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如云》
第17节

作者: 红松看世界
收藏本书TXT下载
  梓萱在这个亲如兄长般的老师面前,像一个受了欺侮又找到了人倾诉的小孩一样,眼泪汨汨地淌了出来,她掏出手绢不停地摖着。  刘浩宇没有说话。他明白梓萱说闯到鬼的话是什么意思。那封闯到鬼的信就是他亲自交给梓萱的。这次的闯到鬼无疑是指约会应征人周闵杰。这也是梓萱昨天从冷饮店回来后告诉他的。他知道梓萱今晚去A干休所,而且有李莉莉陪她。莉莉不在,那么说明是梓萱一个人去的,说明在某种情况下使梓萱生了气。当然这是可以想象的情况,因为梓萱毕竟是一个洁身自好的未婚姑娘,就算是某种含蓄的举动,梓萱也可能会视为不恭。虽然她已到了大龄,但她是一个有理智,有追求的姑娘,绝不会去迁就什么人,去附和什么人的。不然,她不会说闯到鬼了,因为,在昨晚的谈话中,她对周闵杰还是很欣赏的。

  这一切都在刘浩宇的脑子里想着,他依然默默地陪着梓萱走,末了,他们走到梓萱家的那栋楼前,他安慰梓萱道:“别难过了,梓萱。这次失败了,过一段时间再重新登,会找到的······”
  理智使梓萱恢复了常态,而且在刘浩宇的面前流了一通眼泪,她觉得心情平静了。“谢谢你!还征婚?我失悔不该听你的鬼话,差点害死人了!好,我到家了,你回去吧,拜拜!”梓萱对刘浩宇扬扬手,就走了进去。
  日期:2015-11-14 17:16:45
  刘浩宇是梓萱老师的爱人。梓萱的老师姓文,叫静美。那真是一个长得又文静又美丽的女性。梓萱唸小学二年级时,新分来的音乐教师兼当了他们的班主任,顶替去生孩子的原班主任李文老师,这个老师就是文静美。
  梓萱总觉得这个文老师是一个孩子,一个很好看的洋娃娃。文老师个子娇小,脸圆圆的,眼睛大,嘴巴小,鼻子挺秀气,皮肤很白,头发又细又软又带黄色,像金发。梓萱她们这一群小女孩好喜欢这个文老师,她唱歌好好听哟。梓萱经常去文老师家玩,因为文老师家就挨着她家不远。
  后来,生了孩子的班主任李老师回来上课,梓萱她们好不高兴,想着法子在原来也认为很亲切的老师面前捣乱,以小孩子的一切方式。梓萱就用口水掺上沙子,再用糖果纸把它包好,把它放在李老师的衣兜里。小家伙的恶作剧,害得这个有着一排外露牙齿的年轻教师哭了几次,最后,只好不再当她们的班主任老师了。
  梓萱她们胜利了,得到了文老师。一直到小学毕业,文老师都是她们的班主任。从那以后,梓萱和文老师经常是形影不离。实际上,文老师也只比梓萱大十二岁,还是一个孩子,只不过是大一点的孩子罢了。她们家相距又近。早上,梓萱去等文老师,或者是文老师来叫梓萱,中午,下午放学时她们也一道回家。她们一道去看电影,逛商店,去游泳,直到文老师有了秘密,而陪在她身边的梓萱换成了那个英俊而潇洒的刘浩宇时,梓萱才畏缩和害羞地止住了自己还要想去文老师家的念头。

  不过,刘浩宇知道梓萱是文老师的好朋友。因为文老师在星期天会带上他来叫梓萱一道去参加他们的游玩,爬山,划船,游泳。他们觉得有一个小女孩作为朋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梓萱也觉得跟他们在一块非常愉快。她特别喜欢这个和蔼可亲的像姐姐一般的老师,也喜欢那个刘老师,在她矇眬的意识中,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有一天她也要找一个像刘浩宇这样的小伙子,甚至也姓刘。最好是他的弟弟。这样他们就可以作为一家人永远在一起了。
  那时,她真想问一问他有没有弟弟。事实上刘浩宇并没有弟弟。也没有妈妈。他是一个孤儿,一直到大学毕业前都是国家抚养救济。

  渐渐地,他们不来约这个小女孩了。因为他们已经结为一体。他们有好多的事要做。刘老师调换工作,文老师生孩子。不过梓萱还是离不开那个吸引她的家庭。文老师生的那个女孩好乖,脸儿红红的,眼睛亮亮的。文老师说丹丹像她爸爸,而刘老师却说:“小文,你说丹丹像谁?看,像我们的小朋友梓萱!”
  文老师侧脸看看抱着丹丹玩耍的梓萱,惊呼道:“真的像梓萱!我怎么没有发现?哎呀!长大了,肯定跟她一样美!”
  直到那天,梓萱才知道自己长得很美。耳濡目染,梓萱跟着文老师他们学到了不少有益的东西,在同龄人中,梓萱流露出来的一举一动都显示着有很好的教养和气质。可惜的是,文老师在丹丹五岁时得了重感冒,并转化为急性肺炎而逝世。
  失去了这样一个可亲可敬的人,梓萱好伤心的哭了几次。刘浩宇更伤心,他又要带丹丹,做家务,照顾文老师那体弱多病的妈妈,还要坚持上班······

  梓萱叫文老师的妈妈陈婆婆。每一次,梓萱一走进那满罩着哀伤的家,都听到陈婆婆在细声细气地劝说着刘老师,为了他,为了孩子,去娶一个女人回来,挑起这家庭生活的担子······
  日期:2015-11-15 13:43:14
  而刘老师,每一次都是深深地吸一口气,再缓缓地吐出,摇头。他忘不掉静美,也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能够代替静美。他和静美是在那火热的年代,火热的劳动中认识的······
  1963年,刘浩宇大学毕业了,分配在成都日报社当记者。他是四川大学新闻系的高材生,在工作中又肯学肯问肯干,一年的时间,就成为了报社里小有名气的人物。1964年,国家要搞三线建设,需要配合大力宣传,刘浩宇被单位派往三线建设的前沿阵地--攀枝花采访。

  当然,报社不仅要求要有完整的一线建设者的报道,还要求下去采访的记者们,要同建设者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以求写出真实的,如火如荼的报道。
  那一天,刘浩宇穿了一身劳动布衣服,背了一床被子,上面有一个背包,里面是他的换洗衣服和。他照着地址来到了攀枝花的一个建设工地。工地上到处都贴着标语:“革命青年听党的话,那里艰苦那里安家!”“为建设强大的祖国,支援三线建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刘浩宇长得高高大大的,他一走进那座红砖墙的两层大楼房时,就有人拦住了他:“同志,请问你是做什么的?”
  刘浩宇说:“我是成都日报社的记者,来劳动锻炼的,也是来采访的。他们要我来这里报到。”
  “ 有介绍信吗?”那个人接着问。“有!有!”刘浩宇赶紧从裤包里摸出工作证,把夹在里面的介绍信拿出来。这时候,一个十分文静而秀美的小姑娘也背着行李背包走了过来,她赶快拿出了介绍信说:“大爷,我也是来报到的。”
  那个人高兴地说:“好,你同他一道进去吧,在二楼的第一间办公室。哎,我说,你不还是一个孩子吗?”他望着小姑娘问:“多大啦?”小姑娘怯怯地说:“十七岁。我们是师范学校的,毕业了,下来劳动锻炼,支援三线建设。”。
  “哦!哦!那好啊,去吧,去吧。你们去吧”那个人挥着手,他和静美就这样认识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