,纯粹是一政客,因私废公一点也不犹豫。
出使齐国回来后,燕王问他:齐王能成就霸业吗?苏代回答说:不能。燕王问:为什么?苏代说:因为他不信任臣僚。燕王为表示自己可以信任臣僚,便让子之掌握 大权。
燕王脑子被苏代洗过后,还没等晾干,又有人赶过来往里灌水:人们称道尧是贤君,是因为他能出让天下,您要是能把国家让给子之,那就是与尧齐名的贤君了。燕王便将国家全部托付给子之管理。
大家一看国君脑袋是加厚型护舒宝,吸水无底限,便加大放水流量:上古时候大禹名义上推荐益为接班人,却任用自己儿子启的属下担任官吏。在益接班后,启很快就勾结属下推翻益,取而代之了。因此天下人都说这其实就是大禹设的局。现在大王您虽说把国家交给子之管理,但官员都是太子的人,这和大禹的安排是一样样地啊。这番话,让燕王水波荡漾的脑袋彻底泛滥,立马下令收缴所有官印,把三百石俸禄以上的官职都交给子之任命。
终于,子之不费吹灰之力便大权独揽,面南称王。而燕王哙反而俯首称臣。
不到三年,国家大乱。带头大哥当然是燕太子姬平,他和一个将军合谋起事。年事已高、人如夕阳的齐宣王想趁机发挥余热,捞点好处,就暗中派人鼓动燕太子说:放手干,我挺你。
燕太子血脉贲张,立即命令那个将军动手,哪知进攻受挫,该将军竟然临阵倒戈,反过来攻打太子。国内顿时动乱不堪,几个月内就战死几万人。齐国不再犹豫,立即发兵燕国。燕国士兵早就盼着维和部队过来主持公道了,大开城门,列队欢迎。
齐军轻而易举抓住子之,顺应民意,将其剁成肉酱。这还不算,竟然自作主张,处死了燕王哙。这个燕王也是自作孽,不可活,死后连个谥号都没捞着。但人家好歹也是一国之君,祸害的是自己国家,齐国实在是不该直接处死。
齐宣王却不这样认为,他还想着一口吞下燕国。为此,专门请教孟子:有人一开始就不让我征讨燕国,有人劝我趁机吞掉它。现在我们只用五十天就攻占了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不是人力能做到的,这是天意啊,我敢不顺从吗?您说,我是不是应该吞并它,是不是嘛?孟子回答道:如果燕国人民因此跳出火坑,夹道欢迎齐国,那就没啥可犹豫的,当年周武王也是如此救民于水火的,否则,就不要吞并。但是,如果新的统治更加糟糕,百姓就会跑去别的国家了。
没等齐宣王高兴几天,以秦国为首的其他国家就兴师问罪来了。宣王又来咨询孟子:各国都想讨伐我,咋办?孟子回答说:《尚书》说‘盼望我们的君主来拯救我们。’现在燕国有人乱政,大王前来主持正义,燕国人民都是烧水做饭欢迎齐军。但齐军杀了他们的父兄,抓了他们的子弟,毁了他们的宗庙,那可就不行了。本来齐国占领燕国,国力增强就让其他国家担忧,现在又不施仁政,这是里外不是人的做法呐。大王您还是赶紧释放被抓的百姓,归还掠夺的财宝,帮助燕国民众,推举新的国君,然后早日撤军为妙。
到嘴的肉吐出来?齐国就没有这个惯例,除非被揍得呲牙裂嘴,不得已吐出来。
然后齐国就被联军揍得吐了出来。就在这年,齐宣王没等回光返照,就日落西山,撒手人寰了。他在位期间,先是在合纵伐秦时耍性子爽约,后来又拒绝与楚王重修旧好,现在则与燕国结下深仇大恨,终于成功地将齐国领上了下坡路。
还好,他的后人不能全都怪罪于他,因为他的继承人齐闵王更差。
而燕国,否极泰来,终于迎来了一代英主。
日期:2016-05-31 21:23:13
公元前312年(秦军在丹阳、蓝田两败楚国那年),燕国贵族共同推举太子姬平上位,是为燕昭王。
实际上司马先生记录有误,给燕王哙报仇的不是太子平,而是庶出的公子职,他才是真正的燕昭王。不过,他的王位是拼妈拼来的,因为他亲妈是秦国嫁到燕国的公主。秦公主找娘家人出手,趁着燕国内乱,杀了太子平,立了公子职。
燕昭王继位后,决心振兴燕国,一雪国耻。他凭吊战死的将士,探访贫苦孤寡,与百姓同甘共苦,深得民心。更重要的是,他降尊纡贵,想尽一切办法招募人才,专门嘱托郭隗说:齐国趁人之危,掠我燕国,我深知燕国国小力薄,不足以报仇雪恨,但招贤纳士振我国威始终是我的夙愿,请您推荐这样的人才给我,我一定亲自服侍他。
郭隗讲故事的方式很值得应聘工作的看官学习,他说:以前有个君主派一个扫地的仆人去买千里马,那个仆人只找到一匹死去的千里马,没有犹豫,花了五百金买下马头,献给君主。君主大怒,就要问罪。仆人说,‘且慢。死马您都买,何况活的呢!天下人很快就会送上好马的。’不到一年,果然得到三匹宝驹。现在大王您想招揽人才,就请我郭隗开始,比我贤良的人,就会蜂拥而来。
于是燕王为郭隗翻建府第,尊为国师。各地的贤人纷至沓来,最为出名的,是和吴起一样,位列武庙十哲的乐毅,他将助燕昭王扬眉吐气,威震天下,实现为先王报仇的愿望。此是后话。
其实,燕昭王首先应该感谢的,还轮不到郭隗,而是另一个人。此人在燕国内乱时,将在韩国做人质的公子职护送回国,才使他后面有了拼妈机会。
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赵国一代雄主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十五岁时,他爹赵肃侯去世。肃侯生前多次招惹周边大国,战乱不断。他这一撒手,齐、楚、燕、魏、秦五国就想趁火打劫,各派万人精锐随使者到赵国吊丧。
这对武灵王可是个严峻考验。但灵王少年老成,毫不畏惧,决定针锋相对。先是与近邻韩国、宋国建立同盟,然后重金贿赂越王和楼烦王,使其分别攻击楚国和燕国,让他们自顾不暇。同时,命令国内军队一级戒备,严阵以待。只允许各国使者入境,带来的军队一律境外等候。五国使团一看这架势,都不敢轻举妄动,只怕自己一不小心,成了赵肃侯的殉葬品。
武灵王不仅霸气,还很低调。当年公孙衍五国相王时,唯一拒绝称王的就是这位年纪轻轻的小赵同学,而且还自降一格,让国民称自己为君,那感觉就跟董事长的儿子跟各位高管说‘请各位叔叔喊我小赵’一样地平易近人。
这样一位有胆略、有城府的国君,去操心燕国的乱局,显然有自己的目的。
当时的背景是,赵国与韩国是铁杆联盟,赵武灵王继位不久就按他爹的遗命,与韩国联姻。但韩国怕亲家过于强大,又与燕国结盟,燕国公子职就是在这背景下去韩国当了人质。韩、赵两国都心照不宣地想趁机在燕国拥立一个和自己有基情的国君,公子职便成了不二人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