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去哪儿了》
第33节

作者: 九疑山天人合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5-07 12:53:44
  这种解释针对没读过古文的人来说,很有同情感,还认为很有道理。请问僧人死了讲“亡”吗?“代立”的解释的字典依据呢?例句呢?有字典不去翻,不去查,而自己去来套解释,岂不为望文生义?字典上代立只有一种解释,就是“继位为君”,“亡代立”就是“不继位为君”,这基本的知识都被您们曲解了,何谈更深入的理解呢?。
  日期:2015-05-21 17:03:24
  《万明灯》载:“自佛祖之光于邑,国也是是京畿。各靖难于京,崇九我佛祖焉。师等命寺龙池,难曰应门。文岂非先白旺城□□”。京是什么意思?
  今读老同学郑国松在群里发出的一个贴子,上载:“《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曰:‘首善之区曰京,北京,京都;大也,京为天子所居,故大之,国朝因前代之旧,以顺天府为京师,为城三重,宫阙壮丽,居民二百万,人烟稠密,冠绝各省。’”

  依此看,佛祖是个帝王,是绝对没问题的。
  日期:2015-05-25 20:49:42
  我已说说得很明白,照片与现实是有区别的,如果认“中”,你不觉得哪个字太小了吗?
  为什么把可以清楚辩认的字“命寺龙池,难曰应门”弃而不管呢?大观堡被称为“天子古迹”那么清楚明白,为什么就视而不见呢?“二帝”都可以让你京变成“圣帝”,“代立”字典上有解释,你不用,你偏偏生造一个解释出来。
  日期:2015-05-26 20:30:03
  问题是永远存在的,因为碑已受损伤,你如果按碑刻认,你会不会把“师等命寺龙池,难曰应门”中的“池”看成是他呢?如果按你哪种认法,那个“池”更像“他”。“光”字虽较其它字小,但它不偏不倚,而你认“中”字的话,这个字就空了上半部,与右边的匾体字“曰”相比,它都低了半个字位,这点没注意到吗?
  一个字的辩认,必然是依据前后文,丢掉前后文可以辩认的字来独立研究这个字,那就是空中楼阁。按你认“中”,其句为“自佛祖之光于中国也由是京畿”,那么请两位反对者原文翻译,字字翻译,再找出主谓宾吧。
  日期:2015-09-03 21:31:45

  李文举把建文帝救到了九疑
  明史第一悬案,争论了数百年,一直找不到史料,相信各位看了下面的族谱记录后,就应该明白,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后,至少没死。而是被李闻举等救走了。我们还是先看族谱的原文记录吧。
  该族谱的最早记录人为李普智,是李闻举的亲侄孙,生于1436年,谱录是在苏州同知任上写的。谱录完成时间是弘治十年(1497)。谱中的李含粹,系李闻举的九世侄逊,他在下灌第三次续修谱时,基本沿用了李普智之记。
  日期:2015-09-09 18:01:37
  再重复一下“适因重修谱牒,爰照旧记,以志举公之本原云。”为何不是老闻举公传里的话的理由:因为整个传序里都是称闻举公为伯祖(中间那个我祖疑为中间漏掉了伯字),后面一句突然称呼为举公,明显与前面不合拍,而且在传记里这句话本身又多余,可见它是为了搞新闻举公传,把原来的闻举公传变为传序而加的话。

  ———————
  这话前面部分,吾先生分析得很准确,后面为什么突然称“举公”了呢?说明李含粹此前写的东西,是爰照李普智之旧记,后面改变称呼,是他自己的称法了,所以称“举公”。代数远了,讲不清怎么称呼了,一个“公”字,代表一切。
  日期:2015-09-09 22:15:32
  纵观吾艾文对下灌族谱的理解,他的理解与大部分人相反,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观点:
  1.“建文四年,职兼膳夫之任,垂绅晋笏,立朝数年。”这话的理解,他正好与普通人的理解相反,是个怪才。他说:“从闻举公只是在建文四年才混上个膳夫,随后立朝数年,完全可以推断闻举公是朱棣夺下南京后最早投靠朱棣的人之一,才让他混了一个这样一官半职!”
  2.他认为皇帝明朝的“膳夫”与此前的“膳夫”官级不大,才是“一官半职”,并且引用了相关史料为证。
  3.“房侄孙含粹敬述”,他认为是含粹认讲,别人记录。
  4.前文用“伯祖”、“我祖”,后面用“举公”,他认为"可见它是为了搞新闻举公传,把原来的闻举公传变为传序而加的话。"谁在前,谁在后都分不清。
  他说他国文水平还可以的,至少比我楼主要高点,看了以上四个观点,各位看客,你是怎么看的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