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变:两晋王朝皇位交接的人性解读(上)》
第33节

作者: 江湖庙堂abc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听说苏峻的参军任让被俘,有人为他求情,晋成帝怒不可遏:“此人杀我侍中、右卫,罪大恶极,决不可赦。”
  苏峻本非门阀士族,他虽然试图凭借际遇,起兵谋利,但螳螂在前,黄雀随后,最终被门阀士族联合击败。他不是捐躯在抗胡的路上,而且献身于东晋内部叛乱,可惜了。
  从苏峻不杀王导,可以看出人性的怜悯。中国的封建王朝,只要有一点点的人情,就会败下阵来。在宫廷斗争中,权欲与人性时时交锋,往往是权力欲胜过人**。当我们捡起失败者的头颅审视的时候,也许可以发现一点点的人性,当我们仰视胜利者的微笑时,我们看到的是往往只有权欲。
  也许是经历了惨痛失败,庾亮开始有所收敛。庾亮表示要谢罪,但小皇帝说,这是国家的劫难,并非舅舅的过错。没有任何处罚,还尽是安慰,这一笔轻描淡写,给后来的朝政又埋下了隐患。

  从庾亮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做人的一个轨迹。从见自己到见天地,是往上走,这个阶段的人的气场是张扬的,豪迈的,甚至霸道的,不可一世的。从见天地到见众生,是往下走,越来越卑微,身段越来越低下,低到泥土里。这个阶段的人的气场,是谦和、深邃、淡然的。
  叛乱平息之后,京都建康几成废墟,民生凋敝,怨声载道。324年,王敦之乱被平定,仅仅过了三年,327年,东晋又发生苏峻叛乱,又花了三年,被平定。七百年之后,跟苏峻同姓的苏轼是这样描述的:苏峻之乱,晋几亡矣,宗庙宫室,尽为灭烬。
  确实,对于脆弱的建康来说,曾经的伤痕还没有弥合,又撒上一把盐,那伤口的血还一滴滴往外流,这种痛还将延续多久?谁来拯救?
  日期:2015-07-30 20:59:24
  三十二、陶侃,千年不衰的家道
  俭而不奢,家道恒兴;俭而不贪,居官清廉。----- 曾国藩
  苏峻叛乱被平定后,满朝文武弹冠相庆。
  庆功宴会上,一位将军模样的人正举杯跟手下的人畅饮。他的酒量很不错,但他每次只喝三杯酒。有人向他敬第四杯酒时,将军说:“对不起,我今天饮酒已经足量了,不能再饮了!”对方有些不高兴,说:“将军,今天大家高兴,您应该开怀畅饮!我看得出您有海量!”想不到这时将军却哽咽着说:“实在对不起!家母生前曾给我规定,每次饮酒,三杯为限。今天杯数已足,我不能违背先母的禁约!”

  说这话的将军正是在平定这次叛乱中被各路勤王军队推举为盟主、立下汗马功劳的荆州刺史陶侃。东晋史上,绝大部分的人物给人印象模糊,哪怕稍有印象的也无非是傻傻的皇帝和精明的权臣。其实,还有很多的名臣名将都可圈可点值得一读,比如眼前这位陶侃,他为什么能功成名就而又全身而退呢?他为什么能被后人列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呢,这一切,都来源他良好的家教和淳朴的家道。

  陶侃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全靠母亲纺纱织布抚养长大。陶母对孩子要求很高,从小培养孩子要有远大抱负,经常资助他多出去结交有身份的人,后来陶侃到浔阳县城做了一名县吏。

