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巫谜境:金蚕蛊远不是极品,一篇自三尸蛊开始讲起的湘西巫术漫记》
第1节

作者: 张峦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是一名苗疆巫术的狂热爱好者,自己虽然不是苗族姑娘,但是机缘巧合,我有幸在湖南湘西、贵州夜郎、云南南诏和泰国暹罗这四个苗疆地域里连续生活了八年。
  八年以来,我持续不断地探访着苗疆巫术以及苗疆巫术的历史背景,我发现真实的苗疆巫术并不是像小说里所说的那样玄玄不可知究竟,也不是像鬼片儿里演得那样神鬼交加恐怖灵异,相反是无比真实可感并且有着它们在苗疆历史上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这篇帖子里我想把我这漫长的八年所见所知苗疆巫术的真实一面全部写就出来。揭开苗疆巫术的面纱绝不能脱离苗疆的历史环境,请允许我用苗疆的真实历史境况来给这些传奇巫术铺垫一个大背景。
  先说最为常见同时也是被人误解最深的湘西,湘西巫术以蛊术、赶尸和落洞著称,这篇故事也从蛊术讲起吧。所有小说都说湘西最狠毒的蛊术不过金蚕蛊,其实金蚕蛊在湘西百种蛊术当中还占不上鳌头,我知道有种比他更狠毒的蛊术名曰“三尸蛊”,湘西巫术历史所载,它曾经确有一次以蛊力颠覆了湘西的土司政权,这件事情得从一个叫叭仁村的地方说起。
  日期:2016-04-10 10:59:00
  凡在湘西炼过金蚕蛊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叭仁村”的。即便不曾来过这个荒村也一定听说过这个地名,这个地方的确有名。之所以叫做“荒村”是因为这个村子向来无人居住,它是一个专门用来养蛇炼蛊的地方。
  叭仁村地处凤凰西北。“叭仁”是苗语,意思是山顶上,取名源于叭仁村独特的地势:三面悬崖一面山,人能落脚的地方集中在方寸悬崖之上。特殊的地势决定了它必有特殊的用途——山上有溪水、有林地,野生繁育了数百条银环蛇。蛇身有腥气,群蛇聚集的地方就更为阴森可怖,腥气可以漫布于数十里之外,致使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叭仁村由此成了一片炼蛊的净土。山上放养的群蛇并不是蛊,有的是专门给蛊吃的,有的是专门吃蛊的。到底是蛇吃蛊还是蛊吃蛇,取决于蛊和蛇哪个更凶猛。炼蛊之前先要引蛇出洞,待蛇靠近之后把蛊放出来,使其两相杀斗。如果蛇胜利了,证明蛊的质素不强,死不足惜;如果蛊胜利了,也就不枉蛊主人年余的心血,一只货真价实的蛊中之王——金蚕蛊得以炼成,价值自是不菲。

