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变:两晋王朝皇位交接的人性解读(上)》
第1节作者:
江湖庙堂abc 今夜,我试图走近两晋王朝,这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朝代,以至于很多人宁可去忘记、宁可去忽略,因为它拥有太多杂乱无章的朝政和风云诡异的战争,朝纲不振、道德被毁。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叙、朋友之信,各种人伦在这里完全被忽视、被践踏。
一个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对峙和征战才统一起来的皇朝,一个“赋役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的初步繁荣的社会,竟然如塔上之沙,顷刻间崩溃了,瓦解了,重新陷入了割据混战的状态。人们不禁惊诧,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晋朝,如同楼兰古国,楼兰早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却还流传着它的传说。晋朝是个谜,这么一个昙花一现的朝廷,在短短150年间,它到底发生了什么?人性是怎么演绎的?也许越是乱世,越能看出人性的恶、人性的善、人性的模棱两可。尼采在《不合时宜的考察》里写了这么加一句话,世界弥漫着焦躁不安的气息,因为每一个人都急于从自己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在我看来,这大概就是两晋王朝关于人性的最真实写照。
今夜读晋史,也许我们不能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但能从历史中找到灵感。
一、一份决定太子命运的密件
自欺的人,令我感到作呕,无论他们曾做了何种伟大的事业,我给他们的评价还是零分。——尼采
咸宁四年(公元280年)十月的一天,宫内大殿里热闹非凡,满桌的珍馐美味,晋武帝司马炎正大摆宴筵跟东宫的所有官员推杯换盏,痛快畅饮。
这时候,晋武帝不露声色地派信使给太子司马衷送去一个密件,说里面有急需处理的政府公文。并再三叮嘱,务必令太子立即决处,不得滞留,待处理完毕,再亲自带回。晋武帝与群臣在筵席之上,且饮且谈,静候结果。
信使到达东宫,太子妃贾南风见到密件,不禁惊出一身冷汗。她深知皇上用意,这是在试探太子的水平和能力。一想到最近有人在传太子的智力实在难以承担大任的“谣言”,一想到此密件关系到太子的地位与自己的前程,她哪敢掉以轻心。但眼下东宫上下已无一个官员,全部被皇上给叫去喝酒了。她只得买通信使,到宫外请了一个人代答。来人不明底细,答词多引经据典,卖弄学问。东宫的小宦官张泓在一旁提醒贾南风:“太子本来不读书,没有多少才学,如果回答问题多引古义,必会露出马脚,到时追查起来,太子反倒吃不消。依我之见,不如就事论事,直接回答。”贾南风一听,大喜过望,对张泓说:“那你就给我好好作答,我不会忘了你的忠心,来日少不了你的荣华富贵。”
这个张泓平时有点儿小才,得到贾南风的赞许,挥笔而就,又让太子重新誊写一遍,交给信使,总算交差。“好险!”,此时,贾南风心里仍在怦怦直跳,后背的衣衫早已湿透一片。
晋武帝看到答书,见说得有板有眼,头头是道,顿时喜形于色,立即交给旁边一直不看好太子的大臣卫瓘。卫瓘看了,一副迷惑不解而又局促不安的样子。殿上众人这才知道今日酒宴的真相,都高呼“万岁”。从此,朝廷上再也没人对太子议论纷纷了。
这个太子就是后来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他的名气跟他的两个典故有关。池里的青蛙是为官而鸣还是为私而叫?那些将要饿死的人怎么不去吃肉粥?有了这两个朝野皆知的典故,几个忧国忧民的大臣们便坐不住了。
那天,君臣在陵云台会宴,晋朝是个奢靡的朝代,权贵们的吃喝玩乐像流行病一样四处蔓延,经常不分昼夜山吃海喝。宴会上,卫瓘假装酒醉,跪到晋武帝御座前说:“臣有事启奏陛下。”武帝道:“你想说什么?”卫瓘欲言又止,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最后,卫瓘用手抚着御座说:“这座位太可惜了!”武帝顿时领悟到他的意思,也不动声色,故意岔开话题:“你真是大醉了!”卫瓘见状,便不再多说。
其实,晋武帝比谁都聪明,对于儿子的无能和白痴,他是十分清楚的,他知道这个儿子难以担负国家重任。他一生共有26个儿子。不幸的是,26个儿子当中虽不乏聪慧之辈,但长子司马轨却不幸夭折,因此次子司马衷成了事实上的长子,按中国的继承人法则,司马衷要被立为太子。晋武帝也好几次想改立其他儿子作为太子,但是遭到了他心爱的杨皇后的极力反对,所以只好作罢。这也就是后世对晋武帝评价不一的主要原因,他虽称得上英武果敢,但在个人感情上却优柔寡断,有妇人之仁。
当然,更重要的是,晋武帝很喜欢另外一个人,一个很像他爷爷司马懿的人。而这个人恰恰是保住司马衷太子地位的筹码。他就是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
晋武帝清晰的记得那个夜晚,那是在司马遹五岁时,宫中失火,晋武帝登楼远望。这时候他的衣角被人一拉,原来是司马遹,司马遹拽着晋武帝的衣襟到暗处。晋武帝很奇怪,问他原因,司马遹说:“夜晚仓卒之间,应该防备非常变故,不应让火光照见陛下。”“真是奇才。”晋武帝赞叹不已。
于是他把赌注压在了这个尚处孩提时代的皇孙身上,最终还是选择了司马衷这个白痴作为皇位的继承人。这估计就是皇孙效应,后来的朱元璋喜欢朱允炆,而立了并不让他喜欢的朱标作为太子;朱棣喜欢孙子朱瞻基,立了同样他并不看好的朱高炽。
不过他这个赌注是确确实实赌错了,不仅连同这个天才皇孙的性命,甚至连晋朝的社稷江山,都被赌输的一点不剩。
日期:2015-07-09 14:18:00
二、一场充满阴谋的婚姻
一个人在本性的驱使下,会力图控制自己的习惯或竭力为自己的习惯辩护,或尊重,或责备,掩饰自己的习惯。——尼采
泰始八年(272年)的一天,洛阳城天降大雪,飘飘洒洒,竟一连下了整整一天,积雪盈地二尺多厚,整个京师银装素裹。大雪把道路封得严严实实,无法辨认,本来就要率大军出发的贾充不得不原地待命,等待冰雪消融。
由于西北秦、凉一带氐、羌反叛,屡屡挑起事端侵略边境,侍中任恺、中书令庾纯奏请朝廷派贾充出镇关中,因为他们嫉妒深得晋武帝宠幸的贾充,就借机使绊。贾充心里不情愿离开朝廷。当年在征吴时,这个大臣感兴趣的只是宫廷斗争,国家在他生活的天平上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实现个人欲望和权力的依托。他对战争一无所知,甚至毫无兴趣,最后在司马炎的压力下才出任征吴六军统帅的。
这次,贾充对任恺等人十分怨愤。平日与他来往密切的中书监荀勖也若有所失。荀勖对身边人说:“如果贾充出征了,咱们就少了依附,在朝廷上定会失势,我们应该要想办法改变皇上的意思。”
见到贾充后,荀勖便借口到私处密谈,贾充显得很急,没等荀勖开口,先讲了自己的忧虑。
荀勖微微一笑说:“您贵为国之宰辅,要是受制于任恺等人,岂不是太窝囊了!不过,此番奉命出镇关中,已很难推辞。”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