  有一次,浔阳县衙举行宴会,陶侃喝得酩酊大醉。酒醒后,母亲一边流泪,一边批评他说:“饮酒无度,怎能指望你刻苦自励,为国家建功立业呢?”陶侃羞愧难当。事后,母亲要求他保证:从此严于律己,饮酒不过三杯。
  陶母对陶侃的教育不止于此,也是陶侃在浔阳县工作的时候。有一次,他将公家分的鱼托人带回家孝敬慈母。陶母纹丝未动,将原物封好退回,并写信责备陶侃,要他为官应廉洁自好,不允许公私不分。还告诫他说:“你这样用公物想取悦于我,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
  陶母对儿子很严格,但对客人却是异常热情。一次,鄱阳郡名士范逵途经陶侃家。那时正好大雪纷飞,仓促间陶侃没有准备,他母亲于是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别人,换得酒菜,客人畅饮极欢。范逵告别时问陶侃:“你想到郡中去任职吗?”相当于把他从县里推荐到市里。陶侃毫不避违地回答:“想去,可苦于无人引荐。”范逵拜见庐江太守张夔,极力推荐陶侃。张夔很欣赏陶侃,封他为督邮,相当于市里的纪委书记,陶侃干得不错,有声有色,充分显示出自己的才能,没多久升任主簿,相当于市委秘书长。

  陶母教导对陶侃影响很大,他从县吏起家一直做到荆、江两州刺史,掌管其他六州军事,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人物之一。在他戎马生涯的四十余年中,一直保持着清廉、隐忍、大度和有为的作风。
  陶侃出任荆州刺史时,很重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那年荆州大饥,百姓多饿死。陶侃在秋熟收获之时常买米,等到饥荒时又减价卖出救济。使得官民欢悦,都依靠他救济得以生存。因此史书上记载,他“务勤稼穑,虽戎阵武士,皆劝励之。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役所致,欢喜慰赐;若他所得,则呵辱还之。是以军民勤于农稼,家给人足。”在他治理下,“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

  王敦掌握朝政后,对能力不错的陶侃很是嫉妒和排斥,便把他从荆州刺史降为广州刺史。当时广州是后方的二线城市,跟荆州这个军事经济重镇自然无法相比,地位悬殊明显,身份落差大,但陶侃没有怨言,欣然接受了新的职务,去广州上任。在任上他依然兢兢业业,韬光养晦。他在广州时有一件事很有名。早上总是把一百块砖头搬到书房的外边,傍晚又把它们搬到书房里,每天如此。别人感到很奇怪,问他这样折腾为什么啊?他说:我的志向是收复中原大地,如果悠闲安逸的生活过惯了,就怕一旦遇到大事恐怕我就没有精力了啊。

  后来,晋明帝驾崩了,庾亮掌政,跟王敦一样,也嫉妒陶侃,所以没把他列入辅政大臣,他对此深感遗憾,并同时对庾亮产生了看法。后来庾亮的所作所为,激起了苏峻的叛乱。惊慌失措的庾亮委托温峤向陶侃求援,陶侃当然也有小脾气:我的职责是保卫驻地平安,出兵勤王不是我的事。但说归说,面对国家有难,朝廷有危,陶侃还是不计前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一边,并在温峤强烈推荐下担任了联军的盟主,答应出兵攻打苏峻,而且那天是戎服登舟而行,昼夜兼程,连自己儿子陶瞻(被苏峻叛军所害)的丧礼也来不及参加,最终,在陶侃的及时援救下,在石头城大破苏峻,平定了这次叛乱。

  知恩图报,对帮助过他的人一一予以回报。这也是陶侃传承家道的表现。领导张夔的老婆生病了,需要到几百里之外去接医生,当时大雪天寒,僚属们都感到为难,唯独陶侃说:“侍君侍父是为臣为子之义,郡守夫人,就同我们的母亲一样,哪有父母有病而子女不尽心的。”于是主动要求前往。大家都佩服他的礼义。后来在封疆大吏的岗位上,陶侃又任命张夔之子张隐为参军,范逵之子范珧为湘东太守,以刘弘的曾孙刘安为掾属。凡是他微贱时受过别人的恩惠,哪怕是一餐饭他也必定报答。这就是陶侃的做人原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