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通记——按照国别和地区为您讲诉世界历史(寒山)》
第39节作者:
寒山憶雪 日期:2015-07-14 22:06:02
3.太康失位
想当年,益和启争夺霸主位置的时候,没有一定数量部落的支持,益是不敢贸然动用武力参与角逐的。
支持益的部落,绝大多数是东部的古夷人部落。
费氏的失败让众夷部落不得不再次臣服于夏后氏,但是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让联盟产生了裂痕,让山东地区的部落和中原地区部落产生了隔阂,这个隔阂在二代雄主启挂了之后,将表现的更加明显。
启挂了之后,他的儿子太康继承了夏后氏的酋长之位,并且同时继承了大联盟的后位<小棒友们在这里要把后理解为王>。
传说太康作为大联盟的君主,却没有作为一个君主的素养[1],比如没事就打猎玩儿啊,比如也不理政事不体恤民情啊,于是就导致已经和夏后氏产生嫌隙的东夷各部开始挑衅了[2]。
据说太康带着一帮人跑到洛水以北去打猎,然后东夷部落中的有穷氏趁机攻占了夏后氏的都城斟鄩,太康流离失所多年后死去。然后有穷氏的酋长羿扶植了太康的弟弟仲康当了夏后氏的君主,再后来又扶植了仲康的儿子相当了夏后氏的君主,自己在一旁大权旁握。接着,羿又杀掉相,自己当上了大联盟的君主,于是就得在名字前面加个君主的称号后了,后羿的名字就诞生了。
据说后来,羿的大臣寒浞又笼络朝臣,杀死了羿,自己当上了后,最后在与少康复国的战争中失败被杀。
这些说法,完全没有考虑到当时的部落林立、只为宗藩互不统属的大格局,而且相关的记载还有矛盾的地方。
比如说,太康虽然是大联盟的君主,但只是众部落推举或者承认的名义老大,各部落的事情太康并没有权力过问。而在夏后氏内部,酋长之下,还有各个氏族的族长,夏后说白了也是各个族长名义上的老大。在这种跟集权社会一点不搭界的时代,你说太康有多少政事要过问的呢?
要说政事,还真有,那就是特别处理好部落内各个氏族的关系,处理好大联盟内各个部落的关系,没事和联盟内的部落联络联络感情,部落间出现纠纷了,夏后去充个和事佬调节调节,哪个部落特别刁蛮不讲理了,夏后联合一些部落去武力惩罚的他讲理……这些才是夏后的政务。
也就是说,夏后真正要忙的,是外交。外交最重要的一块,就是联络各部感情。在那个时代,没有什么太多的娱乐活动,打猎这种事情是联络感情再好不过的方式了。设想一下,夏后去这个部落陪同酋长打打列,叙叙旧,感情就联络上了。夏后去两个发生争端的部落充当一下和事佬,几个酋长和夏后一起打打列,哎,恩怨就算勾销了。
所以说什么太康盘于游田,不恤民事,其实太康恰恰在干他的正事,在干他的本职工作。
但是太康即便这样努力,还是无法弥补和夷人各个部落之间的嫌隙,加上他的父亲征讨有扈氏给各个部落留下来的阴影,让很多部落对夏后氏保持着敬畏而提防的状态。明面上一起打猎,哥俩好啊,背地里还是送太康一个冷眼。
甚至于,太康更多去的是洛河以北,而不是东方。洛河以北是原本的唐虞两个部落为首的羌人的各个部落,前文寒山提到过,那个时代的人并没有种族和族群的概念,他们只是以部落为单位,同为羌人或者同为夷人的部落之间可以杀得七荤八素,而某个夷人部落和羌人部落却可以相处的很好甚至联姻。
但是,上古的人们还是会发现有一些不同的,那就是语言。羌人可以学习夷人的语言而变成夷人,夷人也可以学习羌人的语言而变成羌人,但是大体上,羌人的众多部落说的还是古羌语的各个分支,夷人的众多部落说的还是古夷语的各个分支,只有中间地带兼具两者的杂糅。
语言的隔阂加上启时代羌夷之间的一次大战,导致了两者逐渐出现了超越部落之上的族群嫌隙。所以太康更多的是去相同相近语言的有虞氏、陶唐氏的地盘去哥俩好,而很少去东方夷人的地盘。
太康无论怎么哥俩好,还是招来了夷人对自己邦国的攻击。
有穷氏其实也可以写作有穹氏[3],穹的古义通弓,有穷氏是一个特别善于射箭的部落,而夷人的夷字本身也是一个背着弓的人,应当可以反应出夷人族群善射的特征。
不管咋说,有穷氏趁太康和地方部落的酋长打猎在外时,率领部落的武士对夏后氏的地盘发起了进攻。
前面已经讲了传说记载的内容了,有穷氏占领了夏后氏的地盘,连续扶植了两代傀儡夏后,仲康和相。
传说的矛盾就出现了,传说相刚刚即位就率领族人去攻打淮夷、畎夷、风夷、黄夷等东方的夷人部落,之后更是让于夷带了贡品来朝贡来了[4]。
如果是傀儡君主,有穷氏的酋长会带领夏人去攻打同为夷人的部落吗?要知道,夏后氏虽然失去了夷人部落的支持,但是在大中原羌人的部落中还是有相当的威望的,在这种情况下,有穷氏自然不会让夏人去攻打夷人部落,而只会是赚夏后氏去和有虞氏陶唐氏自相残杀,削弱西面的部落力量。
再说了,如果没有夷人各部的支持,有穷氏凭什么有实力能得以攻打夏后氏的地盘。如果反过来操纵夏后氏攻打夷人各部,以后有穷氏的酋长又凭什么能得到东方各部的支持,成为大联盟的君主。
所以更加靠谱的情况应该是,有穷氏在伯益失败了之后,就在努力联络夷人各部,积累自己部落的威望。在得到夷人不少部落的支持后,又趁着一代雄主启的挂去,又趁着夏后氏的君主访问各部在外,有穷氏就对夏后氏的地盘展开军事入侵。
而最终的结果是,有穷氏并没有很轻松的战胜夏后氏,也许是打平,也许是惨胜,使得双方都没有实力再战,于是最终进行了一些妥协。
妥协的结果是,太康这个在努力通过打猎外交团结大联盟各部支持的君主——对夷人来说危险的君主不能再干下去了,去哪里不管,总之太康不能继续在位,不能回到夏后氏的地盘,满足了这一点或者还有另外的其他条件,有穷氏则继续承认夏后氏的盟主地位,并且罢兵休战。
但是也许妥协还有另一种结果,那就是,双方只是罢兵停战了,仲康则是大敌迫近、酋长不在的紧急状态下,被部落临时推举出来担当指挥武士抵抗外敌的大任。而有穷氏退走以后,仲康则干脆霸占了君主之位,像后世的明代宗真的代掉了明英宗一样。所不同的是,太康最终没能回到夏后氏的地盘,在各部之间流落直到挂掉。
不管是哪种情况,有穷氏继续回到东方巩固属于夷人的联盟,而夏后氏则在经历了一番君主变动后最终安稳了下来。
[1]<后汉书>:夏后氏太康失德,夷人始畔。
[2]孔安国:(太康)盘于游田,不恤民事。
[3]<左传·襄公四年>孔颖达疏:羿居穷石之地,故以穹为国号,以有配之,犹言有周、有夏也。
[4]<竹书纪年·夏后氏>:(相)元年,征淮夷、畎夷。二年,征风夷及黄夷。七年,于夷来宾。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