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这样学(二)内功篇『黄帝内经』》
第44节

作者: 归然子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8-06 09:27:52
  第十节  厥阴脏病
  病过了少阴经,那就剩下最后一经---厥阴经。
  当年鬼子侵略中国,老蒋之所以没有被鬼子给灭掉,就是因为老蒋保住了自己的厥阴经,守住了最后一道防线---云贵川。其实应该说:云贵川守住了老蒋。
  云南、贵州、四川在抗战的时候被称为大后方,确实是大后方,再往后就出国了。要是没有云贵川,估计老蒋早就出国成为流浪政府了。可是天佑中华,上天在造中国这片大地的时候,他却特别的造就了一个这么易守难攻的地。老蒋就靠它拒鬼子于“千里之外”。

  厥阴经就是我们身体的大后方好比云贵川地区,也是我们的起死回生之地。
  厥阴以风木主令,而木生于水,木又生火,所以水为木之母,火为木之子。火热而水寒,厥阴秉母之气则寒,协子之气则热。子胜则热,母胜则寒,热为生门,寒为死关。
  火能胜水者全靠土,火生燥土而能克水,木协水气之寒以克土,则土败水侮,水胜而火负则死,木孕子气之热而生土,土燥则火胜而水负,火胜则又生。所以寒热胜负生死之权在乎厥阴。
  仲景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为肝之经,肝木得肾水之气而生心火,肝木一病则肾水之气不能上承心火,则消渴,风木郁荡则气上冲心,心中疼热,肝木协肾水之寒以克脾土,脾土湿寒则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木郁则生蛔,蛔为木气所化),下之利不止。
  仲景说: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为脏阴之盛微阳欲脱,是为脏厥,而非蛔厥。蛔厥者,内有蛔虫,其人当吐蛔。蛔虫在内,有时令病者静,脏寒,蛔虫避寒就温,上其膈中,则又令病者烦,蛔虫得温而安,过一会又不烦了。胃中虚寒吃下食物后,不能消化,呕吐而出,蛔虫闻到食物的味道,上到胃中,随胃气上逆而吐出,是为蛔厥。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人参六两,桂枝六两,当归四两,蜀椒四两,附子六两,黄连一斤,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上,饭熟,捣成泥,合药令均,纳臼中,与蜜杵两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亦主久利。
  乌梅丸用乌梅、干姜、细辛杀蛔降逆温中去寒,人参、桂枝、当归补中疏木而润风燥,蜀椒、附子暖水而温下寒,黄连、黄柏泻火而清上热。我们举一个乌梅丸证。
  《经方临证感悟》记载一案,张某,女47岁。自诉结肠炎发于幼时的一场痢疾,现大便每日一次,不成形,手足不温,纳少,饮食稍有不甚则易腹泻,从未出现过便干,其腹泻与情绪无关。白带不多,下肢不肿,舌脉无明显异常。体检有乳腺增生,但无症状。口不干,自认为有咽炎。
  按其病证是为久利,手足不温,食冷则腹泻,是为内寒,上有乳腺增生,咽炎,上焦也不顺,乌梅丸对应的症状是上有热,中有寒,下亦有寒,与乌梅丸,改丸为汤,六剂服完,大便成形。
  厥就是冷。

  仲景说:凡厥者,阴阳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正常情况下是阴升阳降,阴阳相顺接,人体才温暖,现在只有阴升而无阳降,阴阳气不相顺接,有阴无阳则厥冷。厥为寒,不可攻下,虚家阴盛阳弱亦不可攻下。
  厥阴风木秉母气则厥,孕子气则热,厥深热亦深,厥微热亦微。
  仲景说:伤寒一二日,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厥后生热,热后生厥,好比弹簧一样,缩了之后必伸,伸了之后又缩,缩的越狠,伸的越长,缩的越轻,伸的越短。在它缩了之后,即将伸的时候给它个压力,则它就不伸了。所以在厥之后将要发热时用攻下之法则就不发热了。但是不可发汗,如果发汗就好比又给了弹簧一个拉力,伸的更长了,也就是热的更狠了,必口伤烂赤。
  厥和热要相等,如果不等,寒热就会偏向一边,病就会加重。
  仲景说:伤寒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厥五日,热亦五日,寒热相等,所以病愈。
  仲景说: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厥四日,热三日,复厥五日,厥热不等,阴盛阳虚,其病加重。
  仲景说: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热多寒少,阴盛则死,阳复则生,阴少阳多,其病当愈。但阳不可过盛,四日至七日,阳热不去,必便脓血。
  仲景说: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仲景这一段说的比较长,但讲的还是厥和热。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厥为寒当下利,厥利者脾胃虚寒当不能食,现在却能食,能食可能为除中,除中就是真阳欲脱,也就是我们说的回光返照,很多病重欲亡之人都有这种现象,本来病的躺在床上都不能动了,也吃不下饭,可是突然之间坐了起来,要吃的要喝的,吃了喝了之后却一动不动过去了。但是食以索饼,不发热者,为胃气尚在而非除中,必自愈。再过三日而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因为始发热六日,后发热三日,合在一起为九日,而厥为九日,热厥对等,所以旦日夜半愈。如果过了后三日,其热不去,阳热有余,郁蒸血肉又会发痈脓。

  厥为寒盛,里寒则下利,若热来复,热来寒去,则利必自止。
  仲景说:伤寒,先厥,后发热,而下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