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林场司机的真实经历》
第51节作者:
药之物语 日期:2016-07-17 12:56:00
那个夏天,小芳走后,燕生就变了。开学以后,他开始和同学打架、抽烟、喝酒、逃学,偶尔上一次课,也会在课堂上睡觉,和老师顶嘴,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乡村中学的家长会上,招顺逐渐开始觉得脸面无光,暴怒之下,他一回家就揍燕生,但是燕生再也不怕他打了,每次被打燕生也不哭,被打急了他还会和招顺对打,
但是,打完了一切照旧。
就连燕生的外婆和母亲,也都好言好语的劝过燕生,劝他收心回来,好好读书。可是,燕生一句话也听不进去。招顺的家里,已经没有人再能管住这个半大男孩子了。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990年,那一年,燕生17岁,还有一年,他就要读完高三,从中学毕业了。
好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拨去了障眼的乌云,1990年的暑假里,许燕生突然间再次君子豹变。
一夜之间,那个不良学生许燕生不见了。除非是母亲和外婆叫他去干活,燕生根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他在家里开始刻苦学习,对找上门来的狐朋狗友也一概几句话就打发走。燕生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那个短短的暑假,他发狠的用功,每天除了看书、背书,就是做题,连吃饭都在书桌上边看书边吃。他用一个暑假的时间,把整个中学已经学过的课程全部都认真复习了一遍。
燕生的父母和家人不明白燕生为什么突然间变的这么勤奋好学,但是无论如何,儿子开始学好了,这总是一件好事。
一天,招顺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了几公里外的水库,他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抓了一条大鱼回家。吃晚饭的时候,燕生的母亲把那条鱼煎好,端给刻苦学习的燕生,她说:先吃饭,休息一下,这是你爸专门给你捉的鱼,补身体的。
好像没有听到母亲的话一样,燕生头也不抬,什么话也没有说。半个小时后,母亲再去燕生房间收拾碗筷的时候,发现青菜和饭被吃的一点不剩,唯独那几块鱼肉,却依旧完好无损的剩在碗里。17岁的许燕生依旧倔强,他一直默默的在和许招顺对抗着。
日期:2016-07-17 13:00:00
1991年的夏天,许燕生高中毕业,考上了哈尔滨的一家大学。
招顺是第一个知道这件事的,因为这所学校在确定招生前,还派人专程来屯子里对燕生的家庭背景做了调查。做过干部的招顺心里很清楚,这就是政审,儿子终于有出息了!
招顺一家高兴坏了,这可是自招顺的职位被降成村民小组长以来,他们家遇到的最大的喜事。这些年来一直被各种不顺笼罩着的农家庭院,也开始破天荒的出现了喜气。那些天,招顺每天都早出晚归,他在村里的乡道上一逛就是很久,他和每一个碰到的人握手打招呼,还不忘嘶哑着嗓子和人家说一句:燕生考上哈尔滨的大学了!
收到录取通知书以后,招顺提议:全家人去拍一张全家福。
拍照片那天,招顺特意找出多少年都没有再穿过的深蓝色的中山装,他不顾全家人的反对,硬是在大热天把中山装穿的整整齐齐,风纪扣都扣住,还在左边的衣兜里插上一根钢笔。
这张全家福,许燕生至今还保存着。
1991年的9月,许燕生一个人离开了家乡,到哈尔滨读书。
日期:2016-07-17 13:03:00
1991年的12月,招顺忽然和家人提出,反正冬天也没什么农活干,他要去哈尔滨看看儿子。随后,他带着一些钱和简单的行李,就出了门。
面对不告而来、突然到访的父亲,燕生有点不知所措。不过他还是抽了时间,带着父亲去学校食堂吃饭。
他们正好碰上了吃饭的时间点,食堂里面挤满了年轻的男女学生,人来人往,话语嘈杂,到处都是饭菜冒出的热气。燕生带着父亲,用自己的饭盆给他打好了饭菜,找了空位置坐下来。
燕生看着埋头吃饭的招顺,他说:爸,有件事,我想告诉你。
招顺一边咀嚼吞咽着嘴里的饭菜,一边头也不抬的说:你说。
燕生说:我想大学毕业后,和小芳结婚,就是82年夏天来我们家住过的小芳。
招顺震惊了,他抬起头直勾勾的盯着燕生看,眼睛瞪得很大,一只手里还捏着勺子,嘴巴也停止了咀嚼,一些饭粒和稀稀拉拉的菜汤还粘在嘴唇上。
燕生继续说:小芳初中毕业就读了中专,她也在哈尔滨,今年7月就已经毕业了。我查了家谱,我和小芳早就出了五服......
