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林场司机的真实经历》
第42节作者:
药之物语 日期:2016-07-11 11:05:00
感谢各位亲的支持,更新一个故事:
杨阿姨是我们林场的会计,她是典型的北方阿姨,戴近视眼镜,胖胖的中等身材,卷发头,说话和善、待人有礼貌、相貌慈祥。
2008年9月的一天,杨阿姨下班打卡后,想起来要去医院开一点治疗牙痛的药。她就顺着林场的街道,往医院走去。
从林场大院到医院,也就是200多米的距离。2008年的时候,这段路程中有一块地皮还是空着的,没有被开发,上面长满了矮矮的小松树和杂草。
林场所在的地理位置纬度高,秋天的时候昼短夜长。下午5点的时候,已经接近傍晚了。
杨阿姨走过那片空地的时候,她看见一个年轻人,站在那个空地里看着她。他看上去年龄有20多岁,穿一件白色长袖上衣,戴一副浅色塑料边框的眼镜,头发很长,乱乱的。在傍晚的夜色中,他的相貌也看不清楚。
杨阿姨没有当一回事,看了一眼就走开了。林场街道两边单位也多,上班的人也多了去,说不定那年轻人是在那里等别人。
日期:2016-07-11 11:05:00
杨阿姨去医院挂了号,和熟悉的大夫聊了几句,开好了药。然后她缴费领药,提着塑料袋走出医院,顺着林场的街道,往林场大院的家属区走去。
当杨阿姨经过那片空地时,她看见那个年轻人还是站在那片小松树林里,望着她这边。
杨阿姨有点诧异,她停下脚步,朝自己的四周望了望,但是并没有看见有别的人。天已经快黑了,这个年轻人在这里站了这么久,他到底在等谁?
杨阿姨在街道上站了一会,她看着那个年轻人,那个年轻人也看着她。
后来,杨阿姨还是转过目光,继续走自己的路,回了家属区。
日期:2016-07-11 11:07:00
杨阿姨的爱人20年前,他们的女儿刚出生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他们的独生女儿小李现在长春念大学,每年寒暑假才回来林场,杨阿姨平时都是一个人独居。
第二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中午12点下班的时候,杨阿姨一个人出去林场街道上买东西,她又一次经过了那片空地。
奇怪的是,她再一次看到了那个年轻人。从昨晚到现在,他站的还是那个位置,好像没有动一样,衣着、神态还是和昨晚一模一样。
正午12点的阳光下,他一动不动的站在小松树林里。他穿一件白色长袖上衣,戴一副浅色塑料边框的眼镜,头发很长,乱乱的。
杨阿姨更加奇怪了,她看了看四周,这次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直接朝着那个年轻人走过去。她想问问这个年轻人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一直站在这个位置。
等杨阿姨走到那块空地边上,快接近那个年轻人的时候,忽然,一只突然出现的大鸟一边尖声叫着,一边贴着杨阿姨的头顶飞过。
杨阿姨被吓了一大跳,觉得自己的头发都被那只鸟掀起的气流刮乱了,她赶紧转身就往回走。
在黑龙江的森林里,有很多鸟,有保护自己窝的本能。当人无意中走到靠近它建造鸟窝的那棵树时,只要它在附近,它一定会冲出来赶走人。杨阿姨刚才碰到的只是这只鸟的警告和驱逐动作,如果她还不走,下一步肯定就要遭遇攻击了。在林场里,每年,总有人因为无意中靠近鸟窝,或者是因为偷了鸟窝里的鸟蛋和幼鸟,从而被护窝的鸟攻击,被鸟掀破头皮、抓伤脸或者眼睛。
日期:2016-07-11 11:09:00
杨阿姨走回到街道,惊魂甫定,她转过去又朝小树林望了一眼。
正午12点的阳光下,那个年轻人还是一动不动的站在小松树林里。
回到办公室后,杨阿姨把这件事给几个要好的同事说了。
一个年龄和杨阿姨相仿的同事,我们叫她王姐。下班后,王姐主动要求下,她和杨阿姨一起,结伴去街道上逛了一圈,特意经过了那片空地。
和杨阿姨看到的一模一样,这次,王姐和杨阿姨同时都看到了那个年轻人。
王姐胆子很大,她朝着那个站在小松树林里的小伙子喊:你站那干啥?天快黑了,还不赶快回家?
