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变:两晋王朝皇位交接的人性解读(上)》
第52节

作者: 江湖庙堂abc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9-07 21:04:31
  五十一、白痴皇帝的哀叹:我的命运任人做主
  命运指引我们走向生命,命运也嘲弄我们走向死亡。---伏尔泰
  晋安帝司马德宗开始,东晋开始大乱,皇室奄奄一息,军阀如日中天,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有好多人想当皇帝,而且谁也不服谁。
  东晋这艘破船,先是遇上司马道子这个破船长,再是遇上司马德宗这个所谓的指挥长,导致破船的指挥系统完全失灵。天要绝晋,那真是挡也挡不住的。
  晋孝武帝司马曜死后,由他的太子司马德宗继位,是为晋安帝,这个皇帝在历史上记载是:“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意思是说,从小到大,从生到死,晋安帝不会说话,不知饥饱,不辧寒暑,吃喝拉撒一概不能自理,大小事务全靠别人照料,是真正意义上的“白痴皇帝”。
  孝武帝明知司马德宗是个白痴,将来不能担当国家重任,但为了维护“立长”的传统皇位继承制,仍将他立为太子。这个司马德宗比他的曾祖父晋惠帝司马衷更是严重。司马衷虽然“不慧”,有昏庸的一面,但他口齿伶俐,思维敏捷,对外界事物较敏感,情感比较丰富,生育能力也不错,并且生有聪慧的太子司马遹。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人当皇帝,怎么可能控制住朝政大局,怎么可能让百年东晋延续国祚?
  事情发展没有任何悬念。司马德宗即位后,先是受制于司马道子父子。太傅司马道子以亲叔叔的身份辅政,掌握了东晋大权。在人们眼里,司马德宗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一个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而他本人充其量是一个只会吃饭的傀儡。即便如此,但他头上那顶皇帝的帽子却惹人垂涎,受人利用,所以,在很多人眼里,即位后的司马德宗随即成为权臣把持朝政的挡箭牌和争权夺利的护身符。

  司马道子嗜酒昏聩,全无主见,凡事听从舅子王国宝(就是上文提到的小人)和儿子司马元显的摆布。在二人的策动下司马道子准备削减地方藩镇的权力,引得兖州青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江州刺史桓玄等两次举兵向京。
  第一次战乱的结果是司马道子以替罪羊的身份杀了王国宝,以求息事宁人;第二次战乱的结果是王恭为部将所杀,殷仲堪为桓玄乘机偷袭,丧了性命,丢了地盘。桓玄势力巨增,占有了东晋三分之二的国土,顿生篡逆之心。
  桓玄是权臣桓温的儿子,是一个比他老爸还有野心的人,后文还会专门提到他。他向来藐视皇权,觊觎皇位,实力大增后变得更加桀骜不驯。司马元显继司马道子辅政后,自然不能容忍桓玄做大做强,积极谋划除掉对手桓玄。这时候,司马德宗被派上了用场。元兴元年(402年)正月,司马元显以司马德宗的名义下诏书,公布桓玄种种罪状,自任大都督,调兵遣将,征讨桓玄。桓玄怎肯甘愿受谴责,几乎在同一时间,桓玄也发出檄文,言辞凿凿罗列了司马元显的一大堆不是,兵锋直逼国都建康,矛头直指司马元显。司马元显毕竟年轻,因惧怕桓玄威名而迟迟不敢出兵。司马元显这时想起自己的老爹或许还有主意,于是奔入相府“问计于道子”。司马道子见大势已去,唯有“对之泣”。

  二月,大臣们特意为司马德宗换了身军装,扶着他到西池为司马元显践行,以示重视,“帝戎服饯元显于西池”(《晋书》)。皇帝都出面了,司马元显只好硬着头皮出征,结果不战而败。桓玄控制朝政后,司马元显被送付廷尉治罪,“并其六子皆害之”。桓玄又以“司马道子酣纵不孝,当弃市”为名,通过朝廷下诏将他流徙到安成郡(今江西新余以西),其后他又被人暗中以毒酒鸩杀,时年三十九岁。

