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林场司机的真实经历》
第58节

作者: 药之物语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7-22 23:11:00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欢迎大家加入我的读者QQ群:580276978,敬请大家对我的文章多多批评指正。
  新故事奉上:
  在林场附近的一个屯子里,住着一个老铁匠,名字叫田续拙,老铁匠田续拙今年已经86岁高龄了。
  田续拙是家里的老大,他的弟弟小他3岁,名叫田续朴,兄弟二人出生在黑龙江省铁力城里一个殷实的地主家庭。续拙从记事起,就眼睁睁的看着老田家经历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两次大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1945年,续拙15岁,随着连续十多年的战乱,续拙家里的佃户在一家一家的逃亡,土地在一分一分的减少。到了续拙15岁的时候,家里已经从地主彻底变成了农民,铁力城里的大宅子也早就在兵荒马乱中卖掉,一家人搬到了离现在的林场有7公里远的一个小屯子里。当年,老田家的祖辈们,就是从这个小屯子里通过勤劳耕作、精打细算,一点点地买田置地,再一步步地走进铁力城的。
  1945年夏天的一天,15岁的续拙被国民党军队强行征招入伍。那年,续朴还是12岁的半大孩子,兄弟两个一边在帮家里干农活,一边在屯子里的完全小学读书。
  日期:2016-07-22 23:13:00
  15岁的续拙被征召去参军的第一天,他就目睹了一个整整一生都无法忘记的场面。
  夏天正午的烈日下,完全小学里的大操场上,一帮装束凌乱、神态各异、高低不一的男孩子们站在一起,他们都是刚刚被征召入伍的农家子弟,被集合在操场上等待着下一步的安排。
  几个没带武器的士兵,正在主席台上卖力的敲锣打鼓。
  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押着一个被五花大绑着的年轻人走到了操场的主席台下面。
  在随后的长官训话中,续拙才了解正在发生的一切:被押着的那个年轻人,是之前这支队伍从屯子里征兵时征召走的。但是,在几个月后的一场小规模战斗中,他扔了枪,脱掉军装,私自跑回了家,过了几个月的平静生活。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征召过他的那支队伍,又回来他的家乡继续征兵了,他直接被士兵们从自家的田地里抓走了。
  在战争年代,不论哪一方的队伍,开小差都是有可能被枪毙的。而现在,这个年轻人,就要被当众处以军法,枪决示众。
  日期:2016-07-22 23:15:00
  长官训完话,接着,军法官声色俱厉地宣读了死刑判决书。
  正午的烈日下,续拙和其它的农家男孩子们一起,在操场上站的笔直笔直,一动也不敢动。汗水从续拙的头上一股股地流下,滑过脸庞,画出一道蜿蜒的痕迹,汇入衣领,最后在土布的衣服上面留下一团团形状各异的汗斑。

  全副武装的行刑队就在操场的主席台正前方,他们找好位置,拉开距离,把那个被五花大绑住的年轻人孤零零地留在最前面。
  一个军官拿了一碗酒,端上去喂那个被五花大绑着的年轻人。
  年轻人并没有喝酒,他轻声的对那个端着酒碗的军官说了几句什么。
  那个军官把酒洒在年轻人面前的土地上,他拿着碗走开了。
  另一个军官装束的人,提着手枪,走到年轻人身后,举起了手枪,直直地对着他的后脑。

  和很多身旁的孩子一样,续拙也闭上了眼睛。他还只是个15岁的孩子,他不敢看这近在咫尺、血淋淋的行刑场面。
  日期:2016-07-22 23:16:00
  等了有几秒钟,预想中的枪声并没有响起,续拙把眼睛睁开一条缝,正午刺眼的阳光下,那个行刑的军官低着头,他正在拉动着手枪的套筒,往外退着子丨弹丨。
  他再次举起手枪,扣动了扳机,枪声还是没有响起。

  突然间,那个年轻人鼓足力气大喊了一声:以马内利!
  一直在主席台上敲锣打鼓的那几个士兵,刚才在长官和军法官讲话时都停止了动作,没有再敲锣打鼓。此时,他们却突然再次开始,并且大大地加大了力度和节奏,一阵阵的锣鼓声震得续拙心慌意乱。
  那个军官抬头看了看台上敲锣打鼓的几个士兵,他退后一步,再次对着年轻人的后脑举起了手枪,扣下扳机,枪声还是没有响起。
  正午的阳光下,那个军官脚下,满是灰尘的操场土地上,散落着几颗黄澄澄的手枪子丨弹丨,那是他刚才退出来的。

  军官撇着嘴角笑着,他转过身,一只手挥舞着那只打不响的手枪,向排成一队的行刑队走去。
  续拙的身边,有几个男孩子,已经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
  日期:2016-07-22 23:18:00
  行刑的军官走到一个士兵身前,他把手枪插回自己腰里的枪套,接着,伸手要过了那个士兵背在背上的步枪。
  续拙的目光,穿过前面孩子的肩膀,他看见军官举枪、瞄准。
  这次,枪响了,半空中腾起一股青色的烟雾。
  这一声枪响,在续拙此后的生命中经常回响。不知有多少个夜晚,续拙从噩梦中被这一声枪响惊醒。
  (未完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