  但凡有价值必有人冒险,价值不菲也就有人不惜性命。“不惜性命”这个词毫不夸张,因为叭仁村的地势实在太过险恶——山上遍布毒蛇,人不能近,只能在三面悬崖的边缘各系几条缆绳,人在悬崖下面手勾缆绳向上攀登。攀登之时稍有不慎就会坠落悬崖,这个荒村也就因此每年都会摔死几条人命。
  为了避免无辜死伤,是年年初,湘西的一位女长老下了命令——将缆绳撤掉,叭仁村封山为禁。人不上山,蛊又怎么炼呢?当然有办法。几天以后,长老亲自搬到了叭仁村,带着一位跟随了自己多年的女药童在这个荒村里面住了下来。
  每月十五,长老派药童下山取蛊,炼蛊的乡人把蛊交到她的手上,次月十五药童再把活蛊送下山去,各自认取。这位长老就是龙婆婆——一位鼎鼎大名德高望重的人物。龙婆婆祖姓仡芈,这是一个湘西很常见的苗姓,后来渐渐被汉化为龙姓,人们也就称呼她为龙婆婆。
  龙婆婆年轻的时候本是凤凰城里一位远近闻名的女医,更是一位人人称羡的美人。论起行医之术,她最擅长的既非母婴产孕,也非风热伤寒,恰恰是最为疑难和复杂的解毒之法。在她之前的百年有余,至少在偌大的湘西,还没有人能把这一行干得像她这般出类拔萃——从十六岁到五十六岁,行医四十个春秋,无论是蛇毒、虫毒、药毒还是蛊毒,但凡尚可解救的,向来没能使她束手无策过。
  解毒医术高超,自然也就不怕毒了。很多毒性猛烈的虫类和兽类可以杀人于顷刻,但在龙姑娘面前却尽可以为其所用。尤其是驭蛇之术,寻遍整个湘西恐怕也无人能与之一决高下,于是声名鹊起,在凤凰乃至整个湘西一时间风光无两。论起美貌,当年的龙姑娘更是凤凰公认的第一美人。苗族姑娘本就漂亮,苗族姑娘里的美人更是艳艳不可方物,苗族自古又是一个崇尚自由恋爱的民族,一个才貌双全的姑娘,绝不缺少湘西小伙子们炽热果敢的爱慕。犹记当年,很多未娶妻的青年男子为能见她一面,不惜用毒虫把自己蛰伤以求医治,就连凤凰镇上的老人们也会时不时地开着玩笑问她:“龙姑娘,你是不是给镇上的满哥儿们下了情蛊?”可惜,光阴寸进,佳人已经渐渐不复昔日俊俏,却始终茕茕孑立。

  日期:2016-04-10 11:24:00
  正是六月十五,又到了药童下山取蛊送蛊的日子。上个月炼了两只蜘蛛、三只蝎子和一只蜈蚣,都是寻常蛊种,战死了两条银环蛇。药童把这两只胜利了的活蛊带了下来,蛊主见到自己的蛊活着下山不免欣喜若狂,死蛊的蛊主只能收到一个蛊盅,蛊尸已经被蛇吃了,概不吐还,蛊主心知肚明,也不会多言,重新炼蛊便是。

  只是金蚕蛊的炼养非常讲究时令,不是说炼就能炼的,须是每年五月初五端午佳节之日在野外焚烧药草捕捉毒虫,其他的日子断不可行,这是因为五月初五天地之间的阳气最盛,毒虫纷纷出外觅食,最易捕捉,毒性也最为猛烈。今天正是六月十五,想必这些死蛊的蛊主们只能默默等上一年时日了。
  完成了送蛊和收蛊,药童带着镇上的四只蟾蜍和两只蝎子重新上山,到了叭仁村里把这些毒蛊亲手交给龙婆婆。
  龙婆婆虽已年近六旬,渐有龙钟之态,但若细细看来,依稀还能瞧出昔日令人魂牵梦萦的美貌:细白的瓜子脸上一双杏眼,脸上总带着盈盈笑意。嘴唇薄薄地抿着,略有不善言辞的矜持之相,更添女人风韵。耳朵长得尤其漂亮,又小又圆,好像两只白白的小饺子。加之一生从未生育,身段儿也还似少女般苗条,腰肢纤细得仿佛能以两手相握。药童有时不免心想:“婆婆这般风情,怎么终身也未嫁得一位如意郎君?”但也只是想想,并不敢问,唯恐其中或有什么难言之隐,问起来未免太过唐突。

  婆婆细细地瞧了瞧六只蛊,略显失望地说:“这六只可都不怎么样,”婆婆识蛊的眼力非凡,根据蛊的品相就能判断它们可不可以炼养到上品乃至绝品,“不过这也怨不得这些蛊主。好蛊可遇,但不可求,人和蛊的相遇也是一种机缘。”
  药童忙了一整天,不免乏惫,心不在焉地应了应便准备回房睡上一觉。却被接下来的话彻底打消了困意:
  “麋儿,你这个月还须下山一次,有件重要事情要你去做。算算时日,你跟了我十几年了,眼下也该独自下山历练历练。”麋儿是龙婆婆给药童取的名字,名字的寓意是希望她像麋鹿一般温顺、机灵和乖巧,麋儿也应了这番心意,果然越来越有这般样子。
  “弟子遵命。婆婆需要我独自下山做什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