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俩人一道来到二楼的三线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只见几张长长的木椅子靠墙而放,左边窗口下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摞文件,精明能干的指挥部负责人正在桌子上写着什么。
日期:2015-11-15 13:45:24
刘浩宇和静美站在门外,那个负责人抬起头来:“哎,年轻人,是来找我的吧?快进来呀!”
刘浩宇拿出介绍信说:“我叫刘浩宇,是成都日报社的记者,这是我的介绍信。我需要在这里劳动锻炼一段时间,也便于采访报道三线建设的进展情况,以及那些建设者们的各个方面的情况。”
静美也拿出了介绍信说:“我们是学校派来的,学校要求我们到基层来劳动锻炼,说锻炼得好的再分配······“再分配工作?”负责人接过话茬,说:“可你又会干什么呢?看你这样小巧的个子,这不就是一个孩子吗?”他一边看介绍信,一边问:“你叫刘浩宇?你叫文静美?”他看了一眼身穿花格子衣服,羞涩地低着头笑的静美说:“呵呵!果然是名符其实啊,又静又美。好,你们坐吧。刚见面就开玩笑,不太礼貌,是吧?来,说正经的,你们进了指挥部的大门,有什么感想?是不是想着以后可以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啊?”他望望刘浩宇,又望望静美说:“可是啊,你们知道不知道,三线建设的任务很重,很多,它也有七十二行啊!”
刘浩宇和静美很专注地望着他,期待他说下去。他说:“按理,我们的三线建设需要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我这里的各个科室,也需要你们这样有文化的年轻人去担当大任。可是,还有更需要你们的地方,那就是到基层去!我们的岗位,我们的基层,需要和期待着更多的年轻人去奋斗,去拼搏啊!怎么样,思想上有准备吗?”
刘浩宇站起来敬了一个军礼:“指挥长同志,我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就是一名战士,在你这里,就是您的兵,你把我派向哪里,哪里就是我工作和战斗的地方,坚决服从安排!”指挥长哈哈大笑,一拍刘浩宇的肩头说:“好小伙子!真不愧是当记者的。你呢,姑娘?”
静美手搅着辫子,不安地站起身来说:“我?”她望了一眼刘浩宇,朝指挥长真诚地说:“我的想法跟他一样!我也是,党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生根,开花!”
指挥长望着他们说:“你们是同事?哦,不是,那,你们是熟人?”
静美笑道:“不是。我们才刚刚认识不到半小时。”
指挥长点着头,用手指着刘浩宇和静美,又开起了玩笑:“你们年轻人哪,看起来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日期:2015-11-15 13:46:56
“指挥长,我也来报到。”随着话音,跨进来一个很有气度的年轻人。
指挥长一看来人,高兴了:“呵呵!拥军啊?你来啦,你爸爸还好吧?”
“挺好的,他还叫我问候您呢,刘叔叔,这是我的毕业证和介绍信。”说着,他抬眼打量着刘浩宇和文静美。
指挥长拿过介绍信,看看,说:“拥军,你知道不知道,你还是我到学校去亲自要来的呀!”
拥军高兴地说:“难怪呢,我们那么多同学都分到下面去了,想不到我来到了这里。谢谢您,刘叔叔。”
指挥长狡黠地一笑:“先不要忙着谢我,你还不知道我要把你安排在哪里呢。来,你们三个,先认识认识,自我介绍一下吧。”
刘浩宇大方地伸出手:“我叫刘浩宇,成都日报社的。”
拥军也伸出手握着刘浩宇,说:“我叫林拥军,交通学院刚毕业。”他接着转向了文静美问:“你呢?做什么的啊?”
文静美不适应这种亲热的态度,但还是大方的笑笑说:“我叫文静美,成都师范学校刚毕业······”
指挥长笑着说:“好,你们算是认识了,我要把你们三个都安排在一个地方,怎么样?”
三个年轻人互相望望,同声说:“好!服从组织的决定,服从指挥长的安排!”
指挥长走向墙壁,上面挂了一幅很大的,自绘的攀枝花交通示意图,他拿起一根小竹竿,指着一根红色的箭头说:“看看,这儿是我们的指挥部,这一带是正在建设的攀枝花二,三号线的公路,马上快要完工了。由于一号公路原来的规划就不合理,它弯道多,路面窄,坡度大,是属于三级路;目前又因为建设的需要,超负荷的运输,现在已经是满目疮痍了,但它又是连接攀枝花地区各区县的主要道路。所以,极需要懂专业的人来维护它,在做好养路,护路的同时,能够修路。比方说,加宽路基,增厚路面,而且,那里道班上的同志们,已经这样做了,只是人手少,困难太大,指挥部打报告到省里要人,没有想到你们的到来,正救了我的急呀!”他望着拥军他们,感慨地说。
林拥军说:“刘叔叔,您讲下道班?我的工作与它不相干哪!”
指挥长望着林拥军,道:“你的工作与它不相干?你开车需不需要路?开汽车能不能开装料车?压路机?我们的三线建设首先就是路,路不好,路不通,其它的建设怎么去完成?小林啊,实话对你说了吧,这是你爸爸的主意哪!”
林拥军很不理解:“我爸爸?他怎么······”
指挥长笑了,说:“他怎么不疼儿子,是吧?你这个尖子生我们要下来是准备留在指挥部的,但我的那个老搭档讲要让你下基层。体验不到筑路工人开山打炮抬石头的艰辛,也让你体验体验养路工人的艰辛,这个合情合理的想法,我能不同意?怎么样,有意见?”
林拥军望望刘浩宇和静美,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没意见。”
指挥长很高兴地说道:“好!那你们到人事股去拿介绍信吧,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现在,先在招待所里休息一下,明天再下去吧。”
日期:2015-11-16 11:10:58
第二天一早,刘浩宇他们在指挥部上了一辆吉普车,吉普车在坑坑洼洼的公路上开了四个小时,把他们三人送到了一处转大弯的公路边,在靠山边的地方有一排老房子,门上挂了一块木牌,写着四个字:同乐道班。道班里的工人有十几个,他们正好收工回来吃午饭,对于新分来的工友,感到很高兴,都很热情地邀请他们赶快吃饭。
吃过午饭以后,刘毅他们和着几个工人开始开会。年长的工人老秦,他是道班的班长,率先讲话:“大家都看见了,我们道班补充了新的生力军,他们都是知识分子,但还有专业的会开车,会修车的师傅哪!大家伙不是说,靠肩膀一个月都把三湾的塌方填补不起来?这下好了,叫小林到指挥部去,把那辆装料车开来拉它几车石头,不就填起来了吗?”
拥军说:“把装料车开来?一部车子一个司机,你把人家的车子开走了,人家又开啥?”
老秦说:“没有关系。那个司机呀,已经不在了······”
刘浩宇不解地问:“怎么一回事?”
老秦说:“牺牲了。上班拉石料时遇到塌方······真惨哪,有一个月了。”老秦又接着说:“现在会这个技术的人很少,那一辆车修好后就摆在公司里,现在好了,来了会开车的师傅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