日期:2016-07-17 13:08:00
还没等燕生讲完,招顺就象一只压紧后突然被释放的弹簧一样直直的从座位上跳了起来。他伸手抓起燕生的搪瓷饭盆,狠狠的摔在了水泥地面上,饭菜四处飞溅。
拥挤的食堂里面,男女学生人来人往,招顺这一摔,把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招顺戴着火车头棉帽子,穿着深蓝色棉大衣,他敞着衣襟,一只手直直的指着燕生,一边跳一边用嘶哑的声音怒骂:你个不讲人伦、不忠不孝的逆子!我今天要抓你去哈尔滨市公丨安丨局!你给我说清楚,和那种**一样的女人混在一起干什么?她不是你表妹,她就是个**!你懂不懂什么叫朴素的革命感情?你出生在一个贫寒的无产阶级贫农家庭,你不象一棵青松一样挺立在岩石中,你不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你反而追求这种小资产阶级黄色淫乱情调!你有没有廉耻?你知不知道什么叫羞耻?你大学白念了......
40多岁的招顺像个正在骂街的农村妇女一样,他每骂一句就跳一下,一大帮年轻学生在旁边围观,有的人在惊叹、有的人在打听、还有的人在窃笑。
众目睽睽之下,燕生痛苦的捂住了脸......
日期:2016-07-17 13:11:00
那天,燕生好说歹说,把暴怒中的招顺从食堂带去了学校的招待所,他帮招顺安排了一个探亲床位。安顿好父亲后,天也快黑了,燕生一个人回了宿舍。那晚,他一夜未眠。
第二天是星期六,天气非常晴朗,燕生没有课,他去找一个平时关系挺好的外教借了一台照相机,还去买了一卷胶卷。燕生想:不论父亲做了什么,他毕竟是我的父亲,他这辈子从来没有来过哈尔滨,燕生想带他好好的在哈尔滨逛一逛,拍几张照片。
招顺一切听凭儿子安排,他看着儿子忙活,既不上前帮忙,也不说一句话。
带着两根长长的大辫子的无轨公交车,缓缓的驶过冬季的哈尔滨街头。拥挤的公交车里,招顺双手拉着吊环,探着头兴奋的看着窗外的景色,他好像忘记了昨天自己在食堂里大庭广众之下的举动;燕生紧挨着父亲站在旁边,一脸麻木。
燕生提出要带招顺去几个著名的景点和公园拍一些照片,招顺心疼钱,就说不用了,我们坐公交车,我站车上看看就行了。
到了下午1点的时候,燕生和招顺搭上了一趟开往郊区的公交车。
随着公交车越走越偏,燕生对招顺说:爸,冬天天短,咱还是早点回学校吧。
正看得兴致勃勃的招顺却不愿意,他一边往窗外到处乱看,一边头也不回的说:不用,无限风光在险峰,越是偏远的地段其实景色越好,咱坐到终点站再说。
日期:2016-07-17 13:15:00
冬季的哈尔滨昼长夜短,下午2点的时候,太阳已经西垂,这趟公交车终于开到了终点,原来是郊区一个极为偏僻的火车站。
招顺上一次坐火车还是在知青下乡的时候,已经几十年没见过火车了。他当即叫上燕生,一起下了车。
火车站的大门紧闭着,还有军人站岗,进不去,招顺就倒背着双手,沿着火车站的围墙外围一直走,他伸着脖子,好奇的边走边看。
燕生觉得有点不对劲,他叫了走在前面的招顺一句,但是招顺好像没有听到一样,还是硬着脖子直直地往前走。燕生也只好踩着脚下咯吱作响的冰雪,低着头跟在父亲的后面。
终于,他们两人走出了火车站的围墙范围,前面就看得到铁轨了。宽阔密集的一排排铁轨上面,停着一列火车。
与众不同的是,这一列火车很多都是平板车皮,平板车皮上面,放着一座座大炮,炮身罩着炮衣,还用橄榄色的防水篷布绑扎的严严实实。
招顺非常兴奋,他几大步跑到火车跟前,嘶哑着声音,举着手像个内行一样似的比划着对燕生说:看看,这就是国家强大的标志,这就是我们国家自己生产的武器啊!
招顺兴致勃勃的站在平板车皮前面,双手叉着腰,手舞足蹈地示意让燕生给他拍一张照片。
燕生举起相机,刚按下了快门的同时,几个人影就飞快的冲到了他的跟前。不等燕生反应过来,他手里的相机就被一把抢走了,人也立刻被按倒在冰雪地上。
因为偷拍军列,招顺和燕生都被抓了起来。
日期:2016-07-17 13:18:00
招顺和燕生被分开来关押审问,还派了人去招顺的老家和燕生的学校分头了解情况。雪上加霜的是,燕生所学的专业课程里面,有一小部分涉及到军工和国防,而燕生那天带着的,又是借用的外教的照相机。
过了一段时间,父子两人都被放了出来。不过,因为这件事,燕生被学校给开除了,他的大学生生涯到此结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