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变:两晋王朝皇位交接的人性解读(上)》
第20节作者:
江湖庙堂abc
怎么办?追杀!为稳定军心,对不配合的人,不管是大臣还是士卒,阎鼎只好采取这个办法。
杀一儆百,这支队伍的人心算是安下来了,但是,这让原本相当强大的流民队伍由此遭受了严重削弱,给以后的政局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此时,匈奴兵已经占领洛阳、长安及北方大部分国土。西晋尚存的军队被肢解的七零八碎,西晋王朝已经岌岌可危。
天不亡晋。就在阎鼎他们往长安进军的路上,西晋大将、雍州刺史贾疋经过数月的围攻,终于将刘曜从长安城赶走。又马上派人将司马邺迎接进城。此时,司马炽尚在刘聪手中当俘虏,阎鼎、贾疋等人便立司马邺为皇太子。
皇太子司马邺是299年出生,此时才十三岁。他的父亲吴王司马宴是司马炎的第十二子,是26个儿子中才能最差的一个,且从小得风病,目不明,耳不聪,洛阳被攻陷时,遇害。司马邺是司马宴的第三个儿子,从小过继给司马炎的第三子秦王司马柬,袭封秦王。
这时候,中央临时政府的组阁是这样子的:以贾疋为征西大将军,以秦州刺史司马保为大司马,以阎鼎为太子詹事,总揽政事。另外还有辅国将军梁综、卫将军梁芬、始平太守麴允、抚夷护卫军索綝等,共同支撑这位临危的皇太子。
这些人中,除了能把握大局、处惊不变的阎鼎以外,还有有勇有谋固守气节的贾疋,他以恢复晋室为己任,自然没话说。麴允是西州世家大族,为人性情仁厚,有忠臣之心。索綝的父亲是索靖是晋武帝、惠帝两朝重臣,索綝少年时代就有美誉,人们都以将相之才视之。在刘聪进军洛阳前后,他身为奋威将军,屡建战功。
这样一个班子,如果为君者统御有方,为臣者协力同心,晋王朝的康复也许是有可能的。
但是历史没有假设,只有悲哀。
不幸的消息很快传来。
永嘉六年(312年),西晋叛将彭夫护带领许多胡人进攻长安,贾疋迎战,贾疋寡不敌众战败而逃,夜间坠落在山涧中,被彭夫护杀死。消息传到长安,大家都很痛心惋惜。他的遇难使司马邺事业尚未开始便失去了一位有德有才的大将。
但是更加不幸的消息又接踵传来。
在临时政府里,见阎鼎摄政和指挥,出身士族的梁综等人眼红不已,于是想方设法抢班夺权。为了皇室的安全和政局的稳定,阎鼎无奈借故杀了梁综。
稳定了这头,那一头又起了风波。麴允、索綝嫉妒阎鼎的功劳,并且也想专权,就联合梁综的弟弟冯翊太守梁纬、北地太守梁肃,想除去阎鼎,于是紧锣密鼓收集他“无君之心、专戮大臣”的所谓的证据,并联名向司马邺弹劾。
庶族出身的阎鼎,哪是麴允和索綝等久已盘根错节的中央士族官僚集团的对手,他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斗不过他们。无奈之下,阎鼎逃离长安,直奔雍州,在途中,为氐族首领所杀,并传首长安。阎鼎的一腔忠诚热血化作了屡屡烟雨,只能是让亲者痛仇者快。
这次内讧再次证明了魏晋以来的世家豪族的确已经发展到十分没落的地步,在如此国难当头的危亡时机,还竟然有人在争权夺利。
跟南宋灭亡时的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相比,西晋的这班人真是令人生气,难怪西晋王朝的灭亡没人同情。
这是天要亡晋的节奏。还是唐朝那位诗人的话,“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真是亡国之悲,离别之悲。
永嘉七年(313年)四月初一,得到晋怀帝的死讯,司马邺等人举行哀悼祭奠之礼。四月二十七日,司马邺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兴”,是为晋愍帝。内阁由梁芬、麴允、索綝三人组成,分别担任司徒、录尚书事和尚书右仆射。
那么,晋愍帝的命运将飘向哪里呢?
日期:2015-07-21 06:28:50
二十、谁是西晋最后的依靠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长安至建邺的官道上,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但见人影一晃,跳将下马。驿站前,随即便见烟尘滚滚,又一骑者已然离去!
长安告急!建邺城内,琅琊王司马睿接旨一看,深为感动,字里行间,大义不可不谓凛然,语言不可不谓诚恳,感情不可不谓真挚。
“天灾人祸,虽在明君盛世,有时也会遇到。朕因年幼,继承大业,凭祖宗之灵和群公义士之力,欲扫除凶寇,拯救故都宗庙,瞻望前途,未能顺心如愿,心肝为之碎裂,西周时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姬氏得以兴隆;周平王东迁,得到晋国郑国有力的辅助。今左右丞相高德可与圣贤媲美,又是王室近亲,国家当仰仗二公(指司马睿与司马保),扫除巨寇,奉迎怀帝灵柩,克复故土,使王业中兴。”
这是晋愍帝司马邺登基后连续发出的两份诏书之一,同时还有一份发往秦州。眼下的情况,是让司马邺做了皇帝比不做更痛苦,四周强敌如云,司马邺知道以长安现有的力量远不能驱逐匈奴、复国兴业的,必须依靠握有重兵的司马家族的力量,于是就把国家最高的军政职衔留给了建邺和秦州的两位宗亲,任命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睿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陕东诸军事,大司马、南阳王司马保为右丞相、大都督陕西诸军事。意思是说,以西安为中轴线,以东的军事由司马睿说了算,以西则归司马保总调度。这在国家强盛的时候,这样的职务实在炙手可热的不得了。可不是,一位是他堂伯司马睿,一位是他堂叔司马保,毕竟是自家人,当初司马炎大封宗室,无非也就是图个万一朝廷有难,各路王爷随时可以勤王,捍卫京师。
晋愍帝怕这份诏书分量还不够,紧跟着,又单独给司马睿发了一道诏书,估计是司马睿跟司马邺更亲,都是司马懿的后人,而司马保则是司马懿弟弟的后人。并且专门派殿中都尉刘蜀前往,催问司马睿的部队到哪里了,如何作战,并且勉励他当效仿周公召公。
“朕因年幼昏昧,继承大业,未能扫平凶逆,奉迎先帝灵柩,枕戈待时,心肝碎裂,前日得到魏浚上表,知道公率领三军,已经占据寿春,并传檄文于诸侯,共振国威,想来大军继续前进,已达洛阳。不知公当前在何处,因而其他各军都休养士卒,砺兵秣马,尚未大举进军。今公军已至何处,应当来信告知,朕便御驾亲征,会师中原,扫除群凶。公应思献宏大之计,长远之略,使先帝陵墓得迁还旧都,四海赖以安宁。公德高望重,为王室亲属,兴隆东方,安定天下,非公而谁能当此任!”
非公而谁能当此任!意思是说,除了你司马睿,我司马邺实在找不出第二位能挽救王朝的人了。大道理谁都懂,但是司马睿在思考一个问题,你叫我出师北上救围,除了这些空虚的头衔外,对我有什么好处?当务之急,保存实力是最大的明智,何况匈奴兵还暂时没威胁到南方,到时候最坏的打算无非划江而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