  摆脱了司马道子父子,司马德宗旋即落入了桓玄之手。桓玄占据建康后,历任太尉、楚王,统领百官,大权独揽。同时也加紧了篡位的步伐。元兴二年(403年)十一月,桓玄命卞范之扶着司马德宗的手写下禅位诏书,又命王谧解下了司马德宗的玺绂,司马德宗糊里糊涂地下了台。不过桓玄没有杀掉司马德宗,而是将他安置到浔阳,封固安王。桓玄称帝后,朝令夕改,纪纲不整,广建宫室,大兴土木,政局变得动荡不安,地方将领蠢蠢欲动。

  时任彭城内史的刘裕对桓玄篡位极为不满,暗中联络了部分中下级军官,于兴元三年(404年)二月,率兵讨伐桓玄。桓玄大败,逃亡浔阳,挟持司马德宗,窜入江陵。不久,刘裕的追兵赶到,桓玄撇下司马德宗,只身逃命,为人所杀,他只当了五个月的大楚皇帝。逃亡期间,桓玄“经日不得食,左右进以粗粥,咽不能下”(《魏书》),连他自己都吃不上,喝不上,哪里顾得上司马德宗。“白痴皇帝”司马德宗沦落到如此境地,让人可怜。司马德宗虎口脱险,于是在江陵城中静候刘裕。

  元兴四年(405年)三月,司马德宗被迎回建康,在遭废黜一年零四个月后重登皇位。
  逃离了狼窝,又掉进了虎口,在刘裕的控制下,“白痴皇帝”司马德宗只能再次沦落为傀儡。此后,刘裕历任相国、宋公、宋王,都督中外诸军事,掌握东晋的军政大权,等待时机取而代之。到了义熙十四年(418年),刘裕的势力和声望如日中天,改朝换代易如反掌,刘裕读过一本流传数百年的谶书,就是预言。书中有一句话:昌明之后尚有二帝。刘裕反复琢磨,明白“昌明”是司马德宗的父亲孝武帝司马曜的字,认为司马德宗之后应该还有一位东晋皇帝,便寻找机会害死司马德宗。

  东晋气数未尽,还能出两个皇帝。刘裕为凑数,也为了加快篡位的步伐,遂于义熙十四年(418年)十二月,派人暗中用“散衣”(即用衣服拧成的绳索)勒死了司马德宗。时年三十七岁,这个当了23年皇帝在不知冷热的感觉里走完了人生旅途。
  文章的末尾,有两点还需要说明一下。
  关于晋安帝的生理状态的原因。晋安帝的先天性白痴,完全是他的父亲晋孝武帝司马曜长期酗酒造成的。现代医学证明,酒精能影响精子活动,降低精子质量,造成精子畸形,对生殖细胞和胚胎发育破坏力也极大,严重的还会生出畸形怪胎。司马曜喝起酒来不管不顾,“溺于酒色,殆为长夜之饮,……醒日既少”,往往“肆一醉于崇朝,飞千觞于长夜”(《晋书》),在酒精长年累月地侵蚀毒害下,司马曜生育能力下降地很严重,不仅生子寥寥无几,而且生出了超级智障的白痴儿子司马德宗。

  关于司马德宗的死因。虽史书上的说法略有不同,但都是刘裕命王韶之所杀。《晋书》记载,刘裕为了能篡夺东晋政权,于是命王韶之勒死晋安帝而立司马德文为帝。《南史》中称刘裕命王韶之与晋安帝左右将他毒死。《资治通鉴》也称,刘裕因为谶语说“昌明之后尚有二帝”,所以指使中书侍郎王韶之与晋安帝左右密谋毒死晋安帝,而立晋安帝的弟弟琅邪王司马德文。  
  历史上傀儡皇帝不少,但像司马德宗这样智障的人当皇帝实在找不出第二个。读完这段历史,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司马德宗治国,东晋大厦将倾,究竟是谁的痛苦?谁的不幸?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