那个小伙子,仍旧一动不动的站在小松树林了。在傍晚的夜色中,他的相貌也看不清楚。
这次,杨阿姨和王姐都开始在心里有点发毛了。
日期:2016-07-11 11:12:00
时间又过了一天,第三天的时候,杨阿姨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个对账的老乡,杨阿姨她们管她叫陈大姐。
陈大姐年龄比杨阿姨她们要大一些,她是个很会处人际关系的人,平时就和杨阿姨她们很熟,经常会一边对账一边聊天。
杨阿姨把这件事给陈大姐说了。
陈大姐听完杨阿姨的描述,她想了一会,就说:这样,你们别怕,你们这两天也别老往那块地跑,我找个懂一点的人来看。
陈大姐果然是很热心的人,第二天一大早,她就领着一个50多岁的男人,陈大姐叫他赵大哥,他们俩一起搭顺风车来了林场大院。
赵大哥只是向杨阿姨她们简略的问了一问情况,然后就一个人出发去了那片小松林。
杨阿姨她们在上班,不能一起跟着出去看,她们也不敢和领导说这事。
过了将近一个小时,赵大哥回到了杨阿姨她们的办公室,他说:没事了,放心,一点小事而已,以后再也没有了。你们最好把这事给忘了,日子该咋过就还咋过。
杨阿姨想留他们中午吃饭,赵大哥摆手说不用。杨阿姨想包个红包给他,赵大哥立马就拒绝了,一分钱也没要。他在杨阿姨办公室里稍微坐了一会,就叫上那位热心的陈大姐,一起告辞了。
杨阿姨半信半疑,好不容易等到了下班,她和王姐又一次上了街,朝那片小松树林空地走去。
果然,这次再也没什么人影了。
接下来的几天,杨阿姨特地在下午下班后又去了那片小树林看,都没有看到任何人影。
日期:2016-07-11 11:14:00
自从这次经历以后,这件事开始在杨阿姨的心里不停的翻来覆去的想,她把这事琢磨了好久好久。
终于,在国庆节的前一天,陈大姐又来对账,杨阿姨把她堵在办公室里,一定要问出个究竟。
陈大姐被逼问之下,就把赵大哥告诉她的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了杨阿姨。
陈大姐说:赵大哥说,其实也没什么事,别害怕。是20年前,也是在9月份,一个在林场工作的20刚出头的年轻人,被原木砸伤了,伤势太重,当场就去世了。他被砸伤的地点就是在那片空地,最近杨阿姨她们看到的,就是这个年轻人。
陈大姐还说:赵大哥也说了,都别害怕,他也没做什么事,就是把年轻人给送走,让他以后再也别来了。
杨阿姨当场就出了办公室,她直接去找在林场工作时间久的、对人事比较熟悉的同事问。果然,是有这么一件事,人物、时间和地点全部都对的上。
杨阿姨她们只觉得毛骨悚然。
杨阿姨心里只觉得毛骨悚然,虽然从小所受的教育,早就把她培养成了唯物主义者,她长期以来,根本就不信这些所谓的鬼神之说,但是,现在事实就摆在面前,这件事对杨阿姨的信仰是一个冲击。
日期:2016-07-11 11:16:00
打那以后,杨阿姨原本坚定的唯物主义信仰开始动摇。女儿小李在长春的大学读书,她一个人独居在家。在下班后孤单的时间里,杨阿姨开始研究一些算命的书籍,她托人买了《易经》、《渊海子平》、《子平真诠》这样的书来看,一个字一个字的研究,一点一点的学习。
在林场枯燥的生活里,杨阿姨坚持着去研读这些书籍,她认真的程度,不亚于刻苦求学的学子。
转眼到了2009年1月,小李放了寒假,回到了家属区。
有一天,小李看着杨阿姨又在认真的学习这些书籍,她问:妈,你真的相信这些吗?
杨阿姨说:我当然信啊。很多事都可以算的,很准的。
小李说:那我问你一句话哈,你要是能回答上来,我以后再也不干涉你。
杨阿姨合上书,她笑眯眯